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a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 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置酒
  ◎宋 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阅读这两首诗,完成1~2题。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第一首诗为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首联诗句婉转自如,诗意层层变化,错落有致。
  B.第一首诗的颈联色泽浓丽,空间开阔,用“落”“寒”稍加点染,标出深秋的时令,不作愁语,气局一新。
  C.第二首诗的首联破题。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神驰。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
  D.第二首诗的颈联以景语出之,写登高所见。诗人把酒临风,游目骋怀,只见上下天光,一片清明,境界开阔,气象恢弘。
  E.王隐《晋书》记载:“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两首诗都化用了这一典故,三位大家心境相似,心意相通,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涉及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我们解答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要鉴赏诗词,首先要读懂诗。做诗词鉴赏题,文本阅读是一个难点,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了以下几个维度,了解诗词的特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语言维度。古诗词的语言是古代汉语,遵循古汉语的表达习惯。我们也学习古代汉语,积累足够的古汉语词汇和各类型的知识点。古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主要是双音节词,比如,这两首诗中,“强”为“勉强”,“任”为“任凭”,“置”为“摆设”。此外还有古今异义词,如,“倩”为“请”,通假字。省略句式,如,“为正冠”,是“为吾正冠”的省略。当然,诗词语言出于凝练的需要也需要这种省略,理解的时候需要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倒装句,出于韵律或格式的需要,在词语的组合排列上多有倒装现象,例如,“溪态澄明初雨毕”可以理解为“初雨毕溪态澄明”。
  2.文体维度。诗词属于文学艺术类文体,在情感内容的传达上多含蓄凝练,讲究艺术手法,那么从这个角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情感传达。诗词情感的传达多是含蓄的、间接的,这种间接体现在,它可以通过景、物、人(别人)、事(这里的事多指的是别人的事,即典故)来传达。这些特点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我们读诗词不能只停留在内容表面,要知道这些景、物、事都是载体,只是形式;第二,我们可以把整首诗词涉及的内容进行分类,勾画出哪些是写景、哪些是写物(也许这个“物”很不容易发现,只有对诗词敏感的人才会发现这耐人寻味的细微之物),哪些是写人、哪些是写事,当然,诗词中有直抒胸臆的部分,也要勾画出;第三,思考画出的这几类内容,它深层的意味,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观点,这样就完成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的过程。(2)意象。在古诗词当中有很多意象,它们有的来自于自然,有的选自于日常所见之物,它们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古人的心理思维和审美情趣,他们要通过这些意象含蓄地传情达意,这要求我们在阅读中注重理解并积累这些意象,比如子规、杨柳、月亮、水流、落花等。(3)艺术手法。诗词的手法有描写(景人)、叙述(事)、修辞、抒情和议论。我们要会鉴别手法,并理解运用这样的手法能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总之,诗词的终极目的在于传达作者的所感、所思、所论,作者是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我们就怎样解读它。
  3.一般文章的维度。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词题目依然如此。通过这个眼睛,我们可以确定文本的大体内容,比如本题第一首《九日蓝田崔氏庄》:九日,诗词当中一般是指重阳节,后面的“蓝田崔氏庄”是个地点,没有特定的含义。从此题目看,大约是作者要写重阳佳节在此地的活动和感慨,而第二首是写重阳节酒席间的事和感受。然后是看文本,注意文本的基调,两首诗,前一首是“老去悲秋强自宽”;后一首是“重物华”,情感基调一悲一喜。还要看关键词语的提示、末句的作用,比如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如果诗词带有注释,就要结合注释理解文本。
  接下来,我们来解读这两首诗。
  第一首,作者在重阳佳节满怀心事,“悲秋强自宽”,为应佳节勉强打起精神,羞愧吹落帽子,笑着让别人赶紧把帽子戴正,因为年老头发短少,这里实际表达的是对年老的悲慨,和前面的“老去”“悲秋”照应。“蓝水”“玉山”两句是写景,当然这既是作者眼中之景,也是作者心中之情,兴许节日活动中作者心不在焉,情思所系都是内心的忧愁,所以这景,都是作者内心孤独和悲凉的反映。最后两句,作者更是直接道出:明年知道谁还健在?流露出对年老体衰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而作者在“醉”这样的状态下把茱萸看,“醉”是作者的悲情状态,“把茱萸”是作者忧愁的动作表现,“茱萸”是节日的象征,而节日在作者眼中意味着时光和流年,这一个“把”字寄托着作者无限的悲伤和感慨。
  第二首,作者在九日重陽佳节设置酒宴,作者说“佳晨”看重欣赏“物华”,高台上层层的帷帐中还有音乐助兴,席间追求欢乐,任凭风吹落了帽子,专心于节日的快乐,催促着饮酒,争着吹散酒杯中的酒花,眼前的景物是天气初晴,清新淡雅。此景是实景,如作者此时心境一样清亮舒润,白头太守虽白头,但情感重点不在“白头”上,而是他像个老顽童,插上茱萸,期待着能辟邪,可爱又好玩。   解读完诗,我们再来说题目。
  题型是一个双选题,这道题的考查涉及诗词的各个角度,比如词句理解、手法运用、主旨揭示、行文思路等。
  【参考答案】BE
  题中A、B、D项考核内容,C项考核诗句作用,E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色泽浓丽”“不作愁语,气局一新”错,从诗中来看,“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应是色泽淡雅;“落”“寒”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读者有高危萧瑟之感,豪壮中带几分悲凉。E项,“心境相似”错。典故显出名士风流蕴藉,杜甫则内心悲凉却强颜欢笑。
