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时节防过敏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青出游避开晴天
  春天来了,空气中弥漫着花粉等容易导致过敏的物质,有的人免疫功能低,容易得病。起初是皮肤出现红斑肿胀,严重者出现丘疹、水疱,有时甚至还会糜烂,同时还大多伴有瘙痒和烧灼,少数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和恶心。
  中午日晒最强,花粉的释放量最多,此时有过敏体质的人最好不要外出,或戴口罩、纱巾外出;阴雨天空气湿度大,花粉不易飘散,此时可放心出行。
  出游时最好常备一些抗过敏药物。有过敏史的人,还应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外出郊游时要穿长袖衣裤,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春天里不要化眼影,不使用睫毛膏和化妆品,如果眼球发炎充血,可用凉水冲洗,也可用抗过敏作用的眼药水;出门回家要及时洗手洗头,减少花粉的影响。
  
  防哮喘打扫卫生
  有哮喘家族史的人,每逢春季总是“多事之春”。每次痊愈回家不出两日,哮喘又卷土重来。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屋子彻底清扫,尽量减少诱发哮喘的过敏源和刺激物,如霉菌、烟草、烟雾、宠物、毛屑等,这些都是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
  在花粉和霉菌量的高峰期,应关好门窗呆在室内,农村早晨花粉最多,城市则常在傍晚最多。注重家庭卫生,降低室内湿度,条件允许的家庭可每周用热水洗涤床单和毛毯。
  
  过敏鼻炎不是感冒
  春天里,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也会坐卧不安。经常有儿童来医院治疗。家长说孩子先是流鼻涕、打喷嚏、鼻塞,服用大量抗生素和感冒药始终不见效。送至医院后,患儿病情已经严重,鼻腔充塞分泌物,鼻粘膜充血肿胀,呼吸也显得急促,医生让其服用抗过敏性药后,才控制住病情。
  因为过敏性鼻炎初期症状多被误以为伤风感冒。部分患儿还因为家庭装修引发过敏性疾病,仔细一查,病源竟然是装饰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异味。专家说,过敏性鼻炎治疗的关键是要找准病源,通过消除病因和过敏因素,达到脱敏、消肿。
  
  防治“桃花癣”
  春天敏感肤质的人为什么容易引起皮炎复发呢?这是因为肌肤在抵抗能力低、捍卫能力弱的情况下,又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在皮肤表面出现了反应。
  敏感肤质的特点:皮肤的毛孔细小,油脂和水分都比较缺乏;皮肤薄,比较不能承受外界的刺激容易发炎红肿:干性或特干性肤质、皮脂量分泌不足,对化学药品的抵抗能力较弱。皮炎多见于18—30岁的女性,主要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还有些女性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因多发生在桃花盛开季节,故也叫“桃花癣”。
  处方:不可使用治癣的药物
  干性皮肤的人,在面部等暴露在外的皮肤处要多涂抹些护肤品,隔离外界的有害物质。因为干性皮肤自然保护层少,皮肤较敏感。
  外出活动应尽量避免日晒,最好用遮阳伞或戴草帽,使用防晒霜要每隔三小时重涂一次。
  淋浴后,特别是用较热的水淋浴后,皮肤处于脱脂又脱水的状态,这时要尽快搽面霜,否则如遇阳光照射,皮肤就会出现红斑脱屑。
  护肤品要选择质量好一点的,如护肤品杂质比较多,经日光照射后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氧化自由基,引起皮肤炎症,加重“桃花癣”。
  外出回家后要立即洗脸,把皮肤上的有害物质清除干净。
  一旦患了“桃花癣”,不要用热水烫或蒸面等方法来解痒,也不能使用治疗癣的药物,否则会加重病情。轻症者可用些保湿性的护肤品或药品,反复发作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内服药。
  另外,春季也是麻疹的高发期,传染性较强,发病年龄一般在6个月以上,5岁以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全身出红疹子为特征。根据其发病特点,一般可分为顺证和逆证。顺证即出疹顺利,逆证指出疹不利,往往出现合并症,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春季瘙痒莫忽视
  鼻腔瘙痒这是炎症要开始了,首先出现刺激性鼻痒,随之喷嚏不断,流清涕,有的会伴有鼻塞和流泪。治疗可滴用0.50%麻黄素可的松液,或0.25%麻黄素苯海拉明液,重者宜服息斯敏。
  外耳道霉菌病突发症状为耳内瘙痒不止,如果用手或物抠挖后,可出现耳痛、灼热等耳部感染表现。可搽用20%水扬酸或柳酸酒精治疗,亦可将洁尔阴稀释后涂搽。
  卡他性结膜炎发病时患眼奇痒难忍,伴有异物感和灼热感,以及轻度畏光流泪,大多无眵(眼屎),或仅有少许丝状眼眵。治疗可点用2-4%色甘酸二钠眼液或0.5%可的松眼液,睡前涂强的松眼膏,但不要揉挤。
  
  踏春防三毒
  花毒一些山区分布着一种外形酷似金银花的断肠草,一旦游客误食,短时间内就会出现烧心、头疼、恶心呕吐、口吐白沫、腹痛不止等中毒症状,医治不及时还会造成生命危险。此外,常见的杜鹃花、含羞草、夹竹桃、水仙花、一品红、马蹄莲等,也含有有毒物质,误食后可导致人体中毒。因此,踏青赏花宜动眼不宜动手,更不可把花草放入口中嚼食。
  蜂毒百花丛中,蜂飞蝶舞。普通人同时受到5只蜜蜂蛰刺,就会发生局部红肿和剧痛,但几天后可以恢复。若同时受到200只以上蜜蜂蛰刺,就会因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因此专家提醒,踏青时不要抹香水、发胶和其他芳香的化妆品,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也要密封好。
  病毒春季是各种病毒的高发期。近年来,一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与野外活动的关系最密切,这种病毒的携带者是野鼠类,发病率较高。游客踏青时最好是长袖长裤,不要长时间在山林或草丛中躺卧,以免被这些小动物伤害。
  编辑陈莹
其他文献
设计合成了六个新型双环新烟碱类似物,通过1H NMR,13C NMR,高分辨质谱和单晶结构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500 mg?L-1浓度下,目标化合物6a,6c
误区一 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    通常糖尿病患者都在40岁以上,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得糖尿病的风险越大。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年轻的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1998年,新加坡39岁以下的糖尿病人占5%;美国年轻人口的肥胖也导致了糖尿病的流行,美国糖尿病协会报告显示,儿童糖尿病是这个世纪的新现象。    误区二 糖尿病不致命    糖尿病是致命的,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已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