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工技术》是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独立的专业技能课程。本文将对电子类专业开设本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合专业特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胡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
一、前言
《电工技术》是我院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本文将从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角度考虑,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从课程教学目标出发,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基本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认为: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这是它与学科系统化课程的本质区别,通过创造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从专业技能、问题分析到现场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原有教学模式,以相关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线,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将基于学科知识系统的课程教学方式转换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删除繁冗的计算和原理推演,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安全用电常识、常用电工工具与测量仪表、电路基础知识、电气与控制技术、电气控制图的识读知识等内容。
四、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 学习目标 学习模块 实施方法
情境1
安全用电及急救的基本知识 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及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安全用电常识。
2.触电原因和保护措施。
3.触电事故急救处理方法。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情境2
电工常用工具及測量仪表 掌握电工常用工具及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1.常用工具;
2.常用测量仪表。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情境3
直流电路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的实验方法及运用其分析电路。 1.基尔霍夫定律的原理及实验。
2.叠加定理的原理及实验。
3.戴维南定理法的原理及实验。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情境4
正弦交流电 熟悉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组成及测量;掌握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及功率因数的提高;掌握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及计算。 1.正弦交流电路的概念及测量。
2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及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
3.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及计算。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情境5
动态电路分析 掌握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1.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2.零输入与零响应。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学习情境6
磁路及变压器 熟悉磁路的基本知识;熟悉变压器的分类及使用 1.磁路的基本知识;
2.单相及三相变压器;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情境7
交直流电动机 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正确区分常见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和维护。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和调速。 多媒体演示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情境8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控制 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及原理;会用常用控制电器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并根据原理图进行连接实现。 1.常用控制电器;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许勇平.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64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
一、前言
《电工技术》是我院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本文将从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角度考虑,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从课程教学目标出发,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基本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认为: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这是它与学科系统化课程的本质区别,通过创造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从专业技能、问题分析到现场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原有教学模式,以相关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线,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将基于学科知识系统的课程教学方式转换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删除繁冗的计算和原理推演,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安全用电常识、常用电工工具与测量仪表、电路基础知识、电气与控制技术、电气控制图的识读知识等内容。
四、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 学习目标 学习模块 实施方法
情境1
安全用电及急救的基本知识 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及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安全用电常识。
2.触电原因和保护措施。
3.触电事故急救处理方法。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情境2
电工常用工具及測量仪表 掌握电工常用工具及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1.常用工具;
2.常用测量仪表。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情境3
直流电路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的实验方法及运用其分析电路。 1.基尔霍夫定律的原理及实验。
2.叠加定理的原理及实验。
3.戴维南定理法的原理及实验。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情境4
正弦交流电 熟悉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组成及测量;掌握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及功率因数的提高;掌握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及计算。 1.正弦交流电路的概念及测量。
2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及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
3.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及计算。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情境5
动态电路分析 掌握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1.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2.零输入与零响应。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学习情境6
磁路及变压器 熟悉磁路的基本知识;熟悉变压器的分类及使用 1.磁路的基本知识;
2.单相及三相变压器;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情境7
交直流电动机 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正确区分常见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和维护。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和调速。 多媒体演示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情境8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控制 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及原理;会用常用控制电器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并根据原理图进行连接实现。 1.常用控制电器;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多媒体演示
板书分析
分组讨论
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许勇平.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