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习方式初探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iu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实际上就是小科学家。”每位科学教师正肩负着把这些小科学家培养成大科学家的重任。我想只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去指导,学生创造性地探究,就一定会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关键词]小学科学 探究能力 方法探索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由此我们知道,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探究式学习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生命的始终。小学的科学教学为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三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课件、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如以我曾上的四年级上册《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一课为例:
  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锡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锡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我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 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并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高潮。
  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本课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知道有些物质的状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总之,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中小学生物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最多的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初中生物教学,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又是改革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整合  与教师备课过程实现整合。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教学才能收放自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实践必然包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 尝试  新一轮课改提出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倡导自主、合作
[摘 要]高中生物课的课堂设计,方式方法灵活多样,Powerpoint、flash、幻灯机、模型、挂图,只要条件具备,随便一选,可是,我却独爱活体标本,它真实直观,强具说服力兼具吸引力,以活物衍生课堂知识,以实践转化书本知识,可视性、可参与性强,印象当然深刻,这也是我带过的学生始终还热忆我的致命原因所在。  [关键词]生物 活体标本 形象设计  我在上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一节时,并不是利用学校购买
[摘 要]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美术的社会意义,看到艺术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美术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体验美术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美术 活力 打造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
[摘 要]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技能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注重平时积累,通过平时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使学生能毕业后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关键词]职教 财会 技能教学 探讨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各专业的技能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省技能大赛的开展
[摘 要]在进行改革中,倡导学生的主动性观察、主动进行实验、推理、验证等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中只是简单的进行填鸭式教学,这种学习方式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已经开始着手改革教学方式。  [关键词]数学 开放式 教学  一、开放式教学概述  开放式教学即开放式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发挥主导地位,起到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而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
[摘 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培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现音乐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塑造.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音乐教学 兴趣培养 欣赏引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