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与胃肠电图联合检查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puqi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镜和胃肠电图联合检查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72例急性腹痛患儿,根据后期皮肤是否出现紫癜症状分为HSP组(112例)和对照组(60例).患儿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和胃肠电图检查,HSP组在确诊和治疗后6个月恢复期时进行门诊随访.结果 胃镜下HSP组在急性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消化道黏膜损伤,胃镜对HSP诊断的敏感度为89.29%,特异度83.33%.与餐前比较,HSP组、对照组胃肠电图的餐后主频率增快,波形幅值和正常慢波百分比增多(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HSP组急性期的餐前和餐后的主频率、正常慢波百分比均低,波形幅值高(P均<0.05);HSP组恢复期餐前和餐后的主频率、正常慢波百分比高于急性期和对照组,波形幅值低于急性期和对照组(P均<0.05).HSP组急性期进行胃镜和胃肠电图检查并确诊的时间短于皮疹出现时间(P<0.05).结论 胃镜和胃肠电图联合检查对早期儿童腹型HSP诊断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白头翁皂苷A(PSA)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0、10、15、20 mg/L)PSA进行干预24 h,分别将0、20 mg/L的PSA干预的细胞记为对照组、PSA组.用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克隆形成实验、单击多靶模型检测肝癌细胞放疗敏感性,qRT-PCR检测细胞内SIRT1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SIRT蛋白表达.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320a(miR-320a)、结肠癌转移关联基因1(MACC1)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63例结肠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qRT-PCR测定血清miR-320a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MACC1,Pearson相关法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20a表达与MACC1水平的相关性.术后随访3年,统计复发转移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320a表达、MACC1水平对结肠癌术后复
目的 比较抗抑郁药物联合易术心理剧和抗抑郁药物联合一般健康教育对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自尊、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差异,以探索更优临床方案.方法 招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并符合ICD-10单相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和童年期创伤问卷阳性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抑郁药物联合易术心理剧治疗组和抗抑郁药物联合一般健康教育治疗组,治疗周期6个月,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条目(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 item,HAMD-
目的 探讨原位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药物涂层球囊(DCB)植入术后晚期管腔扩大(LLE)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原位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患者89例(89处弥漫性病变),均接受单纯DCB植入治疗,根据是否发生LLE分为LLE组47例、非LLE组4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位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DCB植入术后LLE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是否PCI(OR:0.282,95%CI:0.088~0.909,P<0.05)、病变血管是否钙化(OR:0.
目的 探讨激光辅助孵化(AH)技术在冷冻复苏周期囊胚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复苏周期囊胚移植患者444例,根据有无行激光AH分为激光AH组(AH组)250例、非激光AH组(NAH组)194例,比较两组囊胚孵化程度、妊娠结局指标(胚胎植入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比例、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巨大儿比例).结果 移植前AH组和NAH组的4、5、6期囊胚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H组移植胚胎310个,AH组移植胚胎388个.AH组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AKI患者130例,非AKI患者12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肌酐、RBP、β2-MG.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RBP、β2-MG对早期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利尿剂使用率、脓毒症发生率、肾脏替代治疗率、病死率
目的 比较不同正中矢状面(MSP)在面部对称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30例颌面部正常者的颌面部螺旋CT资料,将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通过相应解剖标志点在三维原模型上定位MSP,建立3种MSP,分别为由鼻根点—前鼻棘点—后鼻棘点构成的平面(N-ANS-PNS)、由鼻根点—前鼻棘点—蝶鞍点构成的平面(N-ANS-S)、由鼻根点—颅底点—蝶鞍点构成的平面(N-Ba-S).以相应的MSP建立镜像模型,分析镜像模型与原模型之间的重叠度差异.结果 平面N-ANS-PNS、N-ANS-S重叠度差异低于平面N-Ba
目的 探讨CT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NSCLC患者105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分为转移组28例和未转移组77例.患者术前均接受CT检查与血清标志物检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CT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评分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基于CT检查联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去泛素化酶(USP22)、叉头框蛋白M1(FoxM1)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结肠癌患者198例,术中取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表达.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USP22、FoxM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P均<0.05).结肠癌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肿瘤Duke\'s分期、浸润深
目的 探讨坏死性筋膜炎(N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48例(感染被控制、创面愈合良好、肢体功能与感染前相比无明显异常)、预后不良组12例(截肢或死亡).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合并全身疾病比例、坏死性筋膜炎实验室检查风险指标评分(LRINEC)评分≥8分比例、C反应蛋白、血糖、清创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RINEC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