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微乳液改善压裂增产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velgato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实践中观察到,水力压裂措施对于油气田增产较为重要。如若压裂液未能顺利进行返排处理,则就会对系统造成损害。基于此,开发一种环保型微乳液并将其作为压裂助剂来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并且,通过观察并分析微乳液体系对压裂增产的效果及其机理,对于提高低渗油气藏压裂增产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就环保型微乳液改善压裂增产效果进行研究,并在研读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油气田水力压裂环节的增产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环保型微乳液 压裂增产效果 研究
  前言:通过对环保型微乳液改善压裂增产效果研究现状的分析,了解到水力压裂措施的实施对于整体工作项目的重要性。通过对环保型微乳液本身类型与结构的研究,以及制备过程的了解,探究环保型微乳液的形成机理及其改善压裂增产的实际效果。
  一、浅析环保型微乳液改善压裂增产效果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油气资源需求量的不断上升,相关领域对于更丰富的油气储量开发的关注度日益明显。同时,各项技术的实施效果较为可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低渗油气田的开发。其中,水力压裂技术的实际應用效果较为明显。
  1.微乳液的类别分析
  从微乳液法的制备结果来看,通过制备以后,粒子的数目不同,那么,可将微乳液分为多相和单相微乳液两种。在以往,人们对微乳液的稳定机理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都是按照其类别来划分的。另外,对于多相微乳液的理论研究是在传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2.微乳液的制备过程研究
  微乳液实际上具备了较为稳定的架构,通过物质混搭过程以后,仍旧可以实现其较为稳定的体系。但如若改变微乳液的环境,则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微乳液的制备过程需要表面活性制剂等物质的融入以及环境中温度、酸碱度等因素的调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微乳液的顺利制备。
  二、环保型微乳液改善压裂增产效果研究
  环保型中相微乳液提高压裂的增产效果是通过多项试验而得知的,环保型微乳液油气增产助剂的使用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环保型微乳液油气增产助剂不仅能够提高压裂助排的实效,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水锁伤害,进而起到了一定的防垢作用,维系压裂环境环保健康。
  1.针对环保型微乳液本身的特性研究
  将微乳液用作改善油气压裂的过程在业界被称之为微乳液法,石油生产管理对于该方法的实施效果研究从未停止。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微乳液(又叫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得到了石油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重视,并且对于微乳液本身性质及结构较为关注。微乳液法的操作工艺极其简单易行,经制备后,该物质具备粒径大小可控、粒子分散性极佳等特性[1]。
  2.环保型微乳液油气增产助剂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微乳液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展,尤其是在石油生产环节中,微乳液在油气田中的应用价值极高,极大的提升了油气增产改造的实效。
  2.1微乳液在增产改造中的效果分析
  在作业过程中,压裂液在底层中的留存时间较长,往往会导致悬浮在其中的各类支撑剂沉淀下来,影响制剂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不能对裂面起到支撑作用。一般情况下,压裂液的停留时间与其对底层的伤害程度是成正比的。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微乳液对其进行增产改造,主要的排液策略有以下几种:憋压放空排液、抽汲排液、液氮排液等[2]。
  2.2微乳液的增产改造效果体现
  通过对微乳液本身制备过程的研究,以及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可知,微乳液改善压裂的增产实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油气运作系统中的水溶液或酸性溶液与岩石表面之间的张力数值将至最低,这样一来,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压裂过程中的毛细管压力,进而提升系统的压裂能效;其次,通过微乳液制备过程的不断推进,其所接触到的各类化学物质也能够获得超强的增溶性能,从而改善物质的特性;最后,由于微乳液在制备以后的液滴较小,属于微纳米级别的粒子,因此,该物质能够迅速深入到岩石表层及内部,从而促进并改善压裂增产的实际效果[3]。最重要的是,在压裂液返排作业过程中,加入一种新型微乳液添加剂,使得处理后的微乳液能够更为高效的分布在环境当中,以此来快速修复系统环境。此时,微乳液的增溶性与溶水性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所以更有利于改善压裂效果,使其最终实现压裂增产。
  结束语:
  现阶段,以稀释微乳液作为储层改造助剂这项研究及举措已经在国内外的相关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而且,实践表明,该措施的应用具备较高的社会生产价值。在未来,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及行业技术人员对于环保型微乳液改善压裂增产效果等内容的研究将更加深入,高效、低廉的环保型微乳液油田助剂将逐渐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明良,刘佳林,温庆志,刘洪见,贾自龙.环保型MES中相微乳液改善压裂助排的效果[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1,03(03):459-460.
  [2]姜伟,管保山,梁利,刘萍,杨江.煤层气压裂用解吸附剂的研制与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3,06(06):162-163.
  [3]李超,王辉,刘潇冰,李怀科,罗健生,孙德军.纳米乳液与微乳液在油气生产中的应用进展[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4,02(02):179-180.
  作者简介:王彬(1972年12-),女,汉族,籍贯四川中江。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专业。1994年就职于辽河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助理工程师。现在主要从事压裂酸化工艺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祖伟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海军装备部创作员。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己进入了宽阔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画宽阔发展的时期。山水画也不例外,经过上世纪80年代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利用通用陆面模式(CoLM)和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LAIRG-BNU数据资料及GLDAS数据资料进行了单点数值模拟实验.选取模式的五个关键参数,通过比较浅层土
本论文讨论的是造血干细胞制造白细胞的过程。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把该过程转换成了一个时滞依赖于状态的微分系统。文章主要目的是分析该系统的动力学性质。本文具体内容是通过
考虑了一个由多个个体构成的时变有向网络,网络中每个个体拥有一个仅自己知道的局部目标函数,使得所有个体局部目标函数之总和能够达成最优的分布式优化问题。现实通讯网络中,个体间的通信受带宽限制,本文考虑了个体之间只能交换被量化过后的信息,并结合Push-sum通讯机制和分布式次梯度算法,提出了带量化的分布式Push-sum次梯度算法,并给出收敛分析、收敛速度以及数值实验。本文针对带量化的分布式优化问题,
学位
本研究考虑齐次和非齐次体积约束的非局部扩散问题,系统地研究了一维、二维非齐次体积约束的非局部扩散问题的有限元方法,为了数值计算中程序代码的表述,我们给出了剖分单元及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月刊,属于化学类、化工类中文核心期刊。本刊重点刊登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生命科学、能源、冶金、石油化工、农药、医药、资源与
中国收藏杂志社对温泽辉作品点评:轻盈灵动,大气磅礴而不失精巧,这是温泽辉作品给人的最大感受。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家师法大自然而得其精神,同时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