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数学课堂更贴近生活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就提到:“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學问题生活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后,学生也就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并掌握那些源自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他们对数学也就更能够产生兴趣。然而,由于客观情况的限制,现行版的小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很明显已经过时了,落后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那些最鲜活、最具备明显时代特性的数学素材和知识点等内容,很难及时被教材所吸取。所以,教师在选择数学教学素材时,就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效性。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时效性等特点,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课堂数学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信息资源,引流时代活水,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内容的丰富多彩与时代气息,使得课堂教学能够最大可能的贴近实际生活。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教师知识视野,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还能够让教材“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进行说教灌输式教学,由于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极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疲劳感和乏味感。如何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便是课堂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正是在于直观、鲜明的声、色、形等有效刺激手段,让课堂教学的情境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进而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度和兴趣度,最后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我们知道,“动画”是学生最钟爱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出带有动画内容的教学课件,就一定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突破教学难点,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学生们在学习任一数学知识点时,一般都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四个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难以操作的实验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课堂上。比如说,在《圆的面积》这一课教学时,在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显然有一定难度。教材中虽然也采用了实验教学方法,但仍然相对复杂;教材中的实验是把圆分割成16等份后,再将其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又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可见,这个实验过程非常复杂,更难以操作,肯定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实,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利用动画动态演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抽象变具象,化繁为简,最后以达到教学最佳效果。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还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媒体的不足,更加有效的突出一些课堂教学上的重点与难点。我们都知道《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教师在讲解角的大小与哪些要素有关时,如果是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即便把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所有手段用上,都很难能够把重点讲的清清楚楚。然而,当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就能够方便简单地演示这样一个过程:将两个角平移重叠,然后将角两边的长短进行随意改变,再将角的两边位置进行移动。学生在动态画面的观察过程中,就能够很轻松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规律。
四、丰富信息容量,增加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能够体现出一般性电教媒体的特有功能,还能够综合相关优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一次现代化大变革。与此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能够事先存储大量的教学信息素材,容量庞大,搜索简单,这既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一些环节造成浪费课堂时间现象的发生,也能为学生们赢得更多的练习、思考操作时间,这样就为逐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供了可能,课堂效益自然也获得提高。
五、强化知识练习,优化学生学习思维
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既可以实现强化学生知识点练习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习题练习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学科知识点,进而形成系统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更是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手段,这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逐级巩固学科知识。如果,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还拓宽了思路,进而逐步强化练习效果,不断提高练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出“虚拟商店”的情景,让学生们来扮演售货员与消费者,通过仿真练习,强化知识点。
六、结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使得原来的教学思想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轻松简洁而且学生们更加愿意学习,学习的兴趣、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数学学习与研究[M].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
[2]黄荣.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课堂教学的指导[J].信息技术.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数学课堂更贴近生活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就提到:“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學问题生活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后,学生也就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并掌握那些源自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他们对数学也就更能够产生兴趣。然而,由于客观情况的限制,现行版的小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很明显已经过时了,落后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那些最鲜活、最具备明显时代特性的数学素材和知识点等内容,很难及时被教材所吸取。所以,教师在选择数学教学素材时,就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效性。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时效性等特点,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课堂数学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信息资源,引流时代活水,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内容的丰富多彩与时代气息,使得课堂教学能够最大可能的贴近实际生活。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教师知识视野,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还能够让教材“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进行说教灌输式教学,由于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极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疲劳感和乏味感。如何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便是课堂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正是在于直观、鲜明的声、色、形等有效刺激手段,让课堂教学的情境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进而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度和兴趣度,最后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我们知道,“动画”是学生最钟爱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出带有动画内容的教学课件,就一定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突破教学难点,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学生们在学习任一数学知识点时,一般都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四个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难以操作的实验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课堂上。比如说,在《圆的面积》这一课教学时,在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显然有一定难度。教材中虽然也采用了实验教学方法,但仍然相对复杂;教材中的实验是把圆分割成16等份后,再将其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又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可见,这个实验过程非常复杂,更难以操作,肯定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实,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利用动画动态演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抽象变具象,化繁为简,最后以达到教学最佳效果。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还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媒体的不足,更加有效的突出一些课堂教学上的重点与难点。我们都知道《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教师在讲解角的大小与哪些要素有关时,如果是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即便把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所有手段用上,都很难能够把重点讲的清清楚楚。然而,当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就能够方便简单地演示这样一个过程:将两个角平移重叠,然后将角两边的长短进行随意改变,再将角的两边位置进行移动。学生在动态画面的观察过程中,就能够很轻松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规律。
四、丰富信息容量,增加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能够体现出一般性电教媒体的特有功能,还能够综合相关优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一次现代化大变革。与此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能够事先存储大量的教学信息素材,容量庞大,搜索简单,这既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一些环节造成浪费课堂时间现象的发生,也能为学生们赢得更多的练习、思考操作时间,这样就为逐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供了可能,课堂效益自然也获得提高。
五、强化知识练习,优化学生学习思维
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既可以实现强化学生知识点练习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习题练习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学科知识点,进而形成系统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更是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手段,这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逐级巩固学科知识。如果,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还拓宽了思路,进而逐步强化练习效果,不断提高练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出“虚拟商店”的情景,让学生们来扮演售货员与消费者,通过仿真练习,强化知识点。
六、结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使得原来的教学思想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轻松简洁而且学生们更加愿意学习,学习的兴趣、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数学学习与研究[M].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
[2]黄荣.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课堂教学的指导[J].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