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的“技”与“艺”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转变,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影响着人们方方面面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实现了更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除此之外,在军事、医疗、服务业,甚至是艺术创作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聚焦新时代的艺术,探讨其“技”与“艺”以及艺术审美意识的变化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技术;艺术;审美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对精神需求的提高表明对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的进步助力艺术突破传统从而有了全新的发展局面,人们受到不同程度的社会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艺术审美意识。因此艺术伴随科技发展更注重技能与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发挥艺术的独特功能,用艺术魅力解决人们生活之所困,传达艺术之灵韵,这些问题是当代艺术工作者需要着力思考的。
  一、新时代艺术之“技”的发展
  艺术的“技”表现在传统意义上的创作与演绎技能,以及现代科技带来的全新创作手段。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与现代技术相互交融的艺术呈现方式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在新时代信息共享的背景下,人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接触到各类艺术技能的学习。与身处动乱年代的艺术家相比,我们所处的社会相对安稳、平和,这为我们追求艺术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多渠道、宽松式地学习让传统的艺术技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快节奏的社会,难免让人们缺乏沉着的心态和对生活的感受,在艺术的情感表达方面更是需要我们把握与思考的。
  科技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助力艺术作品自身的文化内涵与思想的传递。科技还为艺术的呈现形式提供了全新的可能。人们除了现场享受艺术,如今已经实现了足不出户或随时随地就能享受到最好的艺术熏陶。科技带来的便捷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与局限,有了更高的新的舞台科技能拓宽眼界,激发更多可能性。科技潮流是我们对新奇事物的驻足,文化传承则有着更深的底蕴与生命力。未来已来,蓄积已久的力量,终将被集中升华。
  二、新时代艺术之“艺”的思考
  新时代快餐文化更容易被接受且消费,人们更多享受艺术带来感官体验,是否蕴含文化艺术价值与审美意蕴却容易被忽视。根据如此的艺术发展趋势,或许社会将走向自我麻痹,因此我们需要适时考虑艺术的艺韵内涵的重要性。
  (一)艺韵的退却
  快感的大众化艺术产生于大众,也是艺术世俗化的标志。艺术作品精神上的审美需求是需要远离世俗,而大众文化恰恰与之相反,因此传统的艺术审美理想与大众艺术产生了矛盾,艺术的韵味在如今大众文化中有所退却。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就曾谈到关于传统艺术的“灵韵”及其消失。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审美价值而言,工业时代产品生产率大大提高,伴随着艺术品也具有可重复制作性,看似与原作无限接近,但却缺乏其本真性。从自然与人关系的角度思考,本雅明把“灵韵”解释为人与客观或自然的对象有着相互的反应。本雅明看来“灵韵”具有神圣性、唯一性,是前工业时代传统艺术中所特有的整体性、精神性、韵味无穷的和纯粹的审美感染力的象征。①而科技文化、复制技术只能通过纯粹的技术,产生为感官提供快感的功能,缺少生命有机体所带来的“灵韵”艺术。因此在新时代艺术特别是大众艺术难免会让艺蕴有所消失。
  (二)艺韵的回归
  在现代物质繁荣,法制健全的社会,人们却依然感受到永恒的孤独。因为事业压力、家庭压力、养老压力等等产生无数的焦虑心理,存在本身的危机感与精神的废墟。如何化解社会带来的人的内在矛盾?阿多诺提出通过具有自律性的艺术。自律性的艺术也就是不受社会的干扰,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神秘感,艺术世界的无限可能,使艺术成为某种自由存在。艺术成为阿多诺拯救异化的人类的可能,作为协调和人类感性与理性的粘合剂,试图通过艺术唤醒人类因为极端的、片面的理性所压制的感性,在人类心中重新启动生命的脉搏。当然这样拥有艺韵的艺术本身是拒绝接受商业化的侵蚀,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批判性的精神和社会保持一定距离的。
  艺术的审美心理是由人而来的,人是社会中的人,因此艺术所引发或表达的人的内在审美活动心理也是以社会为基础的,也就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属性。如此看来,我们必须承认艺术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做到内外在的统一。作为精神文化观念领域的艺术观念,既对社会现实有所反应,也具有与现实无关的内在心灵的思想属性。所以,在谈论艺术观念必须从社会存在和人的思想觀念出发。“韵”的精神内涵在当代艺术观念中的回归,使其具有时代特征,是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创新性继承。
  三、新时代艺术“技”与“艺”的审美意识互动
  艺术的技术能力是完成艺术创作的基础,积累技能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基本技法简单的训练,而更需要的是对审美规律性的一种潜意识的训练。这种技法是辅助艺术情感的表达,正所谓技术是艺术表达的基础,艺术完善了技术的形成。艺术的情感性与内涵性的挖掘对于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艺术品的“艺”又是源自对审美规律的把握与再造。
  艺术的“技”是需要对基本功的理解以及花时间和精力去日积月累不断完善,但只停留在技艺上的“技”又是缺少灵魂的,当“技”融入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以及对艺术所反应的客观现实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创造出来的艺术才更有深刻内涵。艺术的“艺”不仅是艺术品本身赋予的精神内涵,还是创作者根据自身的成长经历、社会经验、学识背景给予的艺术作品独有的精神气质,更重要的是当艺术品流通于市场,受众同样也会赋予艺术品独特的灵魂。这种形式美与内容相契合,达到“技”与“艺”二者在审美意识上的互动关系。
  四、结语
  艺术作品离不开内容与形式这两大部分,即技能本身与艺术表现力。技能技术是基础内容,艺术是反作用于这个基础内容的,两者形成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内容无形式的艺术作品无法表达,有形式而无内容的艺术作品经不起深思。一件艺术品是否能够长存,不仅要看它所包含的精神意蕴,还要有欣赏者能领会其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从而欣赏艺术作品的内容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蔡韬,王丹.浅析本雅明的现代艺术理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 2(04):109-110.
