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版“鱼鹰”和“勇士”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制RQ-4Q“全球鹰”和以色列“苍鹭”等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已经迈向顶峰的今天,一款带有那么一些“颠覆性”味道的无人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就是贝尔直升机公司将传统技术与新应用模式相结合的V-247倾转旋翼无人机,绰号“警戒”。可以说,它与贝尔直升机公司倾转旋翼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暂且称之为无人版的V-22“鱼鹰”和V-280“勇士”。
  “无人”倾转旋翼
  继与波音公司联合打造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以及201 3年与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共同推出V-280“勇士”倾转旋翼机之后,贝尔直升机公司审时度势,于2016年9月22日发布了V-247“警戒”倾转旋翼无人机。与当年大张旗鼓宣传V-280“勇士”时的姿态有所不同,贝尔方面这次低调了许多,这似乎预示着他们在以新产品为起点的研发道路上信心十足。
  v-247“警戒”并非是贝尔直升机公司首次开发倾转旋翼无人机。2002年,美国海岸警卫队提出了一项“深水现代化计划”,力求通过应用倾转旋翼无人机来提升警卫队海上长航时侦察巡逻和作战能力。为迎合这一计划,贝尔直升机公司开发了HV-911“鹰眼”倾转旋翼无人机。不过由于费用超支和推进过程的拖延,最终于2008年下马。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外形设计上,V-247的体积要大于HV-911,但却继承了HV-911所保留下来的“机载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倾转旋翼系统”,由此大大节省了所需资金和周期。与此同时,V-247也具备了贝尔V-22“鱼鹰”、V-280“勇士”和”未来直升机(FVL)计划”等项目的突出特点。
  2016年,美海军陆战队制定公布了“陆战队未来航空计划”,其中明确了对舰载无人机的关注和迫切需求。背景是当前美海军陆战队尚依靠美空军MQ-1“捕食者”和MQ-9“死神”等陆基无人机来提供情报监视与侦察(IsR)支援和对地攻击任务方面的协助。美海军陆战队需要自己的舰载型侦察/打击多用途无人机,能够从两栖攻击舰上起降,并作为MV-22运输机的有效补充。
  贝尔直升机公司致力于为美海军陆战队所属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提出的“无人远征能力概念”(MUX)提供无人机。V-247方案正可以满足“陆战队未来航空计划”所提出的广泛能力要求。最重要的是,可满足陆战队舰载平台对无人机的军用功能和运输能力的渴望。之所以取代号V-247也是有着它的寓意,贝尔直升机公司希望两组V-247可在既定区域提供每天24小时、1周7天不间断的情报监视与侦察覆盖飞行。
  性能特点分析
  V-247“警戒”倾转旋翼无人机的设计空重为7300千克,可装载5900千克的燃油,传感器或武器装备,最大起飞重量超過13吨,是MQ-9“死神”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的3倍。V-247借鉴了V-22和V-280的倾转旋翼技术,采用了V-280的机翼设计方案。其与上述两款有人倾转旋翼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动力系统。V-22和V-280各有两台位于倾转旋翼塔下方的发动机,而V-247则只有1台位于机身上的发动机。该发动机输出功率在3670至4410千瓦之间,与V-22的功率不相上下。V-247的翼展是20米,只比MQ-1“捕食者”无人机的翼展短约30厘米。V-247旋翼的直径是9.1米,比V-22的旋翼短了2,4米。V-247与V-280一样,也采用V形尾翼,这样兼具平尾和垂尾的双重功能,大翼展机翼位于机身顶部,机身前部安装了可收放式前三点起落架。在将螺旋桨折叠以及将机翼收入之后,V-247无人机可轻松进入驱逐舰的机库内,非常适合在驱逐舰和两栖攻击舰上部署。C-17“环球霸王”运输机可装载两架“折叠”状态的V-247。
  V-247的飞行方式与V-22和V-280相同,即起飞时先使用倾转旋翼垂直起飞,之后过渡到高速向前飞行。
  V-247的巡航速度为460千米/时,最大飞行速度560千米/时,升限7600米,作战半径830千米,航程为2600千米,可连续飞行17小时左右,携带270千克重的载荷时的续航时间仍达11~15小时。据悉,V-247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该机可执行内部装载910千克重的载荷、外部吊装4100千克的运输任务。
  V-247的主要特点包括:
  不借助于常规跑道,可在海洋环境下成功上舰部署和作战使用;
  不需要十分安全的跑道,能在高威胁空域下的陆上基地执行任务;
  倾转旋翼机的特性减少了对后勤补给和维护的依赖;
  可提供24小时全天候情报以获取较好的战场控制和综合作战能力;
  降低部署的复杂性,提高部署速度,减少任务执行时间,增加响应时间。
  V-247拥有3个内部载荷舱,翼下和机腹部可安装挂架。挂架上可搭载的载荷类别包括燃油箱、雷达系统、激光定位器、声呐浮标、MK50型鱼雷、AGM-114“狱火”空地导弹、联合空地导弹等,是名副其实的多功能无人机,其通过开放式构架和模块化载荷来实现更强的灵活多样性。
  作战应用猜想
  按照美国国防部对无人机的分类,第1类无人机的重量在9千克左右,飞行高度360米,最大飞行速度185千米/时,如美过陆军的RQ-11“大乌鸦”无人机:第4类无人机重量在600千克,飞行高度低于5500米;第5类也是最高级别的无人机重量在600千克以上,飞行高度高于5500米。
  从参数上看,V-247“警戒”倾转旋翼无人机属于第5类无人机,与空军的MQ-9“死神”无人机、RQ-4“全球鹰”无人机,海军的MQ-4C“海神”无人机是同一个级别,任务能力也类似于上述无人机。目前,贝尔直升机尚未披露V-247的作战应用信息,我们可以在此简要猜测。
  首先是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V-247拥有长航时持续远征部署和海上侦察监视能力,加装情报监视侦察传感器之后能抵达有人机无法抵达的危险地带。传感器搜集到的情报可为战场指挥作战提供重要参考借鉴。
  其次是空中加油能力。在执行前沿高速机动任务时,V-247加装燃油箱可为其他战机提供应急燃油以延长续航时间。
  第三,有限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如前所述,V-247加挂鱼雷、空地导弹等武器后能够执行有限的打击任务,为多军种空中作战、对地/对海作战或陆战队突防作战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
