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西迁史略

来源 :休闲读品·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tai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据统计,抗战之前,中国专科以上学校共有108所,其中91所分布在京、津、沪、宁、江、浙、皖、赣等沿海及东部地区。随着抗战的一步步深入,这些学校大多处于战火威胁之下。为了谋求各级教育的安全,保存中国教育的血脉与实力,1937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东部高校西迁问题。9月2日,教育部令沿海各学校迁移至内地上课。
  此后,东部高校或联合、或单独西迁办学,为中国高等教育保存了火种。以联合大学西迁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迁至云南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院所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迁往陕西汉中,改为西北联合大学等。包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大多数高校是独立西迁的。
  浙江大学历经曲折,先后四次迁徙,最终才在贵州遵义、湄潭安定下来,期间穿越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六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
  2
  西迁前,浙江大学在敌军的轰炸中坚持办学三个月。
  为了应对战时的非常情况,1937年暑假,浙江大学成立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淞沪会战”后,下设总务、警卫、消防、救护4股,后又增加工程、防毒、研究、宣传、课程5股,共9股,校长竺可桢担任主席,规定全校教职员每人必须参加其中一股。10月1日,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编制“战时后方服务队”,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并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内设警卫、消防、救护、防毒等训练班,由“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所属各股分别负责办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和“战时后方服务队”在浙大西迁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其培训的项目帮助浙大师生应对西迁路上的各种困难,有效减少了日寇空袭中的人员伤亡。


  为了避免敌军的轰炸,学校与西天目山禅源寺商定,租借寺院房屋,作为1937年秋入学新生的课堂和教室。后经教育部长陈立夫的批准,9日21日,一年级新生开始迁至天目山,27日起上课。为了让每个大学生明了自己的责任,熏陶学生的品格,1937年10月12日,浙大开始在天目山分校实行导师制,成为国内第一所实行导师制的大学。导师制的办法是不分系别和性别,每组由导师负责管理16名学生,由导师随时将学生的思想、行动记录下来,作为指导依据。当然,师生分配并不固定,根据师生双方的情况,可做人员调整。学校迁徙至建德后,导师制全面推行,此后一直坚持执行。导师制在西迁中起到了很好的组织作用,有益于师生之间相互关心和帮助,而且培育了浙大的办学特色,为后来浙大成为全国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将附设的高工和高农两校迁往萧山县的湘湖。
  留在杭州本部的师生们,虽然经常处于敌机的轰炸中,从9月20日至10月30日,六星期中,因警报而不能上课的时间平均达16%,但仍然坚持在轰炸的间隙学习。
  3
  随着战事的发展,西迁被提上日程。在讨论浙大迁往何处时,竺可桢校长和教授们认为,浙大绝不能迁到如武汉、长沙、重庆那样的大城市去,以免造成内迁大学生过度集中在大城市,而是要搬迁到那些未有过大学的城镇,甚至僻静的农村,使大学的内迁与内地的开发得到结合。可见,浙大时刻将国家的发展与自身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经考察,迁校地点选在了浙江南部的建德县。10月,教务长郑晓沧前往建德县筹备临时校舍。


