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学”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2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亲子游学”课程超越单纯重视认知发展的局限,把身体发展、语言表达、社会性发展、科学素养、艺术表现、情感发展等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目标;超越单纯关注幼儿园生活的局限,把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统一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大课程”;超越单纯强调教师是教育者的局限,把家长吸纳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同行者”。我园将“亲子游学”纳入课程建设的逻辑框架,通过梳理课程开发的背景和缘由、课程的内涵与特征、架构与实施策略,打造了“亲子游学”的综合实践范式,构建了园本“亲子游学”课程的基本实施框架。
  【关键词】亲子游学;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9)07/08-0084-04
  【作者简介】沈秋兰(1982-),女,江苏苏州人,张家港市江帆幼儿园副园长,教育硕士。
  教育回归生活已成为当下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兰格威尔德曾说:“首要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 [1]。儿童的生活世界,包括幼儿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三种生活应该是开放的、无边界的。“游学”一词最早出自《北史·樊深传》,指远游异地,从师求学。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治学,是现代游学的始源[2]。本研究中的亲子游学,是指由家长(父辈或祖辈)和幼儿到新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游玩,以幼儿为主体、家长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有机统整和优化各方人力、物力、自然等宝贵资源,以促进幼儿身体发育与机能发展,提升其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为目标的亲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的“亲子游学”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核心,用“完整”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地整合并融通儿童的“生活世界”。通过研究,我园梳理出“亲子游学”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方法和路径、评价与反馈,并汇编成“亲子游学”园本案例,从而促进幼儿个性、生动、立体地成长。
  一、“亲子游学”课程开发缘由
  1.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首先,在幼儿园外的儿童生活中,家长是主要的教育者,家长细心的陪伴、引导与支持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其次,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开展的户外活动能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帮助儿童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获得整体和谐发展。最后,儿童本身是积极主动且有能力的学习者,儿童自主的实践、体验和探究,有助于他们养成自尊、自信、自主等个性品格。
  2. 家长科学育儿的需要。教育期望过高与育儿能力不足是目前幼儿家长面临的突出问题,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普遍存在困惑却无人指导或指导不力,他们迫切需要相关指导和经验分享等来提高自己的育儿水平。在“亲子游学”课程中,我园教师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主题选择、家长培训、亲子活动、经验分享、问题反馈等活动,从而帮助家长逐步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及发展规律,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状况,促进家长有效地内化先进的儿童教育理念,提升其科学育儿的能力。
  3. 幼儿园与家庭构建“育儿共同体”的需要。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将原来的“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修改为“幼儿园同时面向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4]。可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主动与家庭进行对话和合作,构建“育儿共同体”,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责无旁贷。
  4. 基于优势资源有效运用的需要。我园周边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梁丰生态园中,各类植物达1400余种,建有松园、竹园、梅园、水生植物园等12个专类园,公园内建有湖泊、沙池、园路、河道、亭台、溪流等;又如我园附近的体育馆、气象站、博物馆等,每逢传统节日会进行相应的景观装饰布置,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理想的亲子游学场所。此外,我园还拥有幼儿、教师、家长等人力资源,如幼儿的生活经验、爱好兴趣、个性特征、身心发展差异都是课程资源,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策划者和促进者是“亲子游学”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关键性因素。还有我园家长的专业技能等职业优势,兴趣爱好、社会经验等都是可供开发和设计“亲子游学”课程的优势资源。
  二、“亲子游学”课程内涵与特征
