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dongw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课程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探究思維的重要教学方法,但不难发现一部分探究活动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毫无效果可言,教师最终只能走“给数据、记实验过程、背实验结果”的老路。基于此,这篇文章对目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优化策略
  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认识和看待自然世界是小学科学课的主要任务,带领学生经历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职责,但探究活动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表明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仍然很薄弱,关于如何将各项探究环节连接成一个相互关联、不断推进的整体是当前小学科学发展道路上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盲目进行表面意义上的探究活动教学
  教师是引导者,引导不等于传授,引导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是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小学科学更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逐步形成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去解决问题的意识,提倡学生以探究生活实践为主的学习。小学科学教学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重视,正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吻合。但至今能意识到科学探究精髓的教师少之又少,许多教师盲目进行表面意义上的活动教学,因此,只有走出活动教学的误区,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这一目标。
  (二)学生层面:缺乏对探究习惯和探究思维的培养
  科学课存在普遍现象:学生刚进入实验室,新奇好动难以平静;导入环节就偷偷摆弄器材、交头接耳、抢占材料;实验环节错误百出,注意点频频出错,实验目的不准确,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合作不愉快,实验氛围闹哄哄;交流环节语无伦次,表达不清晰、不规范,结论大相径庭,导致一节课“热热闹闹”的结束,毫无效果可言,教师只能走“给数据、记过程、背结果”的老路。
  探究活动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讨论。一次完整的探究活动应涵盖六环节,缺一不可,若有所缺少,只能保证活动的实施,至于在活动过程中,到底探究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观察到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并不明了。例如刚刚提出问题,学生就跃跃欲试急着动手,在未经过深度思考提出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探究,不仅缺乏对方案的思考与制定过程,同时缺少团队成员之间思维的碰撞和相互磨合过程。诸多细节导致团队不和谐,相互不了解,积极主动的学生抢占实验,能力较弱者不被信任而失去自信,久而久之,团队只是幌子,积极的学生是主角,其它学生是观众事不关己。这种分组却不合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探究活动中已成常态。
  (三)活动层面:设计不合理、过深过浅、内容不真实
  探究活动能否成功开展与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内容的设计、活动手段的斟酌、时间空间的安排等都息息相关。科学探究活动应“以生为本”,即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辅之教师的合理指导,才能让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很多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前,并没有对所任教的班级进行深入的前概念了解,未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学习情况以及认知水平,想当然的设计活动,然而在实施中发现探究内容超出学生现有认知,由于材料的选择繁难导致学生在操作中出现许多本可避免的问题。内容设计过深或过浅,学生理解不了或无需思考,都是不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探究活动。各环节时长控制不准确,学生思考时间过短,实际操作时间给予过长,最后草草收尾,学生思维未由感性层面上升至理性层面,效果大打折扣。
  二、优化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层面
  首先,合理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提高活动质量。挖掘研究问题,明确研究方向,设计启发性问题,布置探究活动作业,环环相扣,具有发散性、结构性、深度性,达到简约而不简单。丰富探究活动形式,除常用的讨论、观察、对比、模拟实验等,角色扮演、辩论赛、小先生课堂等都可以灵活运用。例如:教科版三下《2.7动物的繁殖》一课,可提前分组确定几种动物,学生分工自主收集资料、整合信息,课堂上采取角色扮演方式,由学生来介绍所代表动物的特点及一生,最后将有共同特点的动物归类并小结。其次,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开设校本课程,因地制宜,学会适当运用课本,将知识与本土文化、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科学课才能“活”起来。最后,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一杯水”。
  (二)学生层面
  注重探究思维的培养,探究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注重活动的有序性,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讨论。在充分享受科学知识探索及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奥秘,积极探索并发现身边的科学,在实际生活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疑难困惑,使科学课的价值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科学探究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学会分工合作,调解突发状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发挥每位成员的作用。探究活动中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学习科学家的刻苦精神、坚韧不拔的气概,遇到困难不气馁,反复尝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从而走向成功。
  (三)学校层面
  首先,评价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因此要以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基础,重能力,重思维,重实践,过程与结果综合作为评价标准,将知识的掌握、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运用能力的考察等多元化评价有机结合,实施整体性教学评价,才符合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其次,学校要给予资源和时间方面的支持,在实验设备、场地、教学资源等方面提供帮助。例如,提供参观博物馆、植物园、天文气象台等机会,让科学课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理解科学就在身边而非遥不可及。最后,减轻教师教学任务量,在教学之余能有空闲时间“充电”,教师评价多样化,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与时俱进。
  (四)社会层面
