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脸妆”到全素颜:我们究竟该不该化妆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nipishiw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明白化妆,我也喜欢化妆,我不介意装扮自己,但偶尔,我也需要一种素面朝天、完全自由、皮肤呼吸氧气的日子。我们可以自由地在两种频道间切换,而别人,也无权要求或评判我们。”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一个相当标致的女人可以无须装饰品的帮助,运用艺术的手法,把化妆下降到次要的地位,而突出自己朴素的美。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美国MTV音乐录影带大奖(VMA)的颁奖典礼上,美国著名女歌手艾丽西亚·凯斯以全素颜出席颁奖典礼。与很多女星宣称自己素颜其实仍暗暗化了妆不同,艾丽西亚·凯斯这次是口红、遮瑕膏、刷一点睫毛膏都没有的“全素颜”。而之前,饱受爱戴的英国著名年轻女歌手阿黛尔也在很多场合经常素颜,今年6月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则于加拿大温哥华度假时的素颜视频,褪去了她标志性的黑色粗线条烟熏状眼线,更是掀起众多赞赏。有西方媒体称,如今,一种“全素颜运动”已在全球悄然展开。
  其实,早在2015年,YouTube上就有美妆达人发布自己的“半脸妆”视频,即一半脸化妆,一半脸素颜,用来表示自己化妆的“单纯性”:不是为了取悦任何人,仅仅是为了让自己高兴。她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于是西方社会一时间非常流行“半脸妆”,以昭示自己化妆背后的深刻自信。
  那么,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究竟该不该继续化妆呢?
  女生为什么喜欢化妆,首先当然是为了增强一种外表的吸引力。而一个拥有好的外表的“用户体验”,不仅是自己的,也是他人的。一张美丽的脸所带来的,不光仅仅是镜子里美好的观感,也更是路上别人的眼光以及生活中别人对你的态度。化妆的终极含义,是追求“美”。但什么是美?这个命题在跨文化研究领域已被探讨多次,最终人类学家们发现,美不仅仅是外表身体上的,还是“社会化的”。《今天心理学》指出,“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年轻,这一点是全球性的。这个原因不仅仅因为年轻时的皮肤状态、身形都是最好的,代表“丰繁生育”,还因为着一种“可能性”、潜力性。年轻的人之所以更容易被视为“美丽的人”,是因为那时的他/她看过去,充满一切可能,即他/她可以成为任何人。这是年轻美学的最赢人之处。于是,很多人化妆的原因,是为了“显得年轻”。
  而从另一个角度,物种进化理论进行研究,女性是尤其需要“化妆”的。心理学家大卫·巴斯在论文《人类性间进化:交配吸引策略》中指出,从进化学角度考虑,女性的“生殖能力”取决于健康、年轻。由此推论,化妆也是一种符合进化学理论的必然举动。
  莎士比亚曾说过那句著名的“每一张脸,都是一本书”,认为我们的脸,揭示了我们的深层情感。而近来,在皮肤外科医生艾瑞克·芬济所著的《情感的脸:肉毒杆菌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关系》这本书中,更有理论有科学依据地指出,我们的面部表情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基于临床和多年的理论研究,芬济医生阐述了让一个人脸变美后是怎样影响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和其他人的关系、和“自我”的关系。他研究中声称肉毒杆菌使很多抑郁症患者走出抑郁。众所周知,肉毒杆菌是能起到减少皱纹、使皮肤紧致并达到局部瘦身效果的一项重要微整型手段。
  
  可是,为什么尽管有诸多理论支持,近来于全球女性群体中,还是日益兴起一种“半脸妆”“全素颜风”?艾丽西亚·凯斯除去在此次VMA颁奖礼上全素颜出席,之前在杂志封面拍摄、欧冠决赛担任表演嘉宾、上电视节目、美国民主党大会等重要场合都坚持全素颜出席,并在今年5月于美国如今著名的年轻女权代表、美剧《衰姐们》主创莉娜·杜汉姆创办的网站Lennyletter上发表自己的全素颜宣言《Alicia Keys:素颜时代到了》。
  这或许是因为,如今的社会,女性已经日益谙熟各种彩妆技巧、明白了化妆的种种好处,于是这时,她们开始要求一些“选择”。即:是,我明白化妆,我也喜欢化妆,我不介意装扮自己,但偶尔,我也需要一种素面朝天、完全自由、皮肤呼吸氧气的日子。我们可以自由地在两种频道间切换,而别人,也无权要求或评判我们。
  艾丽西亚·凯斯在VMA颁奖礼上全素颜出席后获得了两种极端的评论。一种是极度支持、赞赏、效仿她的;另一种则是各路骂声:“有些人适合素颜但你显然不是”“明星就是需要化妆的”“她看起来很无精打采很疲倦,上点眉粉吧”……这个结果当然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觉得最珍贵的其实还是艾丽西亚·凯斯的勇气。很多人都会爱上一个“假”的自己,化妆过、整容后的自己,日本有很多女性甚至在婚后不惜比丈夫早起、晚睡数小时就是为了不让对方看见自己素颜。在一个外表从未变得如此重要的时代,还是有这种女性能做到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蜕下全部伪装。尤其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其实是更加难得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对艾丽西亚·凯斯素颜后的大部分称赞,还是集中于“美”。那些支持她的人会说,“你不化妆也很美”“啊!你真是有种天然美”“如果我长成你这样我也不化妆”。这不禁让人思索:如果化妆和不化妆的终极追求都是“美”,那么其实,素颜也没什么好被如此歌颂,化妆其实也没必要谴责至此。一切的一切,不过是每个人个人的选择。正如以洞见、质疑著称的媒体《局内人》发表梅根·威利特的一篇文章称,我们应该停止那么关注明星究竟化不化妆,这毕竟只是每个人个人的事。