  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浙江、江苏二省间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全公亭距杭州仅120公里,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浙大被迫正式西迁。
  从11月11日开始,浙大师生分三批在杭州江干码头乘船,于15日全部到达建德。同时,料理运输设备的李絜非等教职工,克服工人稀缺、车辆难得的困难,将凡是可以搬运的图书仪器,几乎全部搬离杭州,用汽车或船只运至建德。11月下旬,浙西形势危急,天目山中的一年级新生,有陷入绝境的危险,学校决定将他们也搬迁至建德县。自11月底起,天目山师生分批行动,女生和教授乘船,男生由军训教官率领,荷枪背弹,行军南下,到桐庐后,搭上小汽船,经五天奔波,也全部到達建德。
  由于建德县城规模小,全校师生只得分散开来。学校将总办公室设在总府前方宅,教室分设在林场、天主堂、孔庙等处,宿舍则在中心小学、万源当、东门街一带民房。一年级新生入住迁往它地的严州初中校址。全校师生稍事休整,立即复课,学业并未受到太大影晌。
  由于杭州师范也迁至建德,一时间,建德聚集了大批知识分子,俨然成了一座大学城。
  1937年11月26日,浙江省教育厅宣布省立学校疏散,浙大附设的高工、高农两校失去经费来源,只得遣散两校师生。之后,浙大就再没有高工、高农了。
  由于建德没有日报,对于抗战的消息异常闭塞,为改变这种状况,使前线、后方呼应灵便,后方的人们不忘国难,时时自省,浙大组织了情报委员会,利用自备的无线电收音机,夜间收听记录国内外各电台播送的新闻消息,摘编为《浙大日报》。每天晚上九点至次日上午九点,分别由工读学生(勤工俭读学生,当时称为工读学生)和职员二人收听和记录,上午十点编好,先是用壁报形式张贴,后改为铅印发行,并由工读学生上街叫卖,颇受当地群众欢迎。《浙大日报》内容除国内外新闻外,还有校闻、论著和通讯,并倡导为抗战募捐,共募集资金一千九百七十六元四角二分,分三次汇寄汉口大公报馆收转,呈献国家。至浙大迁移至江西省泰和县,《浙大日报》的发行也延续下来,没有条件铅印,就改为油印。   4
  1937年11月20日,竺校长从广播中得知南京国民政府迁移重庆的消息。同时,苏州陷落,日寇逼近嘉兴,建德也不是安居之地。学校考虑再次搬迁,派人到浙江南部和江西等地实地了解,后江西省政府同意拨吉安县青原山及泰和县大原书院旧址给浙大,但要求以后能集中泰和办学。
  虽然学校为了防止战事发展、交通不便,决定提前前往江西,但到12月24日,师生们离开建德时,杭州已经失陷,即便师生们的组织比起离开杭州时更有秩序,但由于敌机轰炸,到处人心惶惶,加上军事需要,迁移之路交通尤为不便,师生在迁徙中饱受困顿,一部分师生甚至被困在江西乡间向塘一个星期。至次年1月20日,全体师生方至江西吉安,总共752公里的路程,耗时近一个月。
  浙大迁到吉安后,教职员住在乡村师范,学生则全部住入白鹭洲上的吉安中学。时值乡村师范和吉安中学放寒假,学校为了不荒废学生的学业,决定借屋暂行上课,以结束一学期的课程。因有吉安中学的一些现成设备,所以此较方便。学生上课两周,接着进行期末考试。
  2月中旬,吉安中学与乡村师范的寒假结束,浙大师生即于2月18日由水路(赣江)和陆路(赣粤国道)迁移到泰和。浙大离去后不久,白鹭洲便遭到日寇飞机的轰炸。
  到达泰和后,浙大在泰和城西2.5公里的上田村办学,所用屋舍为古时的两座书院——大原书院(又名千秋书院)和华阳书院,还有趣园和遐观搂(即藏书楼)。为了弥补搬迁过程中影响的学业,各学院的课程和实验,都比以前有所增多。无论教职工和学生,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都自觉延长。于天目山开始实行的导师制在这里继续贯彻,师生之间相互切磋砥砺,关系更为亲密。
  泰和办学所借用的房屋有四处:总办处和一年级学生主要授课、住宿的地方在大原书院;教职工眷属主要住处、储藏室和实验室在老村(大原书院西北);图书馆、礼堂、教职员宿舍和二三四年纪学生授课及食宿地方在新村(老村西北);农学院实验室和农场在华阳书院。


  由于战乱,很多学生失去经济来源,教育部为使学生安心求学,实施贷金政策,规定所有大学都贷金于学生,于战后两年归还。在此之前,为了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问题,浙大已于1938年3月14日施行工读政策,学生可申请工读,学校提供相关岗位,视工种发放报酬。在教育部实施贷金政策后,浙大也于5月1日展开相关工作。
  5
