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课外结合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和化学科目本身的需要。教师要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下作业三个环节入手,努力保持学习和思维的一致和连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 课后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203-01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就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突破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也是目前教学改革追求的共同目标。高中化学新课程具有突出过程与方法、注重思维的自主性与开放性、内容侧重现代性和实用性、学习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而且教师对教材处理也更具灵活性。化学新课程内容的变化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且适合课堂改革的需要。打造高效课堂,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目前摆在高中教学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高效课堂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概念,能否成功打造高效课堂,与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注重课外学习和课内教学的联系,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在发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前提下,打造高效课堂。
  1 做好课前预习,为打造高效课堂做铺垫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过程,其流程是否流畅与课前预习密不可分。扎实、全面的预习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这里所谓的课前预习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前粗浅了解学习内容不完全一样,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预习题,让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预习题目,了解课堂学习的大致内容,并初步感受学习的重难点。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教师预设三个预习题:(1)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拍元素周期表的?(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3)那种依据更科学,为什么?预习过程强调自学,即学生充分利用手头的教材、教辅、网络等资源来自主解答教师设计的预习题目。学生要将自学中不理解的内容和问题标出来,同时将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能解决的问题做出答案来,作为课堂展示的依据。整个预习过程,都是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结果(包括阅读课本整理出的知识点、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对课堂实验方案的设计、学习中的疑问之处、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等)是学生进行下一步课堂学习中“合作探究”的对象和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备环节。
  2 提高课堂效率,向45 min要效率
  高效课堂的成功先例很多,但是都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课堂训练,都以学生的活动为课堂的主体。高效课堂的一般模式为:时间分配为10+30+5;三个环节为: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第一个环节,教师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检查预习情况,学生要快速展示预习结果,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总结自学情况、归纳提升、明确学习目标(以《元素周期表》为例,制定两个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指出学习重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分配学习任务、制定测评方案等,这个过程严格控制在十分钟之内。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内部首先交流自学结果,对有分歧的知识点进行讨论探究,优化学习结果;然后分别展示预习的疑点,通过“对学”方式进行解决,难度高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开始自主学习思考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逐一进行详细解答。对于依靠自己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标注,作为下一步小组讨论的目标。自学完成后,小组内进行自学结果展示和交流。对于大家都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不在关注。只关注结论有差异或者有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结合小组人员掌握情况采用“对学”或者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和探究,教师只在班级内巡视,一方面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疑问。当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向出现偏差时,要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同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给予引导和排除,防止学生被一个小环节绊住而影响下面环节的进行。这个环节应该控制在20 min之内。然后利用10 min时间让学生展示学习结果,各小组的实行学习成果共享,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第三个环节,课堂训练。高效课堂追求学练结合、当堂解决问题,当堂达标测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试卷测试或者作业,而是通过学习小组,组织进行对子之间的“两两”检测,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当堂“小纸条”测评,也可以通过解决练习册上的预定题目来测评,还可以采用简单的“口头”测评,还以《元素周期表》为例,由于本节内容比较简单,课堂检测采用多媒体出示三个典型选择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细节的掌握以及综合分能力。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基本实现了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的有效连接,预习为课堂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提供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向,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奠定了基础。课堂教学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既缩短了学习过程,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高度,同时也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具体的问题和明确的方向,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阵地。同时,教师的调控能力也是决定课堂高效程度的一个重要元素。
  3 作业紧扣目标,实现学习的巩固和拓展
  目前,高中配发的练习资料繁多,很多教师图省事,每次上完课简单的一句:做某资料上的相应练习题。至于这些题目和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相匹配,习题覆盖面是否完整,难易梯度设计是否合理,有无重复无效练习等问题根本不去思考。这种简单、机械的课下作业很容易出现于课堂教学脱节,实现课堂学习与课下训练的错位,导致学习重点被冲淡,学生思维脱节,缺乏连续性。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要认真研究各种配套资料上的练习题,选择一部分思维密度大、综合性强、紧扣学习目标且能体现知识梯度的题目作为课下作业,以保证课下练习和课堂学习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对高效课堂的学习成功进行巩固和拓展,使得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下作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打造高效课堂服务。
  总之,高效课堂的打造是新时期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努力方向。对高效课堂的探索才刚刚起步,更何况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丰富,与生活、生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多的时候需要联系生活现象和工业生产,需要学生做好多好课前调研和课后反馈,这就决定了化学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高效课堂是在一定模式下的灵活变通,需要穿插一定的实验操作、现象探究,并通过多媒体设备观看化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借助各种手段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雪兰.高效课堂要让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3(8):35-36.
其他文献
据初步统计,2009年共有140家银行破产,2010年新年伊始,已有15家银行相继被监管部门接管。美国政府开始对监管政策的漏洞进行反思,并对金融监管政策加以改变和调整。调整后的监管政策对美国金融机构带来何种影响,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何种挑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震荡,并且每一波震荡都有一个比较鲜明的主题,如2009年一季度世界各国频现机构震
从软部件失效与硬部件毁伤2个方面描述了陆基激光防空武器的杀伤机理,结合信息化条件下空袭作战特点,预设了武器系统的结构组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武器系统防空作战的瞬时性、
最初所谓的“潮”字,来源于嘻哈文化盛行的街头,而如今之“潮”,已在主流社会飞速蔓延。“潮”是一种现代生活态度,其本质在于创造并引领着时尚、造就趋势、预示未来,它通过绝佳的
2007年12月3日,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会议在中国北京召开,由于这是该机构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年会,因此备受各界关注。而同样引人关注的还有该机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秘书长——王韧。  出生在副省长家庭,命运却让他经历了不平常的旅程。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给自己改名为“韧”,以此勉励自己。  他从没想到过自己会与农业结缘,17岁那年被迫下乡务农。  40岁的他辞去国际生物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一职,回
近年来,与蓬勃发展的GPS卫星定位及在线地图相比,室内定位技术的脚步迈得似乎有些慢。但随着时间进入2012年秋,诺基亚、三星等昔日手机霸主纷纷将目光聚集在In—Location的蓝海
岳麓秦简有一条涉及黔首、徒隶更名的律令简文,可称之为“秦更名令”,涉及的对象是平民、刑徒和奴婢。因此,秦统一后的“秦更名方”所见“诸官[名]为秦,尽更”法令当在“秦更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