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金出口企业利用会展平台拓展海外市场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来源 :对外经贸实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eg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贸易形势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五金出口企业借助各类会展平台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五金出口企业依托会展平台的推广营销产品、促进信息沟通、加快商品流通等优势,持续扩大产品出口规模.然而,国内五金出口企业在利用各类会展平台拓展国际市场时,仍面临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进驻规则不明确等现实挑战.针对于此,提出搭建智能展会平台、健全会展平台采购代理模式等相关建议,以打造专业性更强的五金会展平台,助推五金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其他文献
城镇化过程中宅基地占用不减反增的怪象反映出我国土地配置的低效率,城市建设用地的稀缺与农村建设用地的浪费现象并存.“人地错配”困境的解决有赖于探索让农民合理兑现宅基地利益的有效途径,宅基地制度改革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推行宅基地“证券化+市场化”的有偿退出模式,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覆盖全国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作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重要战略部署,个人所得税通过费用扣除等方式成为鼓励生育的政策内容之一.本文基于我国国情,分析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有关方面的问题及可以完善的空间,提出我国可行的优化方案,就进一步改进完善专项附加扣除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财源建设“中部塌陷”是指各省内部,按照各县市的经济实力排名,形成头部、中部与尾部三部分,头部实力强大,尾部虽然贫困,却因国家与省市的扶持而发展速度加快,而中部县市则显得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导致中部县市“塌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使中部县市脱困振兴,也需要综合施治,需要国家、省级有关部门和中部县市共同努力.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需求上表现出消费和投资成为拉动经济主引擎,进出口要素、商品和服务呈现高端化特征,在供给端表现出创新驱动能力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高、实体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以AD-AS模型为研究视角可以分析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社会总需求受到逆向冲击,国际技术封锁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社会总供给受到逆向冲击.据此提出实现国内大循环的实践路径为扩大内需和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
反倾销与反补贴是世界各国常用的贸易救济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之时,中国公布了对原产于澳大利亚进口大麦的贸易救济措施结果,这是我国第一次对澳大利亚产品实施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本文对此次双反调查的背景、案情与争议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为了遏制中国技术领域的发展势头,实行国际科技霸权主义,美国意图对中国实施科技“脱钩”策略,造成中国科技供应链断链、技术供应链分层.新冠疫情下美国加速对华“脱钩”,中国供应链面临双重压力,亟须抓住契机重塑中国技术供应链.通过培育国内市场,构建技术供应链双循环;协同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培育领军企业,打造产业集群等路径,对中国技术供应链进行重塑,从而增强供应链稳定性.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加速向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经济活动转型,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系统梳理了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方面提出了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及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固原考察时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不仅如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里,“产业兴旺”同样居于主导地位,并将发挥基础性作用.应该说,产业发展的好不好,关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任何时候离开产业谈发展,都会成为无“基”之谈.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的关键之年,谋划和发展好产业,提升村级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和至关重要.
近几年机电产品是我国出口主导类型,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在50%以上,尤其美国一直是我国机电出口的最大单一市场.美国对华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出口影响较大.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壁垒,我国机电出口必须认真研究美国贸易壁垒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机电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人口老年化的日益加剧倒逼世界各国政府不断提升与加强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其中被称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了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账户的个人税收减免激励,到扶持相关养老产品的创新,从成立专业性的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到创建完整的制度设施,许多国家围绕“第三支柱”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政策资源,从而保证了养老金替代率的不断提高.借鉴与吸收国际经验,我国也建立起了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并且鉴于“第三支柱”明显弱于“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状况,加快了对“第三支柱”的政策倾斜,同时相应的制度与机制创新依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