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机制探究

来源 :科技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ive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流域治理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思路,继而提出有效的流域治理创新机制,以更好地实现流域治理。
  关键词:生态文明;流域治理;现状;思路;创新机制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对水资源的污染。作为一个干旱、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污染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流域作为天然的水单元,是大自然的产物,自古以来,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都是依托流域实现的,比如尼罗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文明。就算是现在,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依靠流域而成,比如我国的珠三角区域。因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流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流域治理。但实际而言,我国的流域治理实际上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实现的,难以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因此在治理效果和效率上,往往会受到社会、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因素限制。
  2现阶段流域治理机制现状
  流域治理机制是指流域治理体制的构造、功能以及为了达到治理目标而开展的相互协作的关系,包括三个部分:流域治理的主体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流域治理手段,不同治理体制下治理主体采取不同的政策工具组合;流域治理制度。根据对当前流域治理机制现状的分析,发现它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流域治理功能的碎片化。因为流域涉及到的行政区划较多,进行治理比较困难,我国主要实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流域管理体制,流域涉及地区的政府部门根据自身的利益关系来影响流域治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就是说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治理,很多部门都有权力进行干涉,但并没有部门的权力可以超出其他部门,因为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流域机构不仅受水利部门的制约,也受地区行政部门的制约,这导致流域管理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所以说是治理功能的碎片化。
  其次是治理主体的单一性。因为我国进行流域治理主要是依靠政府,因此政府是流域治理的主体,承担流域环境治理的主要责任,而公众和企业的参与度较低,对于流域治理缺乏主动性,加上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尚不完善,所以流域治理主体呈现单一性,导致治理效果不良。
  最后是治理缺乏合作机制。同样因为流域治理涉及的治理范围较大,再加上没有统一的治理部门和机构领导,导致“上游治理,下游再次污染”的情况屡屡发生,这就是因为流域治理缺乏合作机制。一方面是缺乏政府与公众的合作机制,多是由政府进行,公众的参与非常有限,而且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多数公众组织被排除在外,这使得公众在流域管理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也影响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缺乏合作机制,当前的流域治理并没有与地方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同,而是各发展各的,导致流域治理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违法建设未经审批的项目、侵占水利资源等。
  3基于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思路
  基于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思路,就是要以生态文明为流域治理的价值立场,在治理工作开展时考虑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和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创新流域治理机制。
  3.1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因此在进行流域治理时要认清大自然发展的规律,尽量避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进行建设,承担起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责任,在利用大自然的同时,也要重视生产发展活动对于大自然的影响,从而科学考虑活动的进行,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做到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2环境友好
  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是依靠大量快速地消耗资源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也影响到了我国在国外人民中的形象,另外环境的严重污染也使得我国居民的疾病频发发生、身体素质下降、资源缺乏。因此进行流域治理还要注意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以环境友好为价值导向,这不仅有利于改善流域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流域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3流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后代人的需求,包括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多方面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在流域治理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等,有助于实现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4基于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创新机制
  4.1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
  各地方政府和水务部门要综合考虑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完善流域治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联合公众和企业、社會团体等,并以政府为主导,实现多主体参与的流域治理机制,实现多元化管理,促进流域管理从垂直向转变成网络化。这样在面对同一流域在不同地区出现的问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提供解决对策,考虑多方因素的发展,同时还能减轻政府治理流域的负担,解决流域治理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存在的矛盾。
  4.2实施多元化的治理手段
  因为流域治理涉及到的区域、企业、组织等较多,再加上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每个治理主体承担的职责、权力和地位各不相同,对于流域治理措施的实现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实施多元化的治理手段。从政府角度来说,需要采取强制性措施,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性要求合法的治理措施,限制其他主体不合法的治理行为,同时也能保证各主体的权益。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要结合企业管理理念,引进企业管理手段,帮助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流域治理效率。从公众的角度来看,要积极提出对于流域治理的建议,并协助其他主体进行流域治理。
  4.3制定综合化的治理目标
  很多地区进行流域治理只是单纯的为了解决问题,没有考虑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制定综合化的治理目标,考虑流域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流域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规划。流域治理要综合考虑防洪减灾、污水治理、灌溉、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的目标,实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需要对每个流域设立独立的治理部门,列于流域管理委员会之下,这样有助于明晰职责,每一个流域都有自己独立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相关治理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归属,这样可以减轻工作负担,加快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流域治理效率。同时还能实现不同刘宇之间治理的统一性,避免出现分片治理的情况。
  4.4实现分层治理和合作治理的结合
  分层治理是在流域管理的综合目标之下,由政府部门和流域治理机构指定、执行和监督执行的流域开发和治理规划、制度和政策,根据不同行政区划和流域功能定位以及流域发展的整体目标划分流域治理责任,实行分层治理。合作治理是不同流域区域和不同层级管辖政府和部门之间进行合作治理,以流域治理综合目标为重,进行科学合理的合作治理,保证流域的整体发展;还有就是邀请企业、社会团体、民众等经过民主协商制度,共同参与到流域治理中去。通过分层治理和合作治理的结合,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多元化、治理目标综合化的流域治理机制。
  5结语
  继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流域治理中去,因此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流域治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探讨进行流域治理的新思路,寻求进行流域治理的创新机制,实现流域水应用、治理、环境和生态等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黄涛珍,冯云飞.基于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机制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37.