  第四,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作战。有消息称,美陆军也对不依靠跑道起降的无人机感兴趣,V-247无人机可以整合至陆军的有人机/无人机协同编队中。比如与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联合应用,凭借其开放式构架实现两种机型的无缝连接,“阿帕奇”飞行员可在直升机座舱里用战术通信数据链来操控临近的V-247执行任务。此外,在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作战模式和理念下,V-247可挂载武器为F/A-18“大黄蜂”舰载机提供火力支援,也可与其编队飞行担任僚机,或为执行运输任务的V-22提供武装护航保障。
  2016年9月22日,贝尔直升机公司对外展出的是原型机的1/8缩尺模型。据公司高层透露,这套无人机系统将于2023年开始全速生产工作。当前,贝尔直升机公司已经通过初始设计阶段为V-247筹集了启动资金,而且正在寻求订购客户,比如美海军陆战队。接下来还要为具体的设计需求融资。近年来,MV-22“鱼鹰”发生了多起事故,有关倾转旋翼技术的安全性也存在着争议,V-280“勇士”还没有步入正轨。到底V-247无人机的未来发展会如何,人们还将继续关注。
  编辑:石坚
其他文献
国外贸155火炮以其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广泛的认可和青睐,随着多平台、系列化发展的不同需求,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成功地开发了外贸155系列化产品——新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该火炮刚一推出,便受到多个国家的关注。  未来战争以高新技术局部战争为主,战场节奏加快,任务转换频繁,机动和合成将成为作战的主要模式,这要求炮兵武器具有伴随行动、远程压制、精确打击能力。155毫米车载加榴炮的机动能力和
欧洲西方国家研制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    意大利陆军航空兵的主战直升机A129,是一种轻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绰号“猫鼬”(Mangusta)。A129从1978年开始研制,1985开始试飞,1990开始正式交付给意大利陆军航空兵服役,迄今生产总数不过60架,而且全是交付给意大利陆军,未正式参加过作战。  A129的诞生还要从当初意大利军方的作战需求谈起。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剑
皮埃尔·亨利·克洛斯特曼(Pierre HenriCIostermann),军中花名“克洛-克洛”(CIo-Clo),1921年2月28日出生于巴西的一个法国外交官之家,其家族来自洛林一阿尔萨斯地区,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  克洛斯特曼9岁的时候被送回巴黎读书,在法国读完中学后,回到巴西加入了一家当地的飞行俱乐部,16岁就拿到了私人飞行驾照。1939年9月大战爆发时,他申请加入法国空军,却因为年龄小
一、轰炸机始祖: “伊利亚·穆罗梅茨” 重型轰炸机  该机采用双翼布局木质结构,密封座舱,4台水冷活塞发动机,飞机装有导航仪表和轰炸机瞄准仪,首次使用电动投弹器,这些设计非常先进,性能远超当时其他国家的飞机。  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能够携带最大800千克的炸弹,配备九挺自卫机枪于机身各处。因此,它还是历史上第一架使用尾翼机枪手的飞机,飞机引擎由5毫米厚的装甲保护。  1922年,在谢尔普霍夫
“绿魔”的飞行滑板。“绿魔”式单人飞行器的特点是动力装置集成在平台上  2019年最受关注的新式飞行器,莫过于法国发明家弗兰肯·萨帕塔(FrankyZapata)发明的“悬浮滑板”(Flyboard Air)了。在本刊发刊之际,这位法国发明家操纵自己发明的“悬浮滑板”,成功穿越了英吉利海峡,吸引了全球媒体目光。本期杂志,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单人脚踏式飞行器的前世今生。漫威英雄钢铁侠。“钢铁侠式”单人飞
主角在“机长”的系统训练下终于出征了,首先是飞到环球赛事的起点纽约,连美国重要标志自由女神像都变成了叉车,主角一开始就在肯尼迪机场管制员的快速且专业的空管指令中闹出了一堆笑话,当然影片是夸张,主角落在跑道上发出各种好奇的赞叹,让人确实感受到他是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小子,还差点挡住了后面的飞机落地。在现实环境中,机场塔台这个建筑物里有一堆管制员,号称“地面”席位的管制员是负责飞机在停机坪上滑行和各种动作
“中国元素”是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内涵、精神气质和美学意蕴的符号系统,是中国传统思想与价值观念的符码。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元素在世界各个行业和品牌中逐渐显现出来,公务机是彰显个性和品位的高科技产品,将中国元素体现在公务机客舱内饰的设计中,能够在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工业产品的价值,实现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中国公务机市场近年来呈现爆发性增长,越来越多的企
2006年2月9日,法国武器装备局(DGA)签署了一项价值4.82亿美元的合同,正式将“神经元”计划授予了主承包商达索公司,标志着酝酿多年的无人战斗机技术验证平台终于驶入正轨,设计与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泛欧项目    “神经元”计划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国的不懈努力。当人类实现动力飞行百年之际,欧洲各国在UCAV技术方面正在取得显著进展,AVE、SHARC和Sky-X等验证机陆续亮相。此
1956年,我国开始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国在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开始着手研制多级火箭。经过了5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CZ)”1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1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长征”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历程,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