  1938年6月下旬、7月初,浙大正准备招生,江西北部的马当、彭泽相继失守,泰和已不是安全之地。即使敌人未必很快深入江西中部和南部,但只要南昌陷落,浙赣路就会中断,届时就无法迁校,因此,浙大不得不再次筹划西迁。学校再次组成迁校委员会,7月3日,竺校长在武汉见到教育部长陈立夫,陈同意必要时浙大可再次迁校,并说可以考虑贵州安顺。竺校长到广西各地考察,寻找合适的地点,发现从广西宜山(今广西宜州市)到贵州安顺只能靠汽车运输,而要将全体师生和仪器设备运往安顺,起码要耗时半年以上,且很难找到车辆。最后决定,暂迁广西宜山。
  1938年8月13日,浙大再度西迁,经过40多天的艰难跋涉,全体师生于10月底到达广西宜山。浙大以原工读学校为总办公室,以文庙、湖广会馆为礼堂、教室,在东门外清代标营建茅屋为临时教室和学生宿舍,教师们散居城内民房。


  在浙大师生抵达宜山时,广州失陷,广西桂林、柳州和贵州贵阳等地常受到日机轰炸,而且日寇对文化事业的轰炸越演越烈。1939年2月15日,18架敌机轰炸宜山,落在浙大校舍的炸弹就有100多枚,炸毁浙大标营东宿舍8间、大礼堂1幢、新教室3幢14间,另有多处办公、后勤房屋被毁,辛亏学校平时防空教育得法,师生家属仅两名学生、一名校工受轻伤。但二年级全体学生除随身衣物外,所有物品均被毁。此后,敌机干扰不断,尤其是秋后,形势更加紧张。9月15日,宜山又遭轰炸。10月13日,因担心敌机频繁骚扰,影响工作,学校决议:“北山挂一灯,教职员照常办公,挂两灯,则有心脏病或家有病人或其他特殊原因可离去。至警报灯打响,始停止办公。”
  1939年10月19日,浙大确立校训为“求是”,其意为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和,不计利害;二是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求是精神首先是科学精神,但同时又是牺牲精神、奋斗精神、革命精神。1938年12月8日又制定校歌,马一浮作词,应尚能作曲。
  6
  1939年11月,广西战场形势严峻,11月25日广西南宁陷落,浙大在宜山已经不再安全,学校决定再次迁校。1940年1月9日,教育部同意浙大迁往贵州,浙大正式迁往遵义、湄潭。
  浙大之所以最后选定遵义、湄潭办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1939年2月,竺校长来到贵阳,与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商议,准备把浙大迁到云南建水或贵州安顺,在商议过程中,恰遇在贵阳做事的湄潭人陈世贤、宋麟生二人,他们力劝竺校长迁往湄潭。竺校长听了二人的介绍后,遂来湄潭考察。湄潭县长严溥泉曾在江苏任过职,听说竺校长来湄潭考察很高兴,亲自召集各界人士隆重欢迎竺校长,并告诉竺校长将湄潭最好的房舍供给浙大师生选用。竺校长在湄潭考察一天后,在日记中写道:湄潭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物美价廉。决定将浙大迁到湄潭。
  1940年1月16日,浙大师生抵达遵义后,因遵义至湄潭的公路还有部分路面和桥梁未竣工,湄潭、永兴的校舍尚需增建,决定一年级的學生暂时在贵阳南30多公里的青岩居住上课,称为青岩分校。2月9日,青岩分校一年级和先修班学生361人开始上课。2月22日,二、三、四年级学生在遵义开始上课。5月,湄潭分部校舍大体完工。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10月,滞留在贵阳青岩的一年级迁到永兴。此后,文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的文科系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系在湄潭,一年级分校在湄潭永兴场。   至此,浙大结束了两年多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在遵义、湄潭这块平安的净土上坚持办学七年,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
  7
  抗战期间,浙大虽然西迁,但是鉴于东部高校西迁后,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以及上海的青年学生,有很多因为交通和经济的原因无法到内地上学,浙大于1939年1月向教育部提请在浙东设先修班。同年4月,教育部回电,准许浙大在闽赣间设立分校,专招各系一年级新生并设置大学先修班,其他学校来浙大借读的学生也由浙大登记收读。






  5月,竺校长派教务长郑晓沧教授、史地系陈训慈教授去浙江筹办分校,经考察,国立浙江大学浙东分校的校址设在龙泉县的坊下村。6月12日,浙大在报刊上发布国立浙江大学浙东分校筹备成立的消息。7月6日开始招生。浙东分校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实施导师制,学生以10~13人为一组,每组由一名导师指导。
