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用心不用力”的父母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S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怎样爱却是父母的难题。溺爱肯定不行,养出一个啃老的孩子,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敢不敢让孩子缺爱?答案是也不行,孩子缺爱会导致缺乏安全感,而缺乏安全感会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性格扭曲。那么,父母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呢?中国台湾著名主持人郜莹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郜莹本来是一个照顾孩子无微不至的妈妈,后来她发现一对儿女对她过于依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更谈不上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于是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做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儿子找不到东西问妈妈,郜莹用“等一下”“忘记了”来拖延;4岁的女儿上完厕所,手上、裤子上沾了粪便,郜莹也不帮忙,任由孩子自己处理……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感到这个妈妈太无情了。女儿曾气呼呼地说:“你这个妈妈当得太差了!你为什么不去别人家看看?看看別人的妈妈,对孩子照顾得有多周到!”
  看着孩子由事事需要仰仗父母照顾,到自己跌跌撞撞地学习自理,郜莹虽不忍心,但也明白,此时她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帮助孩子获得将来离开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她养育出的孩子才是“合格品”。真正的爱,不就是看着孩子渐行渐远,走向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吗?
  在经济上,郜莹拒绝做孩子们的提款机。儿子想利用假期和同学去旅行,求妈妈资助。郜莹只承担伙食费,因为伙食费是列入家庭必须支出项目的,至于交通费、住宿费,因为是非家用计划支出,所以只能借贷给他,以后要以零用钱或以打扫房间、洗衣洗碗等劳动来偿还。女儿想看国际巨星歌舞秀,入场券要数百元,请示妈妈。妈妈立批“可”,但左手给钱右手就伸手要借据,并要求女儿分期偿还这笔借款。追讨欠款时,郜莹不讲情面不通融,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花钱时痛快,还钱时痛苦”的滋味。
  郜莹认为,没有吃过赚钱苦的孩子,没有资格提前享受花钱的快乐。如果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在养大孩子花钱胃口的同时,是否想过,自己能够给孩子们提供一辈子大手大脚的金钱吗?如果有朝一日孩子失去了父母这台提款机,又无法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那他会不会为了钱什么都肯做呢?
  郜莹这种用心不用力的育儿理念,来自一部关于胡杨树生长的纪录片。纪录片中,一位植物学家讲述种植胡杨树的诀窍——少浇水、少施肥、少培土。因为如果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只在地表浅处盘来盘去。根扎得浅,就经不起风雨;相反,如果地表没水和肥料供它吮吸,它就会拼命向下扎根,穿过沙土层,把根扎进更深的地下,根扎得深,它才会枝繁叶茂,才不会轻易被狂风刮倒。所以,少浇水、少施肥、少培土这种“不用力”的行为,其实恰恰是适合胡杨树生长的“用心”策略。
  仔细想想,养孩子跟种树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果对孩子的照顾太周到,孩子往往有惰性,难以成才。若要孩子顶天立地,就不要给他太足的水分和肥料,要狠下心去逼迫孩子奋力扎根。毕竟,在温室里是永远见不到参天大树的。
  读者朋友,您是保姆型家长吗?您甘做孩子的提款机吗?不客气地说,这种剥夺孩子锻炼机会、扼杀孩子探索欲和自信心的行为不仅不是爱,而且后患无穷。不妨狠下心来,试着改变策略,您很快就能看到孩子身上蕴藏着的顽强生命力。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了一项关于节约粮食的调查。  调查中,98.3%的受访家長表示会教育孩子节约粮食。具体来说,71.6%的受访家长会告诉孩子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70.1%的受访家长会教育孩子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国运民生。  西南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松认为,家庭对孩子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非常重要,“它是基础性的环节,具有‘习惯成自然’
