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被动红外热成像的土石堤坝渗漏探测试验研究

来源 :水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堤坝汛期渗漏险情的发现仍以人工巡视为主要手段,严重制约了应急处置水平.为探究自然环境条件下被动红外热成像探测土石堤坝渗漏的可行性及其热图像特征和规律,搭建了能充分模拟土石堤坝汛期真实服役条件的试验平台.试验表明,午后和夜间是利用红外热成像巡查土石堤坝渗漏的较佳时段,午后渗漏出口通常表现为低温异常,而夜间则表现为高温异常;集中渗漏影响区在热图像上具有拖尾轮廓及大致以渗漏出口为中心的温度梯度变化纹理特征;无论下游坝坡有无草皮覆盖,自然条件下被动红外热成像探测土石堤坝渗漏均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系统总结了1950年代以来我国多沙河流水库运用方式发展历程,阐释了不同时期水库运用方式及其设计技术的发展变化,详细剖析了“蓄清调浑”运用方式及其设计技术.“蓄清调浑”运用将以往低壅水“拦粗排细”传统拦沙模式发展为“小水拦沙,大水排沙,适时造峰,淤滩塑槽”滩槽同步塑造运用和拦沙库容多元化利用,改变了只淤不冲的传统拦沙模式,正常运用期采用水沙分级分类调度辅以非常规排沙调度,实现协调水沙关系和拦沙库容再生利用,能在长期保持水库有效库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兼顾水库调水调沙需要,有效避免了泥沙淤积占用水库有效库容,减少
针对沙湾河拟建水库土石坝渗流场特征,利用FLAC 3D开展稳定与非稳定工况下计算分析.获得稳定渗流工况下,蓄水位上升,孔隙水压力均为从坝底至坝顶递减,但不同蓄水位下孔隙水压力分布量值有所差异.降雨非稳定渗流工况下,降雨强度提高,孔隙水压力递增,且坝顶小孔隙水压力分布空间减小,原水位32.5 m、56.7 m降雨工况下的坝底、坝顶孔隙水压力差幅分别为0~4.0%、0~1.5%.蓄水位上升非稳定渗流工况下,水位上升,两工况每50 d负孔隙水压力分别可降低48.9%、31.1%,而最大孔隙水压力分别可增长86.
本文以佳县为例,在分析调研农村饮水现状的基础上.对饮水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黄土高原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提供参考.
通过采用现有渠线和现浇混凝土板的方案对灌区实施改造,灌区灌溉条件得到改善,年节水量326万m3,节约了水资源.灌区综合毛灌溉定额由5710.95 m3/hm2降低到5100.90 m3/hm2,水的利用率提高,有效缓解了用水紧张的矛盾,农牧民参与生产积极性提高,增加了就业人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从而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推进了乡村振兴.
正确模拟明渠水温是分析冰情及优化调蓄水库布局的基础.基于历史气象资料,本文提出了水体与大气热交换的线性化模型和非线性模型,这些模型包含了太阳辐射、长波辐射、蒸发和对流热交换等主要因素.建立了水体与混凝土衬砌渠道热交换的参数化模型,考虑了衬砌结构、导热性能和地温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明渠一维流动水温模型,提出了水温发生变化的临界气温判据,然后利用特征线方法解析得到明渠水温的递推数值计算公式,提出了均匀流条件下水温由正转负的临界长度公式,分析了气温、渠道进口水温、地温和太阳辐射等对临界长度的影响,最
基于大凌河流域多个水文站1955—2018年输沙量系列数据,全面探究了年际与年内输沙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泥沙主要来源于大凌河中游,其中大凌河站的输沙量最大,大凌河站以下沿程输沙量递减,部分泥沙落淤,河口处逐渐向浅海延展且演变剧烈;大凌河输沙量年际变化明显,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大多集中于汛期几场次洪水.近年来大凌河流域输沙率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经济、政策原因和流域水库、大坝修建所导致的水土流失.
针对传统生态调度“只放不灌”“大水漫灌”造成的生态水利用效率低、灌溉面积有限等实际问题,本文基于荒漠区耐旱性植被胡杨特殊的生物节律,提出汊渗轮灌的灌溉理念,明确了汊渗轮灌的定义、内涵,构建了汊渗轮灌系统和灌溉模式,搭建了汊渗轮灌的基本框架.以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为例,基于汊渗轮灌的灌溉模式优化塔河下游原有的工程布局,构建双通道+沟道、汊河的面状生态输水新方式,制定了大西海子水库实时生态调度方案,与胡杨林的汊渗轮灌系统相结合,实现了2020年塔河下游生态调度与汊渗轮灌的应用实践.研究表明:(1)相比
研究南白杨河流域七个地表径流参数对洪峰流量(Qp)和洪量(V f)的敏感性.通过四次合成降雨事件,年期分别为2 a和50 a,每次持续时间为12 h和72 h,由AusIFD软件生成.在第一次洪水估算中使用了前期研究的径流参数初始值.在下一次洪水建模中使用了比初始值小25% 和大25% 的不同参数集.结果表明,最敏感的参数是不透水曼宁系数,其次是透水曼宁系数.使用参数初始值建模得出2年Qp和V f分别为0.340 m3/s和2.372 MCM,而50 a相应值分别为0.519 m3/s和3.424 MCM
为提高流凌期冰凌变化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和OTSU算法的冰凌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以黑龙江漠河段河流断面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无人机遥感平台获取流凌期的高分辨率俯拍影像,对比4种图像阈值分割法,根据原始冰凌图像的灰度特征,以OTSU算法为基础,结合顶帽变化算法实现冰凌的识别和分割;同时,采用面积除噪法去除部分时间段存在阳光反射导致的误差;最终,基于冰凌的二值化图像提取冰凌变化信息,并绘制冰凌分布密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结果 表明:OTSU算法运行速度快,图像分割精度高,适
人工鱼礁是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渔业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不同规模的人工鱼礁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本文以渤海辽东湾觉华岛人工鱼礁区拟投放的方形人工鱼礁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实施了20组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不同流速条件下不同布设间距对单位礁流场的影响及紊动效应.结果 表明:随着流速增加,同一间距下上升流和背涡流的高度、长度、面积等特征值均呈增加的趋势;背涡流特征值整体上呈现出随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投放人工鱼礁后紊动强度较投放前要大,有利于泥沙及鱼饵等营养物质颗粒的起悬和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