  2.两首诗都写到了风吹帽落、老去白发、遍插茱萸,题材极其相似,抒发的情感是否相似呢?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时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为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第一首诗,我们根据诗句“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和“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中的“羞”“笑倩”“醉把茱萸仔细看”分析“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沉郁”。第二首诗,我们要抓住“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和“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中的“任落”“争吹”“满插茱萸”“愚甚”“白头太守”分析“写高朋满座、觥筹交错、佳日兴会的洒脱”。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查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中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参考答案】
  两首诗题材相似,但情感不同。①第一首诗写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沉郁。人老了,怕帽一落,显露出他的萧萧短发,作者以此为“羞”,所以风吹帽子时,笑着请旁人帮他正一正。说是“笑倩”,实是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思绪。以茱萸作结,“醉把茱萸仔细看”,乃辛酸语,寄寓了身世飘零之慨。
  ②第二首诗写高朋满座、觥筹交错、佳日兴会的洒脱。重阳节登山饮菊花酒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雅事。“任落”“争吹”两词相反相成,诗人兴会淋漓之状毕现。诗人故用“满插茱萸”的夸张笔法,描绘自己放浪形骸,豁达开朗。“白头太守真愚甚”一句,幽默诙谐,乃诗人自画像,形神俱出。“愚甚”两字,表面自嘲,实却矜持。“白头太守”,不仅刻画诗人与众不同的外貌,更表明了诗人的太守身份。
其他文献
聚焦热点  在浙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管中心,隐藏着一位文学高手,她叫汤杏芬,同学们都管她叫“汤阿姨”。只有小学文化的她6年创作了6部中长篇小说,总共200多万字。这些小说发表在网络上,深受网民喜欢,其中最热门的一部,点击量达到44万人次。连文学院教授看了都不敢相信小说是出自一位业余文学爱好者之手。浙江网络作协正式向她发出了邀请。  多维解读  1.逐梦坚守,求真务实。成功的道路并不是铺在云端的,而
期刊
【技法点拨】  深刻是作文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的首项要求,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考《考试说明》对深刻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是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三是观点具有启发性。  所谓“观点”,即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启发”,即阐明的道理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并使其有所领悟;“观点具有启发性”,则指文章中观点富含哲理、思辨性,能引发读者联想,使人看后豁然开朗,加深或拓展对某个
期刊
☆出乎其外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入乎其内  
期刊
【鉴赏品味】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题旨,引用伟人的话提出中心论点: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简洁明快而又旗帜鲜明,堪称“凤头”。接着立足于“为什么”,依次从知识、社会和事业的角度,分割出三个分论点,来展开论证:“满足已有的知识,实际上是无知的表现”“在学习上自满自足,不求上进,是与党和人民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在学习上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就是失败的开始”。三者之间,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呈横向并列,从不同
期刊
【文题再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当有人看到我写的这个题目时,也许会指责我提了一个伪命题,中国人不是一直在说中国话吗?且慢,先听我给你讲一些事。  近日,陕西一名女婴被起名为“王者荣
期刊
【编者按】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写好规范议论文,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的论据,又泛指文章所用的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和道理论据(经典性的著作、权威性的言论、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材料鲜活不仅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眼球,增强论点的说服力,而且能使文章内容丰富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山东省曾发行
期刊
聚焦热点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2018年7月16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表示正对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全部实施召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长生生物日前再次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因生产的“百白破”疫苗“
期刊
很多同学对“文采”一词不甚理解,模模糊糊。那么什么是“文采”呢?作文怎样才能写出文采呢?  首先,要弄清“文采”的概念。所谓“文采”,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一般而言,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是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其次,要弄明白语言优美的重要性。有句名言能很好地回答這个问题,即“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刘勰《文心雕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虎豹的皮毛如果
期刊
你带着好奇,怀着敬意,携着真诚来到中国。你喜欢大熊猫的憨态可掬,你喜爱宛如世外桃源的美丽乡村;你也为食品安全担忧,为环境污染焦虑。你迷惑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中国?我困惑了:我该如何让你明白这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合理想象外国人来到中国的感受,自然地抛出问题,既明确了写作对象,又紧扣题目要求。“我困惑了”其实也暗指大多数国人,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但是确实很少认真地思考祖国是什么样子的,也暗合了设置此作
期刊
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朵朵白云慢悠悠地飘浮着,移动着,忽起大风,吹来团团乌云,幻成一匹枣红色大马,狂奔着,呼啸着,那样桀骜不驯。  B.同情心是伟大的,但同情心一旦离开理性的护卫,往往会成为不和的金苹果,使本来的矛盾失去平衡,给局势添乱。  C.整个社会都在向钱看,而有人独守清高,他们让人们在昏暗中看到灯光,在汪洋看到高地,在对错不分的社会给我们提供标准答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