  [2]季琳琳.“技”与“艺”的转捩—20世纪中国高等书法艺术教育发展状态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
  [3]李扬.“科”“艺”同进并蒂莲开——庐陵民俗园数字艺术作品《庐陵吃新图》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40-41.
  [4]蔡晓璐.论乐之韵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精神研究[J].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5.
  注释
  ①蔡晓璐.论乐之韵 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精神研究[J].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5.
  作者简介
  潘绿忆(1997—),女,汉,福建,研究生,云南艺术学院,650500,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其他文献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促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重新配置。同时,世界各国政府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进行着积极的改革,西方诸国的政府改革重心主要是逐步实现从“以政府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的转变。对于中国,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全球化”的浪潮中。中
期刊
摘要:为了减少冲动型离婚,最新颁布的《民法典》新增了离婚冷静期制度。该制度一经颁布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对《民法典》及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离婚冷静期带来的变化,最后谈了谈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关键字:民法典;离婚冷静期;影响  从引发社会热议的信息泄露、性骚扰、人体胚胎研究等热门话题,到抚养关系、监护关系、婚姻关系等贯穿一生的问题,民法典都做出了积极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包头工业历史的回顾,阐明了包头发展工业文化的可行性,包头的工业文化主要包括工业遗产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工业遗产文化可以进行传承与更新,现代工业文化可以进行创新与升级,将二者结合对包头工业文化进行再利用,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建立包头工业生态博取馆、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形成历史文化名城,通过这些方式,使得包头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有机协调。  关键詞:包头工业;工业文化;工业遗
期刊
摘要:利润最大化是造船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除提高产品质量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人工成本控制的方式降低经营成本。但是目前我国很少有造船企业实施作业法控制人工成本。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作业成本应用在人工成本过程的部分建议,加强造船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效果,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造船企业;作业成本法;人工成本控制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加快了市场
期刊
摘要:在印度佛塔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建筑便已经形成了一套較为完整、成熟的制造体系。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无论是老百姓还是掌权者,都对鬼神这类神话传说有着敬畏之心。最初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时,就已经有着为鬼神祭祀服务的建筑类型了——家庙、祭坛等,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佛塔,经过中国工匠的修改与加工,形成了中国佛塔,并且中国佛塔的建筑结构一直影响至今。本文从造型入手,探究中国佛塔的建筑结构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期刊
摘要:乡村社会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位,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国家的行政机构并未渗透到乡村一级,“自封建制度建立以来,就形成了一种模式,即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撇弃了以往的乡村绅士治理体系,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乡村治理模式,为建国初期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恢复生产力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任何一种
期刊
摘要:文章从对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着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进行探析,分析新时代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所在以及路径。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矛盾变化,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从坚持五个认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以及推行国家通用语言,营造共同的语言环境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其论述之前还只是作
期刊
摘要:梳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其梳理头发的功能最为人熟知。但事实上,梳子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一把好的梳子不仅可以作为良好的刮痧板,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也可以作为良好的按摩器,疏通气血,活络筋脉。因此,本文将对比普通梳子,結合梳子的功效,提出三点关于改良传统卷发梳的建议。  关键词:梳子;保健;卷发梳;改良建议  梳子的功效  梳子除了用作日常打理头发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作保健养生
期刊
摘要:本文选择秦安千户乡和羌族蒲溪沟通过羊皮鼓舞进行区域文化比较研究。在原始时期,巫神文化一直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面纱,他们信仰万物有灵,祈求风调雨顺,但随着社会发展,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和交融,人们对巫神的信仰开始逐步减少,但人们意识中的族群观念和文化认同仍保留至今,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从多方面论述两者羊皮鼓舞祭祀文化的不同解读和价值。  关键词:羊皮鼓舞;祭祀文化;文化认同;族群概念  一、祭祀仪式
期刊
摘要:目前,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课程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探究思維的重要教学方法,但不难发现一部分探究活动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毫无效果可言,教师最终只能走“给数据、记实验过程、背实验结果”的老路。基于此,这篇文章对目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优化策略  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认识和看待自然世界是小学科学课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