分歧过多酿苦酒  2017年高考结束第二天上午,费先生和郑女士就风风火火地登门求助,说他们的女儿小茜头天晚上割腕自杀,幸好被他们及时发现,女儿才捡回了一条小命。此类案例我每年这种时候都要接手几个,因为自我感觉考场失利的考生往往会在这几天精神崩溃,但小茜的情况有所不同,她轻生居然是为了挽救父母的婚姻。  “都怪你沉不住气!”郑女士狠狠瞪了费先生一眼,气愤地说,“都忍了两年了,再忍几天能怎样?急着再婚
啪!一个耳光下去,脸火辣辣的疼,顿时泪水涌了出来。我难过极了,可我又不敢出声,因为我有錯。  我早就预感到了,那晚上的煤油灯好像生了一场大病,比平时暗淡好多。风从窗缝里钻进来,把火苗吹得躁动不安,忽明忽暗的屋子里有事情要发生。  果不其然,那人来了。门不好,很难推开,所以他推门的动作很大,带进来的风差点把灯熄灭。我愤怒极了,狠狠地扔下筷子,不吃了。  那年我十岁,和其他同龄人一样,顽皮,固执,被父
问:人们都知道长时间玩手机不好,但现在真的是手机离不了。不光孩子,就是我老婆,包括我自己,也是一天到晚拿著手机。晚上吃过饭,家里电视开着但没人看,大家各自低头玩手机,全家都成了标准的“低头族”。我不想沉溺其中,更希望孩子能够摆脱手机的控制。请问,该怎么办?  答: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你本想用手机订个外卖,等外卖的空档打开朋友圈,看链接、点赞、评论、发照片……饭什么时候送来、自己什么时候吃完都浑然
2018年9月,一篇题为《男生676分考上清华,同学都没有他的微信,看到手机后全都沉默了》的文章在网络上刷屏。清华大学学生部工作人员证实,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单小龙确系该校大一新生,就读于电子信息专业。  那么,在如今这个几乎人人一部智能手机、见面就互加微信的时代,高中三年的同学,怎么就没有他的微信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通过采访,终于了解到这个孩子背后的故事……  哥哥把求学希望留给弟妹  单小龙的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自家宝宝身上的坏习惯:吃饭磨蹭、做手工拖拉、画画不专心、做算术马虎、玩具乱扔、抠鼻孔……家长想尽办法,对宝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打骂,但宝宝屡教不改,我行我素,让家长无可奈何。其实,不是宝宝顽冥不化,而是家长的方法不对。让我们通过三个案例来一探究竟。  成长需付出代价  【案例1】赖床的民民  5岁的民民是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但他有一个改不掉的坏习惯:赖床。每天早上,妈妈至少要
经过十多年赏识教育的持续影响,中国家长大多已经习惯了夸奖孩子,希望孩子能在这种正面强化的刺激下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但是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夸奖孩子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许多副作用。看来,夸奖孩子的基本原则需要反复强调。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教授、家庭教育专家梁东培女士,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心智模式非小事  郭胜婕(9岁男孩的妈妈):从孩子出生起,我就对他进行赏识教育,全是夸,幾乎没
清早开窗,楼下一对母女经过。小女孩穿着花裙子,在下坡路上快跑几步,一下子摔倒在地,嘤嘤地哭起来。身后的妈妈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把女孩扶起:“行了行了别哭了,没破皮没出血,有什么好哭的!”  我在阳台上看着她们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在中国的文化里,哭似乎代表着一种“负能量”,意味着失败、懦弱、任性。所以,当孩子无论是伤心哭、无助哭,还是痛苦哭、委屈哭的时候,通常父母马上会说“不要哭了”“不许哭”“再
问:我于2008年与刘某登记结婚,婚后我们一起开了一家咖啡馆。因我有其他工作,所以咖啡馆交给妻子全权负责。她告诉我,咖啡馆属于惨淡经营,勉强能赚到房租,根本没有赢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咖啡馆是赚钱的,每个月她都偷偷把赚到的钱存在自己的银行卡里。请问,我能否起诉妻子,让她把咖啡馆的赢利分给我?如果要分割财产,是否一定要离婚?  律师意見: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
许多宝妈咨询:宝宝两个多月,连续三四天没有大便,但精神状态良好,腹部平软。这比起之前每天1~2次规律地大便,是不是有点不正常?宝宝便秘了吗?要不要进行干预?  对此,儿童保健专家说“不用担心,宝宝正在经历‘攒肚’的过程”。那么什么是“攒肚”?宝宝“攒肚”是喜是忧呢?  母乳喂养的宝宝产生的大便多为黄色或金黄色,便质均匀呈膏状或带少许黄色颗粒,不臭,有酸味。一般来说,母乳宝宝每天大便2~4次。可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