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iskhot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材承载着千姿百态的鲜活的艺术形象,执教者应充分利用那情深动人的、联想丰富的、充满美感的东西,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画面、镜头、朗读、解说等演示方法,创设情境,引学生进入意境,化为角色。把活生生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其在境中识“形”,给他们一个深刻的印象,提高他们感知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能力。
  【关键词】审美  感悟  体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202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美育列入语文教学大纲。罗丹早就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是缺少发现,而不是缺少美。”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每篇文章都是文质兼美、字字珠玑、篇篇锦绣的精品,都是思想深度与艺术高度兼而有之的高度统一。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深入挖掘美的因素。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指感受美的能力。它既指感受审美对象外在形式的美,又指其内在意蕴的美。语文教材承载着千姿百态的鲜活的艺术形象,执教者应充分利用那情深动人的联想丰富的、充满美感的东西,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画面、镜头、朗读、解说等演示方法,创设情境,引学生进入意境,化为角色。把活生生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其在境中识“形”,给他们一个深刻的印象,提高他们感知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能力。这个能力既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的积淀,是在感性知觉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二、引导学生感知艺术形象,培养他们感受美的能力
   人们对美的追求,总是从具体形象的感知开始的,艺术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的。教师要用艺术形象中美的语言,引导学生感知艺术形象中美的意境,从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对形象中的人物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感受人物形象美与心灵美。让学生在没的感受中产生爱憎感情,从而培养其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过了八公里长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浮云,一注阳光象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绎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象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段写景使人感受到三峡的宏大壮阔,瞬息万变,有一种雄深磅礴的气势,让学生陶醉在祖国山河无限壮美的氛围中。
   三、注重艺术形象的感情熏陶,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发现形象中蕴含美的能力
   感情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原动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必须以情感染。艺术形象总是渗透着作者的浓烈感情,老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学生有了激情,欢快的情绪,就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与文本中的激情共振共鸣,使教学氛围活跃起来。例如《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几句话表现作者爱得深切,恨得深切,热烈地歌颂,辛辣的嘲讽,全在其中。“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含意深长的语句凝聚着作者深厚浓烈的感情,祭奠、尊敬、愤慨、期待尽在其中。以此激发学生感情的共振共鸣,从而丰富、净化他们的思想情愫,培养其发现美的能力,树立起高尚的情操。
   四、培养学生探索美,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但不是现实生活的机械再现,而是艺术的典型概括,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和审美观点。应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情”向“理”过渡,这是质的飞跃。如果只强调艺术形象的抽象分析,没有想象力的注入与配合,就不能进入深的层面。应着力在点子上敲打、剖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美学原理去分析、鉴别和评价文本中的典型形象,把握准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现实意义。把情的渲染、理的渗透有机结合起来,感情酝酿、理性升华,把作品的核心要义、社会渊源,时代精神理性的剖析、鉴别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了作品的思想深度、艺术高度、时代意义、审美情趣,作品的艺术品格、积极意义、融会贯通,产生开窍反应。这样学生的审美情愫、鉴赏能力、认识水平无形中得到升华、完善。
   五、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
   审美理解能力是以审美感受和审美想象为基础把握审美对象的意味、内容的能力,它是学生在审美思维活动中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语文美育应着力培养的重要心理能力。
   艺术形象的塑造需要想象力,阅读欣赏也需要想象力,只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才能看到文本中流光溢彩的艺术形象。作者创造的想象才能在他们的想象中得以延伸、充实、丰富,进行一次生动地艺术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新的意境。不经意间审美理解能力也在成长、提高。
   审美理解和科学理解是不同的。科学理解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推理,没有主观意识和感情,是客观地分析各种因素的因果联系;而审美理解是对审美对象融入主观情感的直观性把握。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判断,而且是对情感、意蕴的感受和把握。因而,一个具有一定审美理解能力的学生,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投入,就会在作品中获得自己独到的发现,甚至会体会到比作者的理解更为深刻的意义。人们常把佛教禅宗的术语“妙悟”作为作品鉴赏的一种妙法,实质上也就是閱读时的一种理解和感悟,即通过心领神悟达到融会贯通、豁然开朗的境地。例如阅读《驿路梨花》,乍看好像是写大自然中梨花靓美多姿,而实际上是采用象征手法,以梨花的洁白、剔透象征哈民族姑娘的洁白、妩媚、靓丽。字面写景,旨在赞人。这就急需引导学生深入体味、领悟。一个人的审美理解能力是长期无意识的文化熏陶和有意识地教化训练的结晶。
   “文章不是无情物。”艺术形象中流淌着作家的心血,融汇着作家的观念、情愫。在语文教学中,对英雄人物、先进典型动人情景的描绘作深刻的体验,使其情感得到某种释放和满足,追随着书中人物作一番感情理想的“现实”体验,审美情感的开发和强化职能通过情感的作用。费尔巴哈说过:“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的音乐,也只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那么,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听到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心的心声吗?因此,感情只向感情说话,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也就是为自己所了解——因为感情的对象本身只能是感情。”倘若学生在阅读中能动起情来,变作品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达到“象喜亦喜,象忧亦忧”的境界,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美育自然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随社会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汽修行业中的应用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汽修行业的发展,实现由传统的机械与电器简单维修到电、机、光、液一体化的高科技维修,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电子信息技术对汽修行业的重要性,成为行业专家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 汽修行业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
<正> 给所使用的中文输入法增加词组是提高打字速度的好方法,但每当重装系统,我们自定义的词组就会不辞而别。凡事要防患于未燃,最好在系统崩溃前备份输入法的词组文件以便日
采用多块结构网格生成技术,分别生成螺旋桨加中心体和螺旋桨加短舱两种构型的动态面搭接网格。在相同计算状态下,分别对螺旋桨加中心体和螺旋桨加短舱流场进行不同时空离散精
<正> 相信许多网友都希望能够及时看到网上的最新新闻,但总是频繁登录网站似乎有些麻烦,为什么不在你的桌面直接架设新闻联播窗口呢这样直接在桌面就能看到最新的新闻,看到感
【摘 要】本文从语言表达交际性特征出发,阐述演讲运用的意义及其对活化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确定演讲主题,通过创设自由情境、鼓励踊跃表达、合作探究交流等策略运用,帮助学生在聚焦要点的过程中认真总结筛选相应的信息知识,指导学生在和谐的环境氛围中主动表达增强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演讲 情境 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
中职生代表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中职生能否健康成长,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然而,中职生的违法犯罪已
<正> &#39;计划任务&#39;是Windows附带的工具,通俗地说,&#39;计划任务&#39;就像一个定时器,你可以将每天或某天某个时间需要做的事拟成计划。到约定的时间,不管你在电脑上进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学习是从识字开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关键词】语文学习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204  语文学习是从识字开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小游戏因其出自名门、捆绑安装、小巧耐玩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即使在传奇、奇迹、CS等等大型的3D、网络游戏大行其道的今天,仍然有不少的用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