  1940年4月1日起,国立浙江大学浙东分校改称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1940年,龙泉分校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分校学习满一年,由学校发给旅费送入遵义总校学习。1941年8月,龙泉分校增设二年级。1942年,增设师范学院初级部国文课、数学科。1941年起,因学生人数增加,在距坊下村一公里的石坑垅村扩建。1942年夏,浙东战局严峻,为了防止分校沦入敌手,分校决定暂迁福建北部的松溪大布。由于大布鼠疫盛行,两个月后,听闻日寇无意进犯龙泉,师生又返回龙泉。
  1945年10月,浙大龙泉分校师生启程回杭州,11月在杭州复课。
  8
  虽然浙大的西迁之路非常曲折,历经四次迁移,但在西迁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们的学业基本未受大的影响。据统计,浙大在不断迁移中,上课周数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数之上。每到一地,稍事安顿就上课,全校师生加班加点,弥补迁徙中损失的时间,缩短寒暑假也要补足课时。在建德期间,虽然仅两个月时间,但学校的教学工作并未停滞,抓紧一切时间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在泰和期间,同学黎明即起,在朝阳之下,漫山遍野、朗诵默读,夜间,又在灯火下埋头苦读。当时教育部派人到全国各地巡视,认为浙大是所有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坚持得最好的一所。教育部为了鼓励大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于1940年2月公布了全国高校学生学业竞试办法,浙大学生在历届竞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公费留学生选拔中,浙大也常常名列前茅。据统计,西迁时期,在浙大任教的教师或就读于浙大的学生,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师生人数达50余人,培养出李政道、程开甲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杰出人才。
  在西迁过程中,浙大不仅坚持高质量的办学,学校规模也有所扩大。1938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浙大增设师范学院,设教育、国文、史地、英语、数学、理化6学系。1939年夏,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和理学院;农学院农艺系的农业化学组扩大为农业化学系;文学院增设中国文学系。1941年8月,设工科研究所化工学部。1942年7月,成立研究院。1942年8月,增设理科研究所生物学部、农科研究所经济学部。1944年8月,工学院设航空系。1945年8月,增设法学院,设法律系。1946年8月,增设医学院。截至1946年秋返杭时,浙大共有7个学院、26个学系,1个研究院,4个研究所,5个学部,1个研究室,1所分校(龙泉分校设8个系),2个先修班及1所附属中学。另有工场11所,农场有300余亩。教师、学生人数也有增加。1936年,浙大有教授、副教授70余人,学生512人,1937年10月,有学生633人,随校西迁的学生有460人,返杭时,有教授、副教授201人,在校学生2171人。浙大在遵义期间历年毕业生共有1857人。
  西迁期间,学校的科研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在遵义办学期间,学校的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苏步青的微分几何、陈建功的三角函数、王淦昌的中微子研究、束星北的相对论、卢鹤绂与王谟显的量子力学、周厚复的原子理论研究、何增禄的光学、朱福炘的应力研究、贝时璋的细胞重建研究、罗宗洛的植物生理研究、谈家桢的遗传学研究、张肇骞的植物分类学、王葆仁的氨基苯磺胺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张其楷的有机药物合成研究、王国松的电工数学、李寿恒的中国煤研究、钱令希的悬索桥理论和余能定理的应用、钱钟韩的工业自动化研究、竺可桢的《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播州杨保考》、丰子恺的中国画论等等,其中不少是科学前沿的重大成果。此外还有大批与遵义、湄潭有关的研究成果,如张其昀主编的《遵义新志》、刘之远的《遵义锰矿》、任美鄂与施雅风的《遵义地形》以及农学院的各种研究。
