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30Ni 合金机械冲击表面纳米化组织和性能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大应力塑性变形(机械冲击)技术对Cu?30Ni合金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纳米压痕试样、显微硬度测量、电化学分析和电子功函数等手段分别测试原始样品、大应力塑性变形纳米化处理样品的晶粒尺寸、力学性能、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原始样品相比,大应力塑性变形纳米化处理样品的表面晶粒尺寸达到40 nm;力学性能显著改善。电化学测试表明,表面纳米化提高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耐腐蚀性能变化与电子功函数变化一致。机械冲击工艺技术能够使Cu?30Ni合金表面纳米化,从而提高了表面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其他文献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6016铝合金单道次高温压缩变形时的显微组织演变。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组织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高温压
采用自制的电阻炉研究熔体温度对 AZ31B 镁合金凝固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850°C水冷时,金属型AZ31B镁合金铸锭等轴枝晶的尺寸随着熔体温度的升高呈直线下
采用锌基药芯焊丝对铝合金和无镀层低碳钢进行钨极氩弧熔?钎焊搭接。在焊缝中发现从界面层脱落的富铁层,Al?Zn相流入界面层和脱落层之间的夹层区域,并加速富铁层的进一步脱落。
挤压比为4:1,将铸态AZ91镁合金分别在250,300和350°C下进行挤压,随后进行析出硬化处理(T6)。经过热挤压和析出硬化处理后,铸态AZ91镁合金中粗大的和偏析Mg17Al12析出相被细化并均
通过纳米压痕蠕变实验研究了加载速率对{[(Fe0.6Co0.4)0.75B0.2Si0.05]0.96Nb0.04}96Cr4块体金属玻璃室温蠕变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铁基块体金属玻璃的蠕变变形随着加载速
为了揭示偏离率和加热温度对TA15钛合金加热剪切旋压件的影响机制,研究了不同偏离率下热剪旋件的几何精度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在负偏离下工件会发生径缩,且温度的突然降低会使
经过变形量4.7%的单道次室温轧制变形,Mg?3Cu?1Mn合金的一次温度-阻尼谱出现了3个明显的阻尼峰;在二次温度-阻尼谱中,3个阻尼峰均发生变化,特别是第3阻尼峰P3受到抑制,变得非常不
采用 B4C、 TiO2、Al 以及 Fe 基自熔合金粉末为前驱体,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钢基体上制备 TiB2+Ti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涂层。结果表明,激光熔覆过程通过B4C?TiO2?Al反应生成了均匀
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TiC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分析了TiC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其摩擦磨损行为与机理。结果表明:TiC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主
引入适量的硫可以明显改善铁基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含硫高速钢样品材料,采用销盘高温摩擦试验机研究了该样品材料与不同配副(自对偶和 GT35钢结硬质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