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下供给侧改革思想理念的提出和推广,这种结构性的改革理念也逐渐在教育及教学领域得到了应用和重视,从而为我国教育及教学改革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其进一步强调了基于供给侧层面下的教育及教学改革发展路径,通过对现有的教育及教学资源的优化重构和结构整合来不断提升我国教育及教学的发展水平。教育供给侧改革在高中语文教育及教学中的有机融合,则为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发展提供和创设了全新的改革方向,也是对当今素质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战略的不断践行。基于此,本文围绕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育及教学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和研究。
   【关键词】教育供给侧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随着供给侧改革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其在我国的经济、教育等各行业都引发了普遍性的关注和重视,为行业内供给优化改革和特色化发展都提供了全新的改革发展思路。基于此,如何将供给侧改革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通过供给侧改革的方式全面深化高中语文学科教育及教学的改革发展,则成为了当今高中语文学科教育发展中所重点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供给侧改革强调对有效资源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配置,能够实现现有资源的结构优化构建,从而使相关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这对于高中语文教育及教学改革发展来讲是一个极大的发展机遇,对此,各学校及相关任课老师更加要从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加强供给侧改革理念在高中语文学科中的有效践行,从而不断提升高中语文学科的教育及教学质量。不断加强供给侧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化升级,实现教育及教学供给侧的协调配置和科学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就是本文所要重点进行探讨的问题。
   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概述
   为了更好的满足和适应新时代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改革理念应运而生。而供给侧改革所强调的其实就是基于供给端层面下,对有效资源的重构和配置改革,从而实现供给的有效拓展,使供给结构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和灵活化,从而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发展来看,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供给端的有效改革,提升资源供给的有效性和功能性,实现对发展需求的满足和适应。而教育供给侧改革也同样来源于这一思路,即通过教育供给端的资源重构和改革,实现对教育及教学发展的有效供给,不断提升教育及教学的发展水平。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本质追求是通过教育供给端的结构性改革与调整,从而实现教育教学与社会人才培养需求之间有效平衡的一种教育改革模式。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以社会人才的发展和培养需求为基础进行开展的,因此,对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进和开展来讲,首先要充分理解和明确当今社会的人才发展和培养需求,使教育及教学改革充分契合和体现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强调,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此不断推动社会各行业的人才发展目标。
   二、教育供给侧改革给高中语文教学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有效整合教育及教学资源
   当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及教学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十分不均衡的,城乡之间的教育及教学资源分布、发达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教育及教学资源分布都有着较大的差距性,教学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也大多分布在好的学校和地区中,很多农村地区的高中院校教育及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对人才的培养需求。而教育供给侧改革则有效强调了教育及教学有效资源的共享,师生可以通过教育及教学资源库、在线网络课程等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获取,有效解决了教学地域和教学时间的限制。
   (二)丰富和创新教育及教学形式
   教育及教学供给侧改革强调和重视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教学发展,供给侧改革在高中语文学科教育中的开展与应用,可以有效的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手段,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教育供给侧改革还能够将多媒体教学等各种创新型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融合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创新高中语文的形式内容。
   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开展策略
   (一)在高中语文教育及教学中建立起全新的供给理念
   在高中语文学科教育及教学中开展和实施供给侧改革,需要进一步平衡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并将此作为重要的教育及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基于此,任课老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语文学科教育及教学认知观念,对教育供给理念进行深化创新和理解,对语文学科的教育本质进行全面认知。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有效联系和沟通人类思想和内心情感的学科,诸多的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思想认知和情感感受,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声音表达。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供给改革中,要充分强调和引导学生的真实感受及真实情感,帮助学生建立起现实生活与文字作品之间的情感链接,并使学生将这种情感感受投射到自己的现实生活认知中,建立起学生对自我人生的追求。基于此,任课老师需要在高中语文教育及教学中建立起全新的供给理念,加强对学生思维情感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建立起有效共鸣,实现语文学科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教育,使学生获取到文学知识和思维情感的全面化发展。
   (二)对教学内容供给结构的优化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综合素养及能力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以往传统教学中片面化、孤立化的教學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发展需求了,也不利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及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育及教学中,必须全面加强对教学内容供给结构的优化改革。
   1.对语文教学知识的丰富和拓展
   课本教材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知识和内容载体,也是教学供给的一个渠道路径,任课老师需要以此为基础,通过教材内容寻找有效的切入点,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有效丰富和拓展,不断提升教育及教学水平,在教材知识的教学基础之上,增加和加入更多的有效知识点。    举例来说,在高中语文课文《雨巷》的一课内容的教育及教学开展中,任课老师就可以将诗歌中所蕴含和体现的审美意境和情境美学讲解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感知诗词给人所带来的关于“美”的体验与享受,引发学生的共鸣,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
   2.减少重复性的训练内容
   其次,在高中语文学科的教育及教学中,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虽然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但是也不需要一味的进行过多的重复性训练和记忆,从而忽视了语文学科教育及教学的本质追求。因此,任课老师要科学的进行教育供给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配置,降低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压力。