  学校克服纸张、印刷设备缺乏的困难,尽力保证各种学术刊物的出版,包括定期出版的《国立浙江大学季刊》《科学报告》等,不定期出版的《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发表了浙大师生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科学论著。
  英国科学史学家、剑桥大学生物学家李约瑟博士1944年先后两次参观浙大,在一次谈话中,他盛赞浙大是“东方的剑桥”。1944年10月來湄潭时,他被浙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诸多的论文所吸引,并将第四届中国物理学会贵州区年会上宣读的5篇论文带到伦敦,发表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其中包括束星北的《加速系统的相对论转换公式》、王淦昌的《中子的放射性》等。回到英国后,他在《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中写道:浙江大学位于重庆与贵阳之间的遵义,是中国四个最好的大学之一。
  9   在浙大西迁之前讨论将来迁往何处时,竺校长和教授们就认为要将大学的内迁与内地的开发得到结合。在西迁的道路上,每停留一地办学,浙大都会尽力促进当地的发展。
  当发现地方教育落后、师资条件差的问题后,浙大师生尽力去提高当地的师资水平。在泰和期间,浙大创设澄江学校,推选四位教授组成校董会,由热心教学的大学生兼任教师,改变了原来农村小学师资程度低下、设备缺乏等状况,使得农村儿童和搬迁中的浙大教职工子弟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这所学校后来改称县立上田村小学,后被省立实验小学接管。在宜山,学生们热心对村民进行普及教育,为当地的胡文虎小学培训师资。在湄潭,将湄潭中学与浙大实验学校(附中)合并,依靠浙大师资办好地方教育。






  浙大师生也非常关怀地方民生,尽力改善当地的生活状况。在泰和期间,浙大协助地方修筑防洪大堤。泰和为赣江主流所经,两岸大多为平原,当地人民虽屡遭水害,但无力防治。了解这一情况后,浙大、江西省水利局及泰和县政府三方商议,决定修筑防洪堤,由地方出钱,浙大负责全部技术工作。浙大土木系的工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测量水位和堤基,历时二个月,修筑了一条长7.5公里的防洪堤。此后,上田村一带未再遭水灾。江边还设有一码头,取名“浙大码头”,这个名称一直延用至今。浙大师生还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场。1938年,因为战火,江西聚集了不少难民,为了解决难民的居住和生计问题,浙大和江西省政府商议合办垦殖场。浙大土木系工读学生勘定、测绘,农学院负责主持筹划,两位浙大毕业生具体指导,在沙村附近高垄一带建立了沙村示范垦殖场,安置了140名战区难民,垦荒耕种,集体经营,既使难民的生活有了着落,也推进了农垦事业的发展。
  在广西,浙大农学院的师生在容县调查柑橘的生长情况,为当地的柑橘品种改良起到了促进作用。


  浙大迁到湄潭后,与中央实验茶场联合创办贵州省立实用职业学校,在湄潭办学六年,为湄潭及周边各县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质的实用人才。浙大还与中央实验茶场合作,对湄潭茶叶土壤农化及茶叶生化的分析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完成《湄潭茶树土壤值化学研究》《湄潭茶病害之研究》等10多个科研课题,按照龙井茶制作工艺研制出“湄江龙井”等品种,提升了湄潭茶的品质。农学院教师吴耕民在湄潭试种甘薯、西瓜、洋葱等蔬菜瓜果,并推广种植胡桃等。杨新美在贵州研究、推广银耳人工栽培。这些都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10
  浙大师生在迁徙和学习、工作中,时刻不忘抗战。西迁途中,一些学生毅然离开校园,去往抗战前线。浙大学子刘奎斗两次投笔从戎,随军远征印度、缅甸,荣立功勋。
  全校师生时刻不忘宣传抗战,《浙大日报》的发行就是为了在交通不便的后方传播前线的消息。学生们自发组织了黑白文艺社、拓荒社、塔外画社、铁犁剧团等社团宣传抗日。西迁路上,浙大的师生不忘救亡宣传,通过各种义演活动宣传抗日,募集捐款。在泰和期间,浙大教授组织前线慰劳队,赴汉口并转到前线慰劳将士,节约自己的膳食费作为捐款。在迁往宜山的路上,有20多名学生,为了能在沿途采访和宣传抗日,自动组织了步行团,以鲁迅的名著《呐喊》命名,称为“呐喊步行团”。在宜山,学生们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宾阳、武鸣至南丹前线,设站救护伤员。