  1. 生活性。陈鹤琴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 [5];张雪门则主张“幼儿园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展开,也从生活中结束”[6]。我园“亲子游学”课程的“生活性”具体体现在:从幼儿现实生活中寻找并发现课程资源,以幼儿生活经验为课程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自然成长和发展。例如,我园课程资源中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服”,教师组织幼儿走进幼儿园周边的体育馆、气象局、教育局等鲜活的教育场地,让幼儿自主观察、记录、访谈,收集各种各样工作服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工作服的多样性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 游戏性。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我园“亲子游学”课程强调幼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进行交往和互动,在“玩”中学习并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行为。在游学课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育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課程实施中,帮助幼儿在“玩”中自由、自主地学习与发展。
  3. 综合性。我园的“亲子游学”课程强调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融合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和社会五大领域的内容,注重幼儿不同经验之间的联系和融合。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分别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资源材料、方式方法和活动支持等方面综合考虑能否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例如,在我园“亲子游学”课程“特别的地方”主题活动中,我们将活动目标定位于:积极寻找身边环境中特别的地方,了解其名称、地理位置等相关信息(材料资源);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方式方法);积极和家长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信息和发现(活动支持);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活动目标)。预设活动主题,也可以有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但最终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4. 主体性。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他们会主动探索周围的环境,并与环境进行积极对话和互动,彰显其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享有充分的選择权和决定权。我们不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或规定幼儿的活动场地、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幼儿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需求、节奏、方式投入活动中,获得自我成长。例如,在我园“亲子游学”课程“去远足”活动中,活动前我们和幼儿共同商讨游学的主题,明确游学的任务并为远足活动制定计划,做相应的准备工作;活动中,幼儿在了解游学主题和远足计划后,会有的放矢地参与到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由“自发”水平提高到“自觉”水平,达到个体自我成长的目的。
  5. 探究性。“就其天性来说,幼儿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7]。“探究性”是“亲子游学”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探究过程中幼儿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尝试自己发现问题并勇于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如“小池塘里的蝌蚪”活动中,幼儿通过寻找、观察、记录、收集等,新的发现完善了他们的认知结构,新的方式提升了他们的调查方法,新的体验丰富了他们的情绪情感。
  三、“亲子游学”课程架构与实施策略
  (一)课程内容架构
  “亲子游学”课程分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以“健”行(运动与健康)、“阅”行(语言与表达)、“善”行(习惯与美德)、“智”行(思维与探索)“美”行(审美与创造)为框架目标,设置若干课程主题,架构起独具个性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详见表1)。
  (二)课程实施与推进
  1. 定位课程目标:“共性”与“个性”相融合
  “亲子游学”课程目标在纵向上从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段来设计,主要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各个年龄段的五大领域目标;在横向上从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三个维度来呈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其中,我们强调课程目标的顶层设计,表现在:不同年龄段的课程目标有统一的整体架构,课程目标的梳理体现出课程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课程目标的框架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要求。例如在大班游学课程“矿泉水和饮料的营养PK”中,共性目标有: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在成人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个性目标有:了解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矿泉水和饮料的名称、种类、营养成分;与家长收集资料,了解饮料中各种不健康的成分及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制作“宣传海报”或排演“健康宣讲团”,了解基本的身体保健知识。我园的“亲子游学”课程既有“共性”目标又有“个性”目标,共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 确立课程内容:“师幼”与“亲子”共参与
  亲子游学课程内容的确立,强调课程主体(教师、家长、幼儿)主动和深度的参与。我们会综合考虑幼儿的需要、家长的素养以及周边资源等因素,从课程内容所蕴涵的核心经验出发进行挖掘和设计。如小班游学课程“生态园里的花”的主题确定,是在一次“课程共建恳谈会”上,教师和家长纷纷谈道:“小班孩子看见幼儿园里、路边、生态园里开放着的鲜花,经常会停下脚步,有的幼儿会反复观察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花朵,有的幼儿弯下腰和花说悄悄话,有的幼儿询问关于花儿的各种问题……”察觉到幼儿的兴趣,我们便确定了该课程内容。“亲子游学”课程确保每一次游学课程的内容都契合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明确每次活动的目标、重点和难点,从而提升游学课程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开放性。