   举例来说,在高中语文课文《归去来兮》的一课内容的教育及教学开展中,除了对基本的文言词汇的释义教學之外,任课老师不应该过多的强调和重复文言修辞、虚词使用等的应用理论,而是需要引导学生更多的去体会和学习古代文人的思乡情怀和人生追求。使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从而领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对教学供给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教育及教学供给方式是实施和贯彻教学内容的重要渠道,也是开展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基于当代素质化教育的推行和发展,任课老师应该进一步强调个性化的教学,不断推动教育供给方式的优化创新,不断提升教育及教学质量。
   首先,任课老师应加强对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学的关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材施教。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和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推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其次,任课老师可以将多样化、灵活化的课外教学活动融入到教育供给方式的改革发展中,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和目的,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拓展和延伸。
   举例来说,任课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和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进行舞台剧角色扮演活动的开展;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活动等。使学生建立在教材和课本内容的教学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参与和成果展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在教育供给方式上改革与创新,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更加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供给侧改革在高中语文学科中的有效践行和发展,都要求各学校及任课老师不断转变以往传统的教育及教学理念,全面加强对教育供给端内容的优化和重构,不断更新供给手段和渠道,推动供给侧改革价值在高中语文学科教育及教学中的最大发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和学科综合素养,提升高中语文学科教育及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年凤.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供给侧”改革[J].中学语文,2018(18):132-133.
   [2]赵桂琴,陈志银.整合资源  融合发展  立德树人——从供给侧改革视角看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育革新,2016(12):20.
   [3]陈磊.“供给侧改革”视野下中学语文教学段位再思与践行(摘编)[N].江苏教育报,2016-12-09(004).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初中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学科,而且,作为初中阶段的一大基础性学科,学生的语文学科的学习情况不仅影响到其后续的语文的学习,而且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此外,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有着其不可忽视的生活化特征,这也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更多的重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拉近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在初中阶段实现教学活动的生活化
【摘 要】幼兒时期的教育在整个人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使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正确的面对困难和挫折。但是在幼儿教育中仍然存在着教育观念陈旧,对自信心的培养不够重视等问题。所以本文主要是从转变教育观念,进行课前准备,丰富教学方法,给予及时鼓励等几个方面来探索幼儿教学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信心;培养途径   自信心是幼
【摘 要】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样也是家庭教育的目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作为教育孩子的主要场所,需要向孩子提出相同的要求。就小学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升华。本文将会从家庭教育出发,探讨如何增强学校与家庭之间合作,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它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一直在探究能够突破传统教育困境的有效方式,而故事教学法便是其中的有益尝试,其能够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传递知识内容,进而极大优化了教学品质与效率。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旨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道德品质及法律意识,将故事教学纳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为学生生动呈现相关的知识内容,且能够避免教学陷入说教式泥淖,进而搭建更高效的道德法治课堂。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
【摘 要】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是助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具有极为显著的教学成效。本文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回归生活实践分析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论述和分析,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的科研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助力相关从业人员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实践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优化和升级,现在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全方位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求高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化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考试中占有重要比例。根据化学核心素养的多维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进一步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入,使化学课程体系充满活力。我们进一步了解学生实际,思考课堂现状,优化课堂模式,总结高中化学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摘 要】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实践指的是在教学任务的引导下所开展的作文教学,而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所开展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明确学习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语文高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提高高中語文作文教学效率成了当今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本文即将论述的主要内容。  
【摘 要】教师必须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的创新,实现诗歌鉴赏课的多元化发展,有效地提高诗歌鉴赏课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现状,探讨了新时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课的教学方法,期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研究   1.前言   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新课改的大面积实行下,高中
【摘 要】STEAM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整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五门学科领域知识,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旨在将化学科学与其他五门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以项目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工程设计,促使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STEAM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原则和实施对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