  全校师生屡次发起募捐活动,为抗战募集资金。1937年9月1日,国民政府在全国发行“救国公債”,浙大师生积极应募国债,发起献金银运动,共收集金戒指15只,金器6件,银戒指13只,银器146件,纹银33两,银币116元,以及其他金银小件。全校师生还在竺校长夫人张侠魂女士的带动下,发起为前方将士募集棉衣、食品的运动。在泰和期间,学生自治会发起给前方将士捐献棉背心的活动和募捐活动,都得到竺校长及夫人的大力支持,在募捐活动中,竺校长夫妇率先捐献了他们的结婚戒指。在宜山,师生们数次举行义卖活动,把义卖所得,捐献抗日。
  11
  在西迁途中,浙大还协助浙江省图书馆转移文澜阁《四库全书》,为文澜阁《四库全书》能够安全度过抗战、守护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库全书》成书时共抄录七部,其中三部在十九世纪毁于战火,有两部在抗战后落入敌手,剩余两部,故宫文渊阁的一部已迁往四川,原杭州文澜阁的一部,在淞沪抗战前由浙江图书馆运到富阳乡下存放。随着日寇入侵的深入,存放在富阳已经不再安全,省图书馆想把它运至建德,但经费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安排。图书馆馆长陈训慈向竺校长求助,竺校长派校车于1937年12月3日将《四库全书》运到建德。浙大迁到吉安后,竺校长在给教育部汇报时,提出为了安全起见,应该将《四库全书》运往内地。1938年1月13日,教育部回电要求浙大协助浙江省政府将《四库全书》运往贵阳。浙大派人协助浙江省图书馆将《四库全书》运往贵阳后,先存在西郊的张家祠堂,又藏在北郊的地母洞。《四库全书》运往贵阳后,竺校长多次到存书现场查看,关心存放问题。后又因地母洞潮湿,不利存放,他多方反映协调,于1944年12月10日将《四库全书》运到重庆青木关存放。
  12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返杭。1945年10月,龙泉分校的师生启程返杭。1946年5月,遵义的浙大师回杭。浙大将在湄潭等地新建设的校舍及湄潭附中的校舍、农场等,报教育部备案后,送交当地有关单位使用。
  西迁前,浙大的招生范围限于东南地区,以苏、浙、皖、赣为主,西迁后,招生范围扩大到苏、浙、皖、赣、闽、湘、粤、桂、黔、蜀诸省,还招收全国各地的流亡学生(包括东北地区)。在西迁办学的过程中,浙大不仅坚持了高质量的办学,促进了地方开发,还将学校扩大为一所全国性的高校。尤其是在遵义、湄潭办学的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教学和科研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以后浙大跻身一流大学奠定了基础。
  浙大和湄潭都铭记着这段办学历程。为了纪念浙大西迁办学的历史,浙大返杭后以西迁办学的地名命名新建、修复的大楼及宿舍楼,湄潭也以浙大西迁的历史命名多条道路。1990年7月20日,浙大西迁陈列馆在湄潭落成。浙大与贵州湄窖酒业合作出品了东方剑桥(浓香)与启真(浓香、酱香)两款白酒,以浙大在湄潭办学的历史赋予美酒更多的文化内涵。Ω

其他文献
1  2020年的夏天,经历了大疫之后的中国经济正在有序恢复,又进入新的一轮万物生长,已经是热火朝天的酱酒军团中突然又杀出一匹黑马,湄窖酒业公司推出的“宝石坛”酱香酒。  可能有人要问,湄窖酒业不是酿造浓香型白酒的吗?  没错,湄窖酒业酿造的黔派浓香酒堪称标杆,但酿造黔派浓香酒就不能再酿造酱香酒了吗?总部在天津的天士力集团可以在茅台镇建立起国台酒业,原来的国家事业单位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可以在茅台镇
期刊
1  2019年年底的时候,夜郎古酒业的河南经销商张雷先生曾经寄给我们几款夜郎古酒产品进行品鉴,我们也在公众号“李寻的酒吧”发表了《品酒笔记:品三款夜郎古酒》一文,将“夜郎古?大金奖”“夜郎古?盛宴”“夜郎春秋”三款酒与同出茅台镇的飞天茅台做了对比。笔者还曾多次在中石油加油站的便利店中见到过夜郎古酒业与中石油合作出品的“好客之義”酒。对夜郎古酒,我们是闻其名,品其酒,但未见过其酒厂,此次茅台镇之行
期刊
怀庄酒业全名为贵州怀庄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茅台镇最早的民营酿酒企业,至今已有37年历史,现有员工1000余人,公司固定资产5亿,下属企业有茅台镇台粮酒业有限公司、怀庄集团贸易有限公司、茅台镇亮剑酒业有限公司等,是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实体集团企业。目前,共有三个规模基地:茅台镇怀庄路009号集团公司总部;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合马镇仙人堡酿酒基地;仁怀名酒工业园配套产业园区坛厂镇青龙
