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认同与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系探究

来源 :山西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fenr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存在的各色文化潮流促使大学生群体正呈现出主体多元化以及选择多样化的境况,而这种境况反应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则是喜忧并存.从现实角度考量,我们发现,大学生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人才.同时,大学生面临的选择多样化也有利于其依托个人兴趣进行选择,以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然而不可避免的是,这种境况也带来了潜在危机.这种危机表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伦理道德生活中依然问题频现.因此,对大学生“道德认同”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当今道德现状的改善具有独特意义.
其他文献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当前,国有企业既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改革的
在现代化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通常会注重提升孩子的相关技能,导致孩子的道德观念未能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在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中,教育者应当充分吸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
教师是师德的实践者,是师德的主体,也是师德的载体.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高校工会工作涉及面宽、组织面广、成员众多,与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全面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思想传播、沟通途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主导思想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新
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价值取向又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故在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对价值取向的分析、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可以说,抓住价值取向这个牛鼻子,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生工具逐步发展起来,而这些工具都以“微”命名,这也恰巧说明了微时代的到来.事实上,微时代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
“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和实施能够为中国及沿线国家提供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发展平台,对于全世界的经济格局都会带来深远影响.从中国自身来说,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快速,
目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处于深化和攻坚阶段.要取得创新和突破,亟待克服某些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认识和做法.笔者认为,在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不
在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和进行教学改革中,我们结合农业院校的教学实际,认真探索出由“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讲(授)”、“谈(讨论交流)”、“看(音像制品)”、
摘 要:建立融入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它强调灵活性和主动性;形成驾驭机制,提高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掌控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长效机制的保障性因素,它强调战略性和原则性。融入机制与驾驭机制的辩证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长效机制的本质性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机制;驾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