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散文都是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的佳作,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因为散文普遍具有形散神聚的基本特点,对学生来讲要想全面而精准地掌握散文作品的思想与内涵,还有较大难度。并且,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与陈旧,这就导致当前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效果一直处于不理想状态,不利于新课改理念提出的高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一、掌握散文的特点与类型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是最常见的一种体裁,也是主要内容,想要让学生扎实掌握该类作品的阅读学习方法,就需要教师先分析教材中入选散文的特点与类型,然后依照实际的单元教学目标及课文特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制订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一般来讲,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主要有两种:抒情性散文与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通常是以作者感情的抒发为主,通常有以事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三类。
  在教授抒情性散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探究课文的抒情方式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情况,抓住情感线索,以全面掌握作者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叙事性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写实物、叙事实、说实话,这类作品中不论是描写人物,还是描绘事物,都具有真实性,是做最真实感情的阐释。因此,教师在教授记叙性散文时,应将理清课文结构与脉络作为切入点,然后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事件与人物,并体会出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
  二、借助朗读感知作品的语言美
  学生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感知到作品的语言美,才能体会到作者渗透到文字中的情感,才能对散文作品的内容有所感悟。因此,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借助朗读教学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教材内容的过程中体会到散文幽深、优美的意境,并感知到流畅、柔和的语言美。各种类型的散文作品所采用的抒情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也应以不同的语调与语速完成朗读任务。
  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7年级上册第一课《春》就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佳作,作者朱自清借助细腻的笔触描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因此学生也应用欢乐、柔和、轻快的语调来朗读这篇作品,以创设出一种生机勃勃、惬意与舒适的氛围。再比如,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作品《背影》,表达的是作者对老父亲深深的感恩与思念之情,及自己对当年不懂事的行为与思想的忏悔之情。在教授该课文时,教师可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確阅读该作品: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情朗读课文?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对父亲的感恩、思念及自己的忏悔之情?只有让学生仔细揣摩作者的创作目的后,才能使得他们用恰当的思想与情感走近作者、走入文本,用恰当的声音与语调再现散文情境,借助节奏的急缓及音调的高低表达独特的感悟,最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品意境
  意境是散文作品的核心与生命,也是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难点。意境中的“意”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渗透的情感与思想;“境”是指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景物与事物让读者在阅读中可产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可与作者产生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从这里看出,散文作品中的“境”不是简单的事物或景物描述,而应该是作者情感思想与外物的有机融合之后,产生的渗透作者个性化情感与思想的艺术画面。
  因此,为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文字,借助联想与想象,恰当地进入作者通过文字营造的艺术境界中,并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然后随着作者的思维去感悟人生,认识世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将散文的技巧、感情与思想讲得更为深入浅出,才能还散文作品以动人、完整的本来面目。
  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老舍借助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并将自己对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恰当地融入其中。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欣赏与玩味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并激励学生借助想象的方式透过文字的字面意思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从而更加真切地感知到济南冬天独特的和谐美。
  中学语文教学往往是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知识渗透。不同体裁的文章,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散文来说,其蕴含最为深广的“知识”在于学生对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的体会。而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等的高低有很大影响作用。因此,为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当前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在了解散文作品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借助反复朗读及深度感知其意境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最终切实优化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111000)
其他文献
基于无穷小并且一参数转变,三顺序的 Lagrangian 方程的谎言对称的问题被学习了。在谎言转变下面,使 Lagrangian 方程三顺序未改变的足够、必要的条件并且不变在这篇论文被获得
“改革与创新”是新形势下的时代最强音。学校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任务,应当而且必须把“改革与创新”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语文作为母语和一门最基础的应用型学科,语文教学更应该走在改革与创新的前列。阅读教学既是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又在其中享有“半壁江山”之誉,长期处于“高消耗、低收益”的不良运行状态,更加需要注入“改革与创新”的新鲜活力元素。那么,如何实现新形势下初中语文的创新阅读教学
<正> Using a diffusion model we investigate deformation effects on the sensitivity of different light particlesto nuclear dissipation for a rather neutron-defic
在这篇论文,扩大 projeetive 途径,最近在一些连续非线性的物理系统被介绍并且成功地使用了,被概括到非线性的部分微分差别的系统(DDE ) 。作为一个具体例子,的准确答案的新家庭(
初中语文教学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激活学生情感,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审美能力和科学精神。阅读教学法对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有积极影响。教师要改变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进行诵读指导,激活学生情感  阅读教学中,诵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帮助学生汲取文本知识和语言营养的重要方法。在诵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和优美语段,选择那些典型性
初中语文作文在升学考试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是衡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标准。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自主作文意识,提升作文写作灵感和作文水平为目标。课外阅读及训练,是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主要媒介和方法,对初中生的语文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实施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对提高初中生的意义谈起,进一步阐述如何实施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借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写作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重点。造成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写作是一个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学生课业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来进行写作训练;再一个是因为传统的写作教学古板、机械,引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把写作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不仅节约教学时间,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形成1+1﹥2的教学效果。  一
现在的工作在 5 离子系统上扩大以前的工作考虑 7-ionsystem (即, Au~(47+)~ A u~(53+)) 。更高度收了离子,被发现那,例如, Au~(53+) , Au~(54+) 等等,能能然而,不太高度被忽视控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