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藏书损毁丢失情况探讨和个人防范建议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本院图书馆借阅藏书情况为参考,例举了高校图书馆藏书丢失损毁的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大致分析和探讨了这些借阅过程中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一些比较简单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藏书;丢失损毁情况;防范建议
  
   高校图书馆在整个高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学校教学,知识补充扩展和科研最重要的来源,而图书馆的藏书则是高校图书馆的根本和根基,说的绝对点图书馆建设就是藏书建设,然而作为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藏书确在学生出借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丢失和损毁现象,这样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图书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还对读者造成了利益损失,这个现象是困扰高校图书馆的一个巨大难题,做为图书管理员的我,也非常忧虑,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探讨这些现象和提些个人肤浅的建议,为图书馆事业做些贡献。
  
  一 高校图书馆藏书丢失和损毁的大致情况
  
  本人对本校图书馆的观察,对藏书损毁和丢失现象大致归纳了以下几种情况
  (一)高校图书馆藏书丢失的几种情况
  (1)有些学生乘工作人员不备,撕毁图书条码和书内磁条,将书藏在包里伺机偷走。
  (2)有的学生“调包”还书,将书刊封面和条形码和其他书互换,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偷走。
  (3)有的学生则利用附近没工作人员的时候,一人快速将书从后门的门隙下或窗户扔出,一人在外面接应偷取。
  (4)也有的利用他人的借书卡骗借书刊,而他人却浑然不知,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图书的目的。
  (5)其他还有极少数学生以丢书为借口来达到非法占有图书的目的。有些图书出版年代较早,价格低,实用价值高,市面上较难买到,就谎称书籍已丢失,主动要求赔偿,这就造成图书馆一些很有收藏价值的书籍变相流失。
  (二)高校图书馆图书损毁的几种情况
  (1)批注。即在图书的空白处批注文字,有的学生看到自以为精彩绝伦的地方或重点之处就做上标记, 有一些对先前读者留下的批注有争议再次提出不同见解,有些学生则给一些生僻字注上音节、写上释义等等。
  (2)做题。有些学生为图方便直接在图书上做题,这种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其他人平等利用图书的权利。
  (3)污渍。将图书随意乱放乱丢,无意中染上果汁、油渍、墨水、泥水等,更甚者将图书当作坐垫随处垫坐,遇到下雨时把书当作遮雨的工具,更甚者图书被踩踏留下一个个脏兮兮的鞋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4)折损。有的学生经常以折页作为阅读的起始页或重点页的标志,折痕处容易破损,大大缩短了图书的使用寿命。
  (5)撕页。有些学生当发现某本图书上有自己所需要的文章或内容时直接把书页撕下来,或直接给图书开个天窗,使图书完全失去流通功能。
  (6)烧坏。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因吸烟或使用蜡烛不当将图书不慎烧坏,甚至烧毁。
  我所例举的几大类情况基本包括了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藏书丢失损毁的情况,还有些情况也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手段基本差不多。
  
  二 高校图书馆藏书丢失和损毁现实产生原因分析
  
  个别学生自身的主观动机不良或自我约束较差,表现出不良的阅读心理,多数藏书的损毁丢失,均由于不良的阅读心理造成。
  (一) 学生自身存在的素质问题
  (1)不良的读写习惯
  有些读者在读书时有边读边做记号的习惯,有时会误以为图书馆的书就是自己的书,往往把书画得惨不忍睹却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从而造成图书污损。
  (2)思想道德观念淡薄
  在与有偷窃图书行为的读者谈话中了解到,大学生读者大部分靠父母供给,自身没有经济来源, 有些书自己又很需要,想长久拥有,因此,少数具有不良心理状态的读者,就把图书馆的书刊当作他们猎取的对象。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看到他人偷书得逞后,自己也产生侥幸心理,于是效仿,将自己喜欢的书偷走。
  (二)高校图书馆制度不完善
  造成图书丢损现象发生的原因很多,而来自图书馆方面的客观因素则是诱发这种不良行为发生的外在原因。
  (1)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合理
  规章制度本身存在的漏洞,会让学生钻了空子。例如年代较早图书的价格与现在相比低廉许多,原来定的丢书赔偿倍数让读者觉得有机可乘,诱发了读者变相偷书的行为;又比如图书馆规定读者只能用自己的借书证借阅图书,不可使用他人借书证,但读者多时,工作人员很难一一详细核对,执行起来有很大难度。这样的例子随便都可以找出很多。
  (2)图书馆业务不规范,没有认真执行
  1.对学生宣传教育不够到位。向读者介绍图书馆馆藏布局、功能、服务项目、规章制度等非常有必要,但大部分高校都做的不够好。
  2.管理设施不够完善。比如为了省钱,少装很多监控设备等等,每个高校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
  3.设备放置不合理。例如有些高校每层楼设有两个出口,这样不光浪费的人力资源,也为极少数学生的不好想法提供了机会。又比如还有的高校门缝和窗缝很大等,都会发生意外。
  4.对自身学校的特点研究不够。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点,特定的人群,有些素质普遍高点,有些普遍低点,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制度上做出合理的调整。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员自身和素质参差不齐
  实践发现,馆员不能率先严格要求自己,不注意塑造自身形象,不能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不注意处理违纪者时的方式方法等,都会无形中增加图书毁损现象发生的概率,藏书丢失和污损与馆员在图书管理上的疏忽、馆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图书馆每天图书流通量很大,借书、还书的读者很多,馆员没能及时对还回的每一本书进行认真检查,或者馆员缺乏责任心,没有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对违规行为不处罚或处罚不公等都会造成很不好的后果,没有对读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及时纠正也是引发读者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四)藏书自然磨损
  一些图书借阅率非常高,自身的损耗也是无法避免的,由于翻阅时间较长,磨损程度很大,好多已经面目全非,甚至无法修补,只能退居二线书库。
  上面分析的几大类原因是高校图书馆藏书丢失损毁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些比较小的方面,每个高校也有不同的情况,但大的方面不外乎我上面所说的,这里不再一一分析。
  
