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六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4年Targarona等首次完成腹腔镜下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切除以来,陆续有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报道,但由于腹膜后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开展此类手术者为数尚少.本文总结、分析了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腹腔镜手术经验,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6例患者中男1例,女5例;年龄36~73岁,中位年龄39岁.6例中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者2例,腹痛者1例,腹痛伴股部放射痛1例,腰背部疼痛2例.6例术前均行彩超及增强CT明确诊断,并了解肿瘤与周边脏器的关系,行静脉肾盂造影了解输尿管受压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治疗33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局部切除两种不同术式的预后.结果 本组33例均获得手术切除,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例,局部切除16例,包括肿瘤楔形切除13例,十二指肠部分切除3例.全组中位生存时间是94个月(55 ~ 13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目的 探讨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开始抗凝治疗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24h开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川芎嗪160 mg,持续1周,术后48 h再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 250 ~4 500 U每12h皮下注射1次,持续7 ~14d,术后3、5、7、10、14d检测凝血项.每周1~2次超声检查,了解门静脉系统血栓情况,严密观察切口
目的 明确腘动脉分区的解剖学意义,探讨腘动脉的解剖学特征对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自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部分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113例共118条肢体.在行腔内治疗时于病变开通前对腘动脉行屈膝位造影,观察腘动脉的弯曲形态,弯曲拐点的部位,分析其与腘动脉分区的关系;对行腘动脉支架治疗的病例于治疗后再行屈膝位造影观察弯曲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SCA)、无名动脉(innominate artery,IA)狭窄或闭塞,常表现为患侧上肢无力、发凉、脉弱,严重者可导致同侧椎动脉血流逆流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即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过去本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同行将腔内治疗方法作为首选.天津市天津(天和)
期刊
患者,女,64岁,因上腹部疼痛7个月余入院.查体: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未扪及肿块.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及十二指肠降段明显扩张并有逆蠕动.CT示十二指肠降部与水平部移行处可见类圆形脂肪密度影(图1),降部成双环状改变.胃镜示胃窦部呈扭转状态,幽门口变窄,胃镜通过困难.实验室检查:Hb 132 g/L,血清CEA 0.88 ng/ml,血清CA19-917.69 U/ml.择期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可见
期刊
目的 探讨尿核基质蛋白22(nuclear matrix protein 22,NMP22)检测在快速诊断膀胱癌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在全国4家三级医院泌尿外科选取803例患者和200例健康人的尿液标本,以NMP22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快速检测NMP22水平.803例患者中膀胱癌组392例,其他泌尿系良性疾病/有非膀胱癌肿瘤史或患非膀胱部位的活动期癌症患者组411例.结合膀胱镜检和术后病理检查结
目的 探讨PTEN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PTEN正常表达的细胞株MDA-MB-231(M231),使用ShRNA方法沉默PTEN的表达,构建PTEN低表达的M231细胞株(M231-3001)及对照组细胞(M231-scr),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分析目的基因的表达抑制,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等方法
患者女,32岁.因“右大腿刺痛伴麻木1年,发现右下腹肿块2d”于2012年7月3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右下腹可及一直径约15 cm球形质硬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差.腹部B超:右下腹囊实性肿块伴钙化;CT:腹膜后神经鞘瘤?(图1A,B)。
期刊
随着微创泌尿外科的发展,输尿管支架管已经成为日常最常用的内引流器材,具有内引流和内支架的双重作用,有利于解除患者的上尿路梗阻,保护肾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及漏尿,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留置双J管容易引起腰痛、感染、血尿、结石生成等相关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下尿路刺激症状,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0%~85%[1].我们对我院输尿管镜后留置不同规格双J管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术
期刊
目的 探讨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TAM)及其活性代谢产物4-羟基他莫昔芬(4-OH-TAM)血清浓度的相关性,并探讨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200例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的口腔黏膜及血清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CYP2D6* 10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