  [2]刘晓威.有关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现状及改进的研究[J].硅谷,2013,(22):146+148.
其他文献
摘要:地质测绘工程是确保城市功能建设具备基础依据的设计前提,针对相应数据的有效获取一方面能够满足功能的贯彻与发展需求,更能够依据测绘条件展开更富有先进化的测绘技术贯彻,从而为整体工程质量提供可持续化的延伸平台,并保障了产业技术先进化的架构基础。本文依据现有地质测绘工程中质量影响条件进行分析,依据影响因素确定相应技术提高的方法,期望能够为后续工程技术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且稳定的延伸基础。  关键词:地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力推动之下,我国城市建设速度也在逐年加快。基础建设是建筑工程的核心与关键。工程整体质量以及安全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基础建设,建筑地基基础以及桩基础施工技术都在基础建设的涵盖范围之内,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提高,这也是现阶段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中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探究,这对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力推动之下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呈现出逐渐增多的现象,在实际施工中实现对钢结构技术的科学运用不仅可实现人们对建筑需求的有效满足,同时可促使土木工程实现顺利施工的目标,这是提升土木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这要求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钢结构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在实际施工中结合实际实现对钢结构的科学运用,这不仅可促使后续施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为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氨氮检测是现如今水质检测必不少。做好氨氮检测工作,尤显重要,本文主要浅谈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氨氮含量与数据分析的工作经验。  关键词: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质;氨氮检测  就目前而言,氨氮是国家水质总控制指标,且检测的方式较多,其中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作为其中不容或缺的一种检测方式,可有效检测水质之中氨氮含量,且具备简单、快速以及灵敏性,但也受干扰和人员的工作经验水平影响较大。  
期刊
摘要:船舶机电设备会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自身的系统比较复杂,并且具有多样性,不过由于我国近几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所以出现了专门诊断船舶机电设备故障的智能系统,现在这种系统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到了机器检测当中。本篇文章主要对故障的诊断系统以及具体操作过程进行了一些探讨,同时,也对智能故障系统进行了一些研究,对当前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式,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材料。  关键词:船舶机电设
期刊
摘要: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监督与质量控制已经引起了广大工作人员的重视,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确保人民群众住房质量的同时,还要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舒适性和建筑的恒定温度,施工方的施工需要使用外墙外保温技术,中国的能源消费量较大,近年来,中国不断倡导和督促建筑业使用节能材料进行建筑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的能源,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节能工程的简要介绍和具体
期刊
摘要:自1965年我国首条地铁在北京开工建设以来,短短50余年间,我国地铁工程建设发展之快速、规模之宏大,在全球范围内亦属罕见。因地铁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周边环境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等特点,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于施工现场,施工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例如,上海地铁4号线管涌、北京地铁10号线工地地面坍塌、广州地铁4号线塌方、南京地铁2号线滑坡等。地铁工程建设事故一旦发生,往往是特、重大事故,不仅要承担巨大
期刊
摘要: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以及指导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础,早期的城市规划中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与城市地域特色的结合。随着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的创新发展,在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化以及地域特色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点。文章主要探讨的是生态化、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设计,从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化、城市设计的地域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化;地域特色;城市规划设计  1生态城市规划的要点和优化措
期刊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是我们共同所期待的,想要使其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提高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达标。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是一項周期长、涉及内容多、相对复杂的工程,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若是没有及时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管理,则容易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甚至会造成安全生产事故。所
期刊
摘要:斜拉橋主塔塔座位于塔身与承台过渡部位,因受力复杂,结构尺寸突变,混凝土方量大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裂缝。本文介绍了嘉鱼长江大桥南主塔塔座施工防裂技术,塔座施工工艺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温控分析计算准确,温度应力控制措施恰当,塔座未出现任何裂缝,施工效果良好。  关键词:斜拉桥;索塔塔座;温控;防裂  1.工程概况  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南主塔墩承台采用“矩形+圆端”整体式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