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理论课程教育现状与改革研究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5402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理论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专业的乐理知识才能够使学生在演奏与创作中运用自如,但是从目前的音乐理论教学现状来看,许多高校存在着教学思想与理念落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提高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音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探究其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音乐教学 理论课程 现状 改革路径
  音乐理论课程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包括基础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等内容,而学好音乐理论课程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音乐演奏的技能,并为其未来音乐的创作奠定基础,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过渡,高校的音乐理论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以提高高校音乐理论教学质量为出发点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音乐理论课程教育现状
  (一)学科数量与招生人数不断增加
  为满足现代社会对多样化音乐人才的需求,我国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了增加理论教学学科类别和扩招学生数量的决策,而这两个决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音乐理论教学实现了普及,但是也带来一定的问题。例如,音乐理论中由于综合性的理论课程比例的增加,使得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理论教学,从而影响了理论教学的后续进行;学生的扩招必然会使音乐专业的生源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而这势必会影响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理论教学目标与教学结构失衡
  高校的音乐理论课程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而一些高校的音乐专业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即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理论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没有弄清楚,使其在音乐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的结构设置上出现了误区,而教学目标与教学结构的失衡必然会使高校在教材选择上失去目的性,从而导致其音乐教学失去特色。
  (三)理论教学模式僵化
  音乐理论教学的内容通常比较抽象,如果不与实践相联系,很容易陷入教学僵化的泥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高校的理论教学课堂气氛相当教条死板,缺乏生气,课堂上师生缺乏交流互动,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学生缺课、课堂上精力不集中、不听课等问题。
  二、高校音乐理论课程教育改革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观念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音乐理论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校在调整音乐理论教学整体策略时,应该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即通过教学科研活动和再教育等方式,引导教师发挥教学主导的作用,并能够根据音乐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以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变革传统教学观念,转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此不断完善教学系统。
  (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现因材施教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逐渐确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音乐天赋的不同进行差异化教学。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然后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发展目标。例如,在基础乐理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以基础教育为主,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有音乐基础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理论拓展,以保证因材施教的有效性。
  (三)调整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资源
  针对上文提出的音乐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失衡的问题,许多高校对音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结构调整。例如,为了满足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求知欲,一些高校开设了各类与音乐相关的知识讲座和知识论坛,让学生在听讲、交流、讨论中获得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除此之外,一些高校还增加了音乐鉴赏课,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提升综合音乐素养。
  (四)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相长
  近年来,随着各类音乐节、音乐选秀节目的出现,许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将音乐的技巧放在了主要的位置,从而忽视了音乐理论的学习,而实际上缺乏理论指导的音乐实践是无法实现创新性突破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一方面突出理论教学的启发性和情感性,另一方面还要利用组织教学、指导活动、鼓励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三、结语
  总之,高校在进行音乐理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变革课程结构中过分注重理论讲授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教学倾向,并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作为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使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获得基础乐理知识与音乐技能的基础上也能够完成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娟娟.高等院校音乐专业音乐理论教学改革探究[J].音乐时空,2015(01).
  [2]毋海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改革刍议[J].琼州学院学报,2015(03).
  (作者简介:高瑾,女,湖北文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潮州建筑风格作为我国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装饰风格和性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通过对潮汕地区建筑装饰艺术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对准确说明充分发扬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推动潮州文化的发展以及挖掘其中蕴含的艺术规律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促进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装饰艺术的融合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潮州建筑 装饰风格 建筑特点  潮州处于岭南地区,虽然在长期发展
摘要:公共音乐课是众多高校选修课中的一门,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所以,在该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很容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提高高校学生对公共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对目前高校公共音乐课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高校公共音乐课改革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 公共音乐课 课程建设 改革  一、高校公共音乐课现状  其一是国内很多普通高校在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定位、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师资安排等方面存在着
摘要:在声乐演唱时,流畅优美的歌声往往能够感染听众,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而要想唱出美妙的歌声,则离不开适当的气息运用,其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论述了声乐演唱中气息运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经验总结以及演唱观察、实践等,提出了一些提高气息运用水平的策略,希望可以对科学合理地运用气息,提高声乐演唱的效果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声乐演唱 气息运用 控制方式
1工资买房2009年12月,时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的贺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副部级官员,靠工资自己也买不起房子。3年后,当记者再问这个问题,他仍表示:“靠工资现在仍然买不起房
摘要:对手风琴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的音乐与演奏技法的分析,有助于演奏者准确把握新疆少数民族手风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帕米尔的春天》 塔吉克族 演奏技法分析  手风琴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族民间音乐旋律素材,通过运用增二度和装饰半音织体,模仿塔吉克族鹰笛的声效,展示出新疆塔吉克族独具特色的音乐魅力。本文从音乐和演奏技法两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以便于演奏者准确把握塔吉克族
自2010年“国十条”发布实施以来,我国房地产调控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在一系列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到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调控已取得积极成效,各地交易量有所下降、房价水平有
本文介绍应用IEEE—488标准接口实现APPLE—Ⅱ微型机与HP3457A数字万用表的联机通讯,从而开发HP3457A数字万用表的遥控功能,该接口也适用于APPLE—Ⅱ与其它可编程仪器的联机
在维吾尔语中,“恰克恰克”(qakqak)用来表示笑话.恰克恰克,是随着人们日常交流中的玩笑、趣语以及语言技巧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以逗人发笑为目的而说的具有幽默性的话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摘要:中国古代向来以礼乐并称,乐为“六艺”之一。儒家的音乐思想一向占据乐坛的主流,儒家思想中的“中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艺的美学旨趣和审美标准,对“乐”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和” “中和之美” 音乐  “中和”即中节、合度,也就是既不过度又不缺失。就音乐对人的作用而言,在生理方面,“中和”要求音乐做到“适”,即音乐的强弱、高低要适应人的听觉器官的接受程度而产生审美愉快。声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