  “我不想再粉饰自己了,”艾丽西亚·凯斯在那篇“全素颜宣言”中写道,“不想再粉饰我的脸、我的思想、我的灵魂、我的梦想、我的挣扎、我情感的成长。”
  这无可厚非,是她自己内心的真实暴露。但是,这则宣言中也有一句话颇值得商榷,即艾丽西亚·凯斯认为化妆是“遮蔽女性的内在真实”。这一点,对于她来说也许是如此,但正如梅根·威利特在专栏中指出的那样,如今很多人化妆,仅仅是因为他们想“化”。
  但是,当我在做指甲护理时看见刚跟我说完恋爱失败经历的老板娘在简易麻醉后毫不犹豫地在自己脸上用针管“埋线”(一种微整形方式)时,那一刹那我还是很震撼。这么不顾卫生条件的上瘾似的拼上自己的脸究竟是为什么?“打”再多玻尿酸,也“打”不出发自内心的真实自信,也“打”不出想要的爱情。
  今天,随着整形的日益普及,很多人都争议,如果说化妆、整形、PS都是让自己变“美”,为什么后两者更容易招致批判?答案很简单,正如“素颜主张”的女明星米拉·库尼斯写的那样:“我是否偶尔有时希望摄影师稍稍修一下我微肿的眼睛、调一下照片的亮度?当然!但我却不希望他们拉长我的双腿、将我的腰修到极细、臀部曲线过度陡峭、拉长颈部……我不希望看到一张照片,觉得那根本不是我。”于是,她自己全素颜为英国高端女性时尚杂志《Glamour》拍摄了一期封面。
  其间区别其实是“程度”的问题。适当的微调、适当手段让自己变美,某种程度上都是可接受的,但如果化妆化得让自己面目全非而不注重皮肤本身的保养,PS照片达到一种自欺欺人的程度,则当然不可取。赞成并加入“全素颜运动”的人,究其根本是一些不想迷失真正自我的女性。
  (胡亭亭荐自《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Lantirn2000夜间攻击能力的提高LockheedMartin公司已完成了Lantirn(夜间低高度导航和目标定向)改进计划,允许从40000ft高度投弹。目标定向吊舱经改进后称之为Lan-tira2000,预计可以开拓系统的能力,其中包括跟踪... Lantirn2000 Night
MH10型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通过鉴定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重庆起重机厂等单位联合设计的MH系列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于1994年6月9日在湖北省随州市通过了由随州天风起重设备厂试制的10吨
1985年到1989年全国生产影片701.5部,而农村片只有58.5部,仅占8.3%。而且逐年下降,1988年下降为10部,1989年猛跌为3.5部,在数量递减的同时,质量也开始滑坡,形成了—— From
江苏省海门县天补中学一群爱好戏曲的师生,组织了一个业余戏曲社。他们效法传说中“女娲补天”的精神,为处于低谷的戏曲“补天”,因起名“补夭戏曲社”。补天戏曲社迄今已成
△王蕴明著《当代戏剧审美论集》于去年底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选收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戏剧评论文章计74篇,分剧论、剧评、剧谭3辑。△济南出版社于去年11月出版
前几天,我接到一位自称是上海浦东新渠道支行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他说我的银行卡已经透支金额1O583.78元,限中午12时前补上,逾期不缴,上海浦东人民法院将于今日中午12时强
随着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不断推进,国际主要金融组织和很多国家认识到,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加强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由于宏观审慎管理主要基于
在九十年代的第一春里,首都的戏剧工作者将创作、上演哪些剧目?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个剧院。记者首先采访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方掬芬、尚鸿佑两位院长热情地介
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提倡节俭,反腐倡廉,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要做到与时俱进,贯彻阳光财政。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对于优化财政资金使用
1990年6月8日上午,本刊邀请几位理论工作者,就加强并改善党的领导,搞好整顿、繁荣戏剧举行座谈。出席座谈会的有《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文艺评论家丁振海,《中流》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