  科学在不断发展,小学科学不仅重视基础,同时也要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科学与自身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励志学好科学并服务与社会。因此,仅通过学校教育是不够的,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接近真相,培养学生严谨正直的态度。例如,参观法院旁听一场审判、天文气象台实地学习、警察叔叔座谈会等,将间接经验转变为直接经验,亲身体会科学精神的实质,培养正确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媒体严谨、细致和准确的报道,才能科学引导社会舆论、揭露现实,让学生带着理性思维去看待问题,以更积极的方式和态度与面对生活。
  作者简介
  严娟(1995—),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教育学硕士,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邮编:311800;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味道云南》是云南卫视上映的一档地域性美食纪录片,以故事的形式将云南各州市、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串联起来。通过对纪录片《味道云南》的解读,结合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浅谈《味道云南》中的素材选择。  关键词:纪录片;《味道云南》;饮食;少数民族;  自《舌尖上的中国》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和好评之后,以各省市为主题的地域性美食纪录片逐渐增多,例如《寻味顺德》、《风味中国》等。2015年云南卫视播出的《味道云
期刊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促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重新配置。同时,世界各国政府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进行着积极的改革,西方诸国的政府改革重心主要是逐步实现从“以政府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的转变。对于中国,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全球化”的浪潮中。中
期刊
摘要:为了减少冲动型离婚,最新颁布的《民法典》新增了离婚冷静期制度。该制度一经颁布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对《民法典》及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离婚冷静期带来的变化,最后谈了谈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关键字:民法典;离婚冷静期;影响  从引发社会热议的信息泄露、性骚扰、人体胚胎研究等热门话题,到抚养关系、监护关系、婚姻关系等贯穿一生的问题,民法典都做出了积极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包头工业历史的回顾,阐明了包头发展工业文化的可行性,包头的工业文化主要包括工业遗产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工业遗产文化可以进行传承与更新,现代工业文化可以进行创新与升级,将二者结合对包头工业文化进行再利用,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建立包头工业生态博取馆、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形成历史文化名城,通过这些方式,使得包头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有机协调。  关键詞:包头工业;工业文化;工业遗
期刊
摘要:利润最大化是造船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除提高产品质量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人工成本控制的方式降低经营成本。但是目前我国很少有造船企业实施作业法控制人工成本。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作业成本应用在人工成本过程的部分建议,加强造船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效果,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造船企业;作业成本法;人工成本控制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加快了市场
期刊
摘要:在印度佛塔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建筑便已经形成了一套較为完整、成熟的制造体系。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无论是老百姓还是掌权者,都对鬼神这类神话传说有着敬畏之心。最初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时,就已经有着为鬼神祭祀服务的建筑类型了——家庙、祭坛等,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佛塔,经过中国工匠的修改与加工,形成了中国佛塔,并且中国佛塔的建筑结构一直影响至今。本文从造型入手,探究中国佛塔的建筑结构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期刊
摘要:乡村社会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位,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国家的行政机构并未渗透到乡村一级,“自封建制度建立以来,就形成了一种模式,即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撇弃了以往的乡村绅士治理体系,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乡村治理模式,为建国初期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恢复生产力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任何一种
期刊
摘要:文章从对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着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进行探析,分析新时代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所在以及路径。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矛盾变化,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从坚持五个认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以及推行国家通用语言,营造共同的语言环境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其论述之前还只是作
期刊
摘要:梳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其梳理头发的功能最为人熟知。但事实上,梳子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一把好的梳子不仅可以作为良好的刮痧板,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也可以作为良好的按摩器,疏通气血,活络筋脉。因此,本文将对比普通梳子,結合梳子的功效,提出三点关于改良传统卷发梳的建议。  关键词:梳子;保健;卷发梳;改良建议  梳子的功效  梳子除了用作日常打理头发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作保健养生
期刊
摘要:本文选择秦安千户乡和羌族蒲溪沟通过羊皮鼓舞进行区域文化比较研究。在原始时期,巫神文化一直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面纱,他们信仰万物有灵,祈求风调雨顺,但随着社会发展,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和交融,人们对巫神的信仰开始逐步减少,但人们意识中的族群观念和文化认同仍保留至今,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从多方面论述两者羊皮鼓舞祭祀文化的不同解读和价值。  关键词:羊皮鼓舞;祭祀文化;文化认同;族群概念  一、祭祀仪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