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探索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da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由此可见,阅读已经成为我们学习语文,感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完善、阅读思维不成熟等问题,使小学生并不足以运用独立能力完成相应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学习任务。因此,本文将研究如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课内阅读的同时,根据学生在此阶段的特点及自身学习情况,将小学生語文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的衔接,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听、说、写能力的提高,促进其个体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提到:统编教材在编排时,有意在解决不读书、少读书问题。现在语文教学的问题是读书太少,很多学生只读教材和教辅,很少读课外书,语文素养无从谈起。针对这-状况,统编版教材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系统的书目安排,告诉教师、家长和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可以读哪些书,这些书目分别编排在各册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板块,并告诉学生怎么读这些书。统编教材重视课外阅读,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克服了课外阅读的边缘化,体现了亲子阅读、全民阅读、自主阅读的思想。所以,在统编教材新时代,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的衔接,对教材的知识进行重组、加工和整合,不仅要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堂,还要以教材为桥梁,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
  一、结合课内教材,引导学生合理阅读
  在小学阶段,为帮助学生提升自身阅读量,增加阅读经验。由于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教师需找到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阅读素材。在此,对于合适标准教师应以课内教材为依附,依据教材内设定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环节,有效帮助学生在课内教材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选择合理、合适的阅读书籍[1]。例如,在学生阅读时,学生遇见的生字生词在进行教材学习后,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完成生词生字的学习和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自我知识储备量的提升。
  教师以教材为出发点为学生寻找有意义、合适的书籍,例如,根据小学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时,《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教师就可以根据《十六年前的回忆》中表达父爱的中心思想为小学生选择《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这本书。教师从课内文章中的父爱,延展到课外《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这本书籍,正是教师根据教材合理的给学生选择书籍,运用这种方式,将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引领到课外阅读上,这不仅做到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也使得学生对课内教材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二、利用课内教材的单元主题,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主题阅读法是很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于单元主题的设置,有利于加深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提升。根据课内教材中的单元主题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书籍,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有着根本的阅读认识,其课外阅读是以教材单元主题为根本出发点[2]。学生从一开始的盲目阅读到如今有单元主题依据的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有了较强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六课时,教师在教授《巨人的花园》的同时,可以向学生推荐同样作为童话书的《安徒生童话》这本书籍。课外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学生都阅读到了哪些童话故事、对于《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感受是什么、你阅读的《安徒生童话》和我们学习的教材有什么不同等问题[3]。或者将学生分成若干的合作小组,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讨论阅读心得并进行小组展示。这种方式在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活动,感受阅读的魅力
  为保证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教师应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有趣、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来丰富学生课堂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发现课内外阅读的魅力[4]。例如,学生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24课时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鲁迅先生作家的身份,为学生推荐鲁迅先生的《呐喊》、《朝花夕拾》等优秀佳作。在学生阅读后,教师通过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评比”、“读后感竞赛”等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兴趣。学生在此竞争的环境下进行课内外阅读,大大提升了学生阅读水平和对阅读书籍的理解程度。
  结语: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学生在不断进行课内外阅读的同时,教师也在寻求各种方式为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学习进行有效衔接,进而为丰富学生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打下一定基础。语文阅读学习应以课内教材为依托,学生兴趣为跳板进行选择。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探索中,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徐敏美. 得法于课内 获益于课外——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4(9期):55-56.
  [2] 刘春芬. 书海无涯”读”作舟——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初探[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00163-00163.
  [3] 谢燕华.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探索[J]. 华夏教师(16):2.
  [4] 李娜.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索[C]// 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1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很好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是我国小学阶段的基础教学科目,小学英语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起英语语言思维。口语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率非常关键。本文主要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提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
期刊
摘要:新课改后,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向都有了突破性变化,教学理念越来越与时俱进,并且教学视野逐渐趋于世界化、全球化。但是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走进了一个怪圈,在这个怪圈中越陷越深。在全国学校陆续推行新课改的热潮中,高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改浪潮下既迎来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广大一线高中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努力践行新课标,将新课改理念渗透于日常高中语文教学中。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高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之间在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以便更好的促进不同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了更好的掌握目的语,人们也开始不断地寻找方法,激发人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本文以构建一个中英文化交流平台激发学习者学习语言兴趣为例,通过具体实践,调查问卷,以及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的方式来浅谈文化交流可以激发起语言学习者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并且对语言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研究认为,通过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对于铁路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之后分析阐述当前铁路施工所面临的安全管理问题,最后提出全面促进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技术措施,以此保障铁路施工过程能够条理分明的向前推进,提高铁路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铁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中,铁路事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为我国公共
期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分层教学法逐渐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这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实现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结合学生的学情采用分层教学法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英语学习,已然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重点关注的
期刊
摘要:由于教育正处于改革阶段,学校也应该随着要求改变培养学生的目标,并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目标。尤其是高中这种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不应该过分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做到利用数学题进行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的完善自己。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被渗透于我国各行各業当中。在事业单位当中借助信息化进行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事业单位当中有较多的档案需要管理,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我们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于其中,以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逐步的推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了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过程当中如何借助信息化开展高质量管理活动,以提高管理质量。  关键词:事业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基础方面具有一定储备,凭借自身所学知识可以很好地进行英语阅读和写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水平仍然需要提升。充分联系英语写作和阅读,从而共同提升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相互协作,相互取长补短。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写作与阅读一体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大大提高。基于此,本文对读写一体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簡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用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六要素”的整合运用是探索的重点。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分析其内涵意义,基于课程内容的“六要素”整合,大致从五个维度来探索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途径。各个教育部门需要相互配合努力,不断推进完善英语学习活动观。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英语学习活动观;六要素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搭配(二)是人教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第二课时内容,第一课时是稍复杂的排列问题。而这一内容又建立在二年级上册搭配(一)的基础之上。  一、课前准备,让孩子们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的上课从孩子们的口算十道题开始的。用时2——3分钟,由于孩子们的计算有快有慢,所以教师用给名次来记录孩子们的作业速度。做完10道举手,教师记名次,然后孩子可以接着往下完成后面的计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