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办学活力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r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9月15日,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同意,教育部等八部委办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这又是一个审批层级达到最高级的文件。这一文件对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落地指南。文件“指导思想”中有“充分激发广大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的表述,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国家办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始从国家立场(国家积极性)转向兼顾人的立场(師生积极性)与学校立场(学校积极性),对建设中国教育特色制度与现代学校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是教育系统中独立运行的最基层组织,具有三大定位。第一,学校教育是落实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机制,是国家制度,因而是国家事务,并处于社会事业之首的重要地位。由国家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活力文件”代表国家力量,释放的是国家办学积极性。第二,学校为国家、为人民群众提供的教育公共产品,是社会公平的最核心内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这一教育公共产品好不好?是否体现时代精神?人民群众是阅卷人,是评判者,因此,教育公共产品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接纳并引导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第三,学校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一个窗口,学校是社区居民心目中的标志性地方,是社区的知识中心和信息中心,在社区居民心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学生一生记忆中的最美地方,是学生一生中度过的最好时光。学校办得怎么样,牵动各方利益,要接纳各方协同办好学校的积极性。
  学校组织因其定位决定了其地位,历史上各种组织层出不穷,但学校历千年而存续。其常态的存续说明了其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性。学校组织的严密性及常态性,呈现出高度制度化的表征,因而影响了其活力,因为不要活力似乎也能过得很好。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现最集中的是人民群众子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矛盾问题,核心是好学校太少,把学校办好成了焦点问题。为办好学校而出现了如集团化办学、结对帮扶、优秀教师流动、资源共享等各种各样的合力办学。协同办学的努力,应该说都是很好的探索,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集团化内部各学校(分部)间也是层级化不平衡状态,结对帮扶也不可能把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办成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优秀教师支教也仅仅是支教,资源的地域性及属地性也真正难以实现共享。办好学校关键要激活学校发展内生活力,要有内生机制。
  首先,学校要有“学校样”。政府要为学校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设施设备,不能重点学校设施设备先进,边远学校设施设备落后,不能有的学校是豪华学校,有的学校是贫穷学校,要一视同仁,这应该成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工作的第一要求,要加强政府办学的督导,完善督导制度。
  其次,学校要有“自己样”。学校因其所处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决定了学校之间不可能做到一个样,所有学校一个样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学校要有不一样,就是要把学校办成“自己样”,每所学校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各有各的活力,各有各的精彩,呈和谐发展景象。要把学校办成“自己样”,一要有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初心),要以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要找到学校发展的原始动力,找到学校发展动力的精神源泉。二要建构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要为社会、为社区、为师生描绘学校发展的美好景象,要对学校办学核心理念进行高位解读,赋以美好教育生活意义,让每个人都找到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激活学校发展的组织内生活力,基于学校的组织属性,所以学校组织要建设好,要做到对外要开放,要能够接纳所有各方的积极性,要积极引导各方积极性来办学;学校组织要建设好,要做到对内要放开,要激发师生积极性,要激活并释放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潜心教书,安心育人;要为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每个学生都是具有无限潜能的存在,要做的是识别学生的潜能并激活学生的潜能。
  第三,学校要有“生命样”。学校是培养人的组织,是师生生命的交往,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校是一个生命场域,每一个生命是独特的。要让学生认识生命、珍视生命、发展生命和成就生命,要让每一个生命实现其无与伦比的使命,体现生命价值。
  学校要有“学校样”,学校要有“自己样”,学校要有“生命样”,办好学校,要激活学校发展的内在潜力。
其他文献
《推销员之死》是由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于1949年写的剧本。该剧陆续被搬上舞台742次,获得了托尼奖和普利策奖。该剧的主人公威利·洛曼认为一个有人缘的人肯定能成为大人物
继去年12月创出历史新高后,今年1月上半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开始走弱。从这一数据的长期序列来看,在历史上房地产市场恢复过程中,成交量的间歇性起伏比较常见。我们认为房
摘要:阅读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过程中落实人文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知识不断优化、内化为自身涵养的过程。需要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步积累,其中最佳的方法则是选择优秀的、人文精神丰富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必须从阅读入手,在阅读过程中品味作品情感,真正渗透人文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人文素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语
<正>《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作为与公众出行和城市交通管理息息相关的重要国家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一直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交通运输部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
记得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股票需要学习两门课程,一门叫做“企业估值”,另一门就是“如何看待市场波动”。而企业估值的学问其实是常识。优秀的投资者,分析一家公司是否高估,更多的依赖于常识,比如企业的市盈率和市净率,这就像判断一个女生是否长得漂亮一样,根本用不着计算器和标尺,更不用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的两位。  目前来看,A股市场仍处于估值低估的状态,我们用两个指标就可以支持这个结论。  1、从证券化率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