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创造管理的中文图书编目线上审校过程研究

来源 :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基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管理理论,构建CNMARC书目数据线上审校过程模型,以精准、快捷、可持续为书目数据审校的目标,采用倒序审核法,通过共享隐性知识、发掘显性知识、跨层转移知识三阶段,探索线上审校知识创造过程.文章认为,线上审校既是创造审校新知识的管理过程,更是编目馆员克服不确定性、创造差异性的实践智慧.
其他文献
公民政务信息获取权以知情权为基础,具有主观权利和客观秩序价值双重面向.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与公民信息获取权在客观秩序价值上相一致,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的政务信息获取体系应当包含行政机关、公民个人和图书馆三方力量,并充分发挥图书馆保障公民政务信息获取权的职能,通过完善图书馆政务信息共享体系形成对政务活动的合力监督.
师范技能大赛不仅考验师范生追求卓越教学的能力,也凸显了师范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师范生存在职业规划不明确和专业认同度低、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教育技术能力欠缺和教姿教态不规范的问题.指导教师则面临作为教师教育者的多重角色专业困境,既要成为学科和学科教学知识的专业研究者、课堂教学的优秀示范者,又要成为教学实践的反思促进者以及具有共情能力的沟通者.职前教师教育要以加强师范生和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性为改革前提,进行职业规划和专业认同教育,构建基于师范生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强化师范生实践教
政府数据采集是政府数据治理全生命周期的逻辑起点,也是政府数据价值实现和风险管控的重要场域.实践中政府数据的使用处理、开放共享等价值增值环节较受重视,对采集端行为的关注和规范常被忽视.全面检视我国政府数据采集运行现状,主要存在对“有权采集”的误读、对程序规则的轻慢、比例原则的失洽及监管制度的缺位等问题.未来,公共机构应该对采集功能进行再识别和再定位,以实现采集中的多元利益平衡;从主体、程序、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入手,建构政府数据采集的法律规则体系;通过内部自我纠错、主管部门监管和相对方救济,完善政府数据采集的监
从协同学理论视角看,乡村阅读文化建设有两个基本变量:“快变量”与“慢变量”,前者影响其阶段性变化,后者决定其趋势性发展.文章研究分析了我国乡村阅读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探讨了两大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当前乡村阅读文化建设带有迅速求变的浮躁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成效有限.文章提出既要为当前计,更要为长远谋,从理论原理、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三个方面,构建了乡村阅读文化建设“慢变量”理论框架,以此把握乡村阅读文化建设发展趋势,推动乡村阅读实践发展.
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影响力评价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构建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影响力评价体系,涵盖评价目的、方法和流程,重点从图书馆的角度、读者变化的角度以及对高校和社会影响的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获奖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文章通过梳理新加坡数字人文发展概况、项目成果及特点,得出如下启示: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彰显本国特色;研发创新技术,将技术嵌入项目研究中;倡导学术成果的社会服务性,推动学术成果转化等,以期为我国数字人文发展提供借鉴.
文化扶贫是推进人类减贫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外研究形成了文化堕距、贫困文化、文化资本、权利贫困、人力资本等相对成熟的视角,国内研究经由起步、深化和拓展等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发展阶段,文章认为要围绕基础理论的建构与提升、实践模式的总结与反思、减贫效应的测量与评估、现实困境的调研与解析、域外经验的研究与借鉴、相对贫困治理中的文化扶贫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实质性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数字阅读正成为儿童阅读新趋势.文章通过调研美国15所图书馆开展儿童数字阅读服务的情况,总结分析出其特点有:儿童数字阅读推广面向群体分龄化、多样化;儿童数字阅读推广资源丰富化、特色化;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活动课程化、互动化;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方式“互联网+”化、移动化;儿童数字阅读推广高认可度.以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借鉴.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对智慧图书馆的数据安全、用户隐私保护、社会公平、人的主体性等伦理规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信息技术固有缺陷、行业规范缺失和数据信息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造成的智慧图书馆伦理失范问题,文章提出未来应当以《数据安全法》实施为契机,从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健全图书馆行业规范、提高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等层面推进智慧图书馆伦理规范建设.
古籍数据库为文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已成为文史研究的必备资源.但由于目前各种古籍数据库错漏讹误较多,存在缺少学术引用信誉的弊端,古籍版本学亟需解决古籍数字版本的权威定本问题.文章在阐释古籍数字版本基本概念和分析古籍数字版本特点的基础上,以《老子·道德经》数字版本为例,对其进行比较和评鉴,最后提出确定古籍数字版本权威定本及引用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