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悬疑电影的类型特征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hu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悬疑,就是人无法看到真相时带来的一种怀疑和不理解的心态。而悬疑电影就是抓住观众这种心态,运用紧凑的谜一般的情节和特殊的电影手法构成的电影类型。个人认为悬疑类型是将电影的艺术性发挥到相对高的境界,曲折离奇的情节是其基础,更是把视觉停留的概念发挥到极致。
  本文通过对悬疑电影中人物、视听语言以及深刻主题的探讨来分析悬疑电影的类型特征。
  关键词:悬念 边缘化 非线性 命运
  一、边缘化的人物
  悬疑电影往往与犯罪有密切的联系,人物设定上多是边缘人物,主角是徘徊在边缘地带的人物:罪犯、杀手、落魄的警察等,情节中会给我们展现故事的缘由,在主人公身上要经历一场灾难,以此作为动机推动着开展。《穆赫兰道》那个梦想破碎、被爱情和友情同时抛弃、挣扎于自己营造的恐怖噩梦中无法自拔的戴安娜。《致命ID》中胖子那受尽凌辱与看过大量人间惨剧的小孩子人格,小时候周围恶劣的成长环境和悲痛记忆深深地印在心里,导致精神分裂,而分裂的小孩子是一切恶的起始。边缘化的设谜之人,与之对应便要有一位解谜之人。所以出现了两种经典的解谜路线:一是观众随着解谜者而走,知道的与主人公一样多。简单说就是观众查找“凶手”是经典的悬念模式,如《七宗罪》等。另一种便是希区柯克式的悬念,以观众群为主线,透过提供解谜人陷入危机的情节来发展,但是观众却无法得知这些角色与危险是谁造成、或是会再造成什么样的危险的这种紧张气氛,就是观众寻找“凶手”行凶的原因。例如,韩国电影《追击者》以及去年上映的国产电影《烈日灼心》。
  二、视听的风格化
  悬疑电影在视听语言上必须下很大功夫,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技巧,首先在氛围的营造上,吸取表现主义的特征,基调为昏暗色,运用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的素材。冷峻的色彩将悬念氛围铺衬开展。其中大卫·林奇是将表现主义继承和运用的大师,在经典之作《穆赫兰道》中,忽明忽暗的吱吱作响的电灯,神经质的叙述者,面目狰狞的神秘人,还有非常规的拍摄角度,独特的影像给观众晦涩的梦魇展现,深深的悬念让每个人去思考梦境、幻想与现实的分隔与联系。
  光线的运用对于造型也是悬念制造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悬疑电影在画面影调结构上,十分注重暗部的表现,在处理灯光和景深时,注重观众对视觉的对比,使用明暗配合的灯光,造成全暗或半暗的效果,这种通常在此类电影的室内场景运用。例如,《七宗罪》在表现警察发现案发现场和楼层里追逐凶手的场景时,画面基本处于半暗,远处吊灯散发着微弱的灯光。
  近年来,悬疑电影也在找着新的表现方式,有意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用非常规的叙事剪辑顺序制造一个又一个悬念,为结局大反转打下一个个铺垫。例如,《记忆碎片》将蒙太奇切碎,倒叙,乱序,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组合讲述,让观众亲身体验主角在自己未知的情况下去寻觅真相,观众观看的过程也是一个寻觅真相的过程,观众一段又一段的迷茫,而这种迷惑正是片中主角病症的具体症状感受。
  三、哲思式的主题
  原罪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始终回荡于对人类灵魂的拷问——人与生俱来的是理智、道德还是欲望、罪恶?人类应该崇尚制约还是解放本性正是源于原罪观点。每一部优秀的悬疑电影都是对这本质的探讨,悬疑电影把目光集中在黑色犯罪和人性痛苦上,它们在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生与死。这是人对生活两种极致的感悟,然而在这种边缘化的题材中,生与死又好像难以分辨。大量的暗喻、隐喻,强烈的感官刺激,甚至对毫无人性的犯罪场景描写,将悲剧审美推向极致。《禁闭岛》的人格分裂臆想论《狙击电话亭》出人意料的结尾,彰显着命运的不可抗拒性。《致命ID》中胖子人格分裂的那一句:“当我走上楼梯时,我看到一个不在那里的人,今天他又不在那里,在那短短的一秒里,我想不出活着有什么意义。”平淡的话语将残忍地活着的痛苦如炮弹一样爆炸在观众心中;韩国近年来的悬疑电影将反转运用得更加彻底和冷漠,挑战着观众心里承受的极限,把现实的罪孽绝望地剥开,一丝丝清楚地展现给观众。《老男孩》对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继承和发扬,《追击者》那一场让影坛震惊的丧心病狂的便利店反转场景,以及《不可饶恕》结尾时当大家都以为要最后一分钟营救时,突然教授发现之前解剖的是自己女儿的尸体的虐心,还有韩国影坛成就最高的《杀人回忆》结局小孩子那一句“他就是个普通人”和宋康昊那无法言语的眼神。韩国电影用特有的模式同样探讨着生的痛苦需要死亡来救赎。
  四、结语
  悬疑电影需要将制造悬念的表现手法、细致地描述电影的环境氛围、配合各种镜头的运用、追求新的叙事手法以及将观众的观影心态完美融合。其实悬疑电影更像是创作人员与观众的博弈,影片悬念迭生,声画到位,能紧扣观众的心弦,给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并带来深刻思考,就是一部优秀的悬疑电影。
  参考文献:
  [1]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论[M].严敏,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李晓庆.论基督宗教爱与救赎精神的电影表达[J].北方文学,2011.
  (作者简介:陈培超,男,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对手风琴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的音乐与演奏技法的分析,有助于演奏者准确把握新疆少数民族手风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帕米尔的春天》 塔吉克族 演奏技法分析  手风琴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族民间音乐旋律素材,通过运用增二度和装饰半音织体,模仿塔吉克族鹰笛的声效,展示出新疆塔吉克族独具特色的音乐魅力。本文从音乐和演奏技法两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以便于演奏者准确把握塔吉克族
自2010年“国十条”发布实施以来,我国房地产调控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在一系列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到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调控已取得积极成效,各地交易量有所下降、房价水平有
本文介绍应用IEEE—488标准接口实现APPLE—Ⅱ微型机与HP3457A数字万用表的联机通讯,从而开发HP3457A数字万用表的遥控功能,该接口也适用于APPLE—Ⅱ与其它可编程仪器的联机
在维吾尔语中,“恰克恰克”(qakqak)用来表示笑话.恰克恰克,是随着人们日常交流中的玩笑、趣语以及语言技巧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以逗人发笑为目的而说的具有幽默性的话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摘要:中国古代向来以礼乐并称,乐为“六艺”之一。儒家的音乐思想一向占据乐坛的主流,儒家思想中的“中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艺的美学旨趣和审美标准,对“乐”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和” “中和之美” 音乐  “中和”即中节、合度,也就是既不过度又不缺失。就音乐对人的作用而言,在生理方面,“中和”要求音乐做到“适”,即音乐的强弱、高低要适应人的听觉器官的接受程度而产生审美愉快。声音过
摘要:音乐理论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专业的乐理知识才能够使学生在演奏与创作中运用自如,但是从目前的音乐理论教学现状来看,许多高校存在着教学思想与理念落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提高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音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探究其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音乐教学 理论课程 现状 改革路径  音乐理论课程作为高
摘要:在生活中,我们会使用“老X”结构交流,我们发现“老X”结构中“老”与单独的“老”之意有所不同,且“老”在不同的词性面前意义不同,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则和机制。本文将从语义泛化、重新分析角度分析“老”的虚化动因和机制。  关键词:虚化 泛化 重新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老”具有多义性,它可作形容词、名词、程度副词和词缀。在先秦两汉时期,“老”多作为形容词和名词,在历史的发展中,产生了副词和
摘要:现代汉语中的“好不X”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同一种形式可以表达出肯定和否定两种意义,而且这种表义的正确性还需要依赖具体的语言环境。本文在吸收前者的研究基础上,试图从其他角度出发来说明这类结构的语义及用法,如从词汇角度和语用角度去分析和探源,旨在对这一格式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好不X 语义分析 语义探源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句子:“今天被领导批了,心里好不开心。”“拿着大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文化建设。但是相对于整体面貌已得到显著改善的文化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方面,基层文化工作者素质能力“软件”建设方面还较为滞后。为进一步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培养。本文从理论思想、文化业务和综合素质能力等多方面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层 群众文化 素质能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