期刊
企業沿革  企业名称:贵州省仁怀市鹏彦酒业有限公司  地 址: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上坪村  1995年,茅台镇大众酒厂成立。  2001年,鹏彦酒业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贵州省仁怀市鹏彦酒业有限公司成立。  鹏彦酒业公司固定资产达10亿元,拥有9个酿酒基地、1个仓储基地,大曲酱香酒窖池800余口,年产大曲酱香基酒7000千升,常年窖藏基酒8000千升,白酒包装生产能力10000千升/年
期刊
企业沿革  企业名称: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夜郎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  夜郎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就是茅台镇上的余家烧房,其起源可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间。  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余家烧房第九代传人在余家烧房的基础上建立了仁怀县三岔酒厂。  1998年,茅台镇酒厂大批改制,三岔酒厂也改为夜郎古酒厂,并于1999年4月26日在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  2011年,夜郎古酒
期刊
企业沿革  企业名称:贵州怀庄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贵州仁怀市茅台镇怀庄路009号  1983年8月建厂,第一代厂房位于茅台镇赤水河上游九公里处德庄村。  1986年申请注册“怀庄”商标。“仁怀”之“怀”,“德庄”之“庄”,合起来就是“怀庄”。  1992年1月,在茅台镇河滨街316号(茅台镇胜利大桥下)修建第二代厂房。  1998年,厂房再次扩建。  2003年,在茅台镇怀庄路修建
期刊
1  2020年4月,我们去茅台镇访酒前,在“李寻的酒吧”公众号上发布了访酒消息,引起了广大酒友的关注,民族酒业集团的业务经理联系了我们,请我们去他们公司看看。  我们到达民族酒业集团门口时,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情,公司办公楼前的滚动电子屏上打出了“欢迎陕西西安李寻老师及团队莅临参观”的字样,客户经理吴建新先生、讲解员冯慧瑛女士、王梅女士等人站在门口等着我们一行,仪式正规,让人心生庄重之感。  
期刊
企业沿革  企业名称:贵州民族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 址: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  1984年,贵州省仁怀民族酒厂成立。  2010年9月,贵州省仁怀市民族酒业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11月,贵州省仁怀市仙酿酒业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4月,貴州省仁怀市睿达酒业有限公司成立。  2012年4月,贵州省仁怀市德盛缘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成立。  2012年4月,贵州酱印酒业有限公司成立。  
期刊
2019年年底,茅台镇夜郎古酒驻郑州办事处的张雷先生给我们寄来了三瓶夜郎古酒的样酒,让我们品鉴,分别是夜郎古?大金奖、夜郎古?盛宴、夜郎古?春秋,大金獎档次最高,其余依序次之,它们的成品酒单瓶零售价依次是899元、399元、129元。受张雷先生真诚相托,我们郑重其事地让李寻、楚乔、高远、李海阳、守成5位编辑共同品尝这些酒,选来对标的酒是2010年出厂的飞天茅台酒。  大金奖酒初闻焦香气较重,喝进去
期刊
今年(2020年)的茅台镇访酒之旅中,我们并没有去国贵酒业有限公司,因为去年(2019年)的4月,我们专程探访过,整个探访过程记忆犹新,品尝过的春酒,味道还似乎存留在唇齿间。因此,在我们的茅台镇酒的排行榜中,毫不犹豫就加入了国贵酒业。  国贵酒业有限公司依山而建,入大门左侧即是酿酒车间。我们以为地处山边,空间一定逼仄,没想到是,车间大门内好大一片场地。几十个窖池整齐排列于车间里侧,大门到窖池边有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