内镜下食管卢戈液染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61岁,因吞咽不适3个月在当地医院行食管X线钡餐检查怀疑食管有狭窄,来我院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等过敏史。术前心电图未见异常。胃镜诊断:糜烂性胃炎,食管未见明显异常。为了进一步确定食管有无异常,遂行内镜下1.5%卢戈液食管直接喷洒染色,术中食管黏膜呈褐色草席纹状,未发现黏膜不着色区。观察过程中患者突感恶心、头晕、胸闷,伴大汗,即刻退镜,血压测不到,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率为120次/min,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TH胶)栓塞术(PTVE)与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及近期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PTVE组(52例)及EVL组(50例)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率、食管曲张静脉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随访期间(PTVE组平均24个月,EVL组25个月)两组的上消化道再出血率分别为15.4%(8/52)和42%(2
患者男,47岁,因“反复上腹痛2年余,伴反酸3个月”来我院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36cm处食管下段后壁一直径约8mm的半球样隆起,黏膜表面光滑(图1)。行超声内镜检查发现黏膜层一大小约8mm×5mm低回声灶,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呈筛孔样(图2),超声内镜诊断为食管下段间质瘤,用圈套器将病灶电切(图3)。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肿瘤组织由基底细胞样癌细胞构成,胞浆少,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鉴别大肠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表面网状微血管结构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常规内镜检出大肠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144处(102例),记录NBI—ME观察病变表面微血管结构(CP)形态和染色放大内镜观察病变黏膜表面腺管开口(pit)形态。分析pit周围CP形态变化,比较两者形态间的关系。所有病变经内镜或手术治疗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常规内镜鉴别病变是否为肿瘤性
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人体的各个部位,最好发于舌,其次是皮肤和皮下组织,消化道仅占1%-8%,消化道颗粒细胞瘤多位于食管的中下段。现报告本院2007年收治的2例食管颗粒细胞瘤,结合文献复习,就其临床表现和诊治等作一讨论。
经内镜放置膨胀式金属支架,为胃、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患者的重要姑息性治疗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增加进食,避免外科手术创伤,提高生存质量。但支架置入后常会出现支架失效,引起再梗阻,必须对此进行处理,维持支架通畅。现总结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10月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支架置入后再梗阻患者内镜处理情况。
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手术严重且难以完全避免的并发症,在腹腔镜手术中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约0.32%。导致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手术中未能辨清胆管解剖、胆道系统的不可直视性以及缺乏有效的辅助判断手段,因此,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来确定胆道系统的走向。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我们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使用标记光亮胆道造影法以明确胆道解剖走向,指引手术操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长期生存率。方法随访前期154例经EMR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内镜复查,如发现有可疑局部复发,则立即进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术后1年后,每年随访1次,随诊率100%。结果术后5年内发现病变复发6例,复发率为3.9%(6/154),其中4例接受食管切除手术治疗,1例采用APC治疗,另
期刊
1.临床资料:2000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共行肠镜检查11874例,不包括进展期大肠癌、结肠癌遗传综合症及炎性肠病,检出有病理结果的大肠息肉1232例共1461枚息肉,检出率10.38%,其中男773例,女459例,男女比为1.7:1,年龄5—89岁,平均47.9岁,单发息肉1096例,多发息肉136例。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便血,其他症状有腹痛、腹泻、粘液便、消瘦。
20世纪70年代,Soehendra等首次提出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术,可有效缓解胆管阻塞症状,目前认为该技术对良性梗阻患者创伤最小,对不能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首选治疗方法。然而,支架置入后支架的阻塞,及反复发作的黄疸和(或)胆管炎,使得支架需要频繁更换,这一方面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此,人们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了支架阻塞的原因和发生机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