  三 减少高校图书馆藏书损毁和丢失的建议
  
  (一)加强图书馆宣传和大学生自身素质教育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在新生入学办理借阅手续时,集中系统地对读者进行入馆教育,教会读者基本的查询、搜索、图书的编号、排架规律等等,还要对读者进行自身素质教育,从一开始就让读者在思想意识上高度认识到爱护书刊不仅是馆员的责任,也是读者应尽的义务和起码的要求,图书馆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对读者进行爱书护书的宣传和教育,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不仅仅会“善待”图书,更重要的是,会更负责地对待整个社会。
  (二)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出借赔偿制度,建立图书质量状况的核对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实行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这样方便了读者的查找借阅,大大地提高了图书的使用效率,同时完善的管理设施是有效运转的基本保障,比如,门禁系统、闭路监控系统、窗户安全、楼层和出口设置、警报器位子等设施方面,必须进一步完善,这样有效减少图书损坏、丢失现象的发生。对于出了问题后的管理员责任问题也必须细化,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和责任,不能造成相互推委现象。完善损毁丢失赔偿制度是加强图书质量管理较为重要的配套制度,实施合理的赔偿制度,不仅能对学生起约束作用,同时也不会太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书的价值会产生很大变化,赔偿制度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要能够保护这些宝贵的藏书资源。为了更加明确损毁或丢失藏书的责任,建立图书质量状况的核对制度是必须的,否则读者就会以藏书原本就严重破损为由,拒绝赔偿,从而产生纠纷,因此,学生借书时,工作人员应检查图书是否被污染涂改,同时提醒读者自行检索,如发现所借图书破损污染应当立即提出,没有提出异议则视为默认该图书无污染破损。还书时,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图书,发现污染痕迹马上当面向读者提出并按规定进行赔偿处罚且作“原书有损”标记,才可以将该书入藏等等具体措施。加强图书质量核对制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可避免发生与读者之间不必要的纠纷。
  (三)提高馆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提高整个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培养图书管理员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加强工作责任心,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向上,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避免态度粗暴、出言不逊,处理问题时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时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熟悉本馆的基本情况,熟悉所主管的业务,给读者提供快捷、准确而周到的服务,图书馆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服务效率的高低,都与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从而减少图书损毁和丢失现象。
  (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引入读者参与监督机制,能更好的加强图书馆的良好运作
  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和读者的行动指导,为了维护图书馆和广大读者的利益,一旦发现污损图书的违规读者,馆员要坚持原则,按章办事, 对不执行馆内的处罚规定、遇到熟人就放弃原则的馆员,轻者予以批评教育,重者扣除奖金等, 引入读者参与监督管理机制对提高图书馆员的服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反过来也能加强馆员对学生的管理,形成良性循环,使图书馆运行更加有序高效。
  
  [参考文献]
  [1]吕作坤.大学生读者窃书心理分析及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 2000, (2)
  [2]周戊香.大学生不良阅读行为及其心理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9)
  [3]吴良凯.谈图书污损问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4)
  [4]赵爱莲.高校图书馆书刊污损及流失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
  [5]吴晶娥.对读者损坏馆藏资源的思考[J].情报探索,2006(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核因子NF-κB信号传导通路在发生激素抵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按照诊断标准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激素抵抗型哮喘(steroid
<正> 始于1998年的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轰轰烈烈,看似归于沉静,实际上,这一改革并没有停步,而是以一种悄然的方式进行着修正、完善乃至孕育着新一轮的变革和
目的:报道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择了临洮县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病例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资金
分析并网型微电网的技术特点以及现有集中式供电网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后期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一、对口合作政策的提出.为了解决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国从"八五”计划开始实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缩小东北
曲笔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即运用形象思维,通过新颖独到的构思,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含蓄、巧妙、曲折地表达出来,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1.对写,指不直抒情感,而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
“земля”观念在俄罗斯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迄今为止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而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земля”观念研究更是鲜有问津。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来研究“земля”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земля”观念的语义基础和认知结构,可以使我们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俄罗斯民族心智及其思维特点。因此,“земля”观念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一方面,“земля”观念的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充分开发社区保障资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区保障体系建设符合居民意愿。本文针对社区保障缺资金,缺非政府组织,服务项目单等问题提出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