  3. 管理课程实施:“全员”与“全程”齐并进


  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互动过程,一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发展学生的课程体验,最终指向预期教育目标的实现[8]。课程的实施,需要“全员”的参与,“全程”的跟进。教师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围绕游学主题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家长培训活动。对于家长和幼儿个体来说,按照课程方案进行充分准备,包括物质材料的准备、知识经验的准备等。例如,中班游学课程“民丰苑小区路线图”,其目标是:动手动脑绘制出民丰苑小区周边的主要景观和建筑;感知和了解民丰苑小区景观和建筑的大体位置;理解“→”“↓”“↑”“←”四个方向的箭头所代表的意义;尝试绘制出民丰苑小区的路线图。在课程实施中,幼儿、家长、教师“全员”与“全程”齐并进,实行教师负责与实时进行动态管理,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4. 重视课程评价:“线上”与“线下”兼相宜
  游学课程评价有“线上”与 “线下”两种方式。“线下”评价有《亲子游学幼儿手册》,该手册中是幼儿每次活动的记录,包括“美术作品”“实验记录”“游学过程”“开心一刻”等。教师和家长能够从课程实施、幼儿记录等维度作“星级”评价,并对活动中的问题和优化措施进行反馈和沟通。“线上”评价主要是家长用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幼儿的表现,从“课程目标”维度评价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线上评价有利于家长了解其他幼儿的游学情况,汲取他人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四、“亲子游学”课程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1. 从家长的反馈中挖掘能够丰富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家长的“线上”和“线下”反馈中,有一些适宜的建议、创新的发现、优质的资源,这些都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如何将这些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增补、替换和填充,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审议和设计。例如,中班游学课程“生活中的图形”,家长“线上”反馈是:孩子们对图形十分感兴趣,可以继续深入开展课程,如开展“奇妙的图形组合”,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图形组合而成。
  2. 将“亲子游学”课程融入班级,与课程内容的学习有机整合。园内的课程内容与园外的“亲子游学”课程有机整合,携手两大教育主体(家长、教师),衔接三大生活场所(幼儿园、家庭、社区),融合幼儿整体性发展,力求让“大课程”满足幼儿不同发展需求,关注每个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和持续性。
  3. 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聚焦“亲子游学”课程,教师需要系统观察和解读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审议和改造课程方案,提升课程设计能力;自学与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主动与家长对话合作,进行个别或集体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积累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经验;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专业培训等,这些都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抓手。
  【参考文献】
  [1] 袁宗金.是谁蒙住了儿童的眼睛——儿童生活世界的“蒙蔽”与“敞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2): 21-24.
  [2] 百度百科.游学[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8%B8%E5%AD%A6/79529.2018-4-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 朱丹.陈鹤琴课程思想及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2):81-82.
  [6] 明翠翠. 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8] 汪霞.课程实施: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3(03):5-8.
  通讯作者:沈秋兰,380696700@qq.com
  (助理编辑 姬小园)
其他文献
(一)畅通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渠道.根据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现状,现阶段解决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不畅问题,重点将大、小额支付系统向乡镇延伸,使乡镇银行机构能实现"点对点"的资金往来
期刊
(一)转换观念、更新理念、加大宣传。从发展战略角度彻底理清欠发达地区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理清农村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各家银行的市场占有量及自身的区位优势,把发展农村
(一)坚持政府主导,行政推动。坚持由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政策先行。要充分发挥市、园两级管理职能,确保园区各项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要引进人才和管理技
经过10年的酝酿讨论,为各界所广泛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在十届人大五次全会上终于通过了,并将于2008年1月1日开设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资企业所得
期刊
农村幼儿园临时代课教师是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通过叙事研究发现他们有着独特的内心需求,外在的情绪表现为“愤怒”“担忧”和“排斥”。他们强烈地希望获得“
重庆南开中学具有开放办学的传统。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张伯苓校长就常常邀请社会各界的名流来南开做演讲,周恩来、马寅初、老舍、华莱士等都曾接受邀请。“中学里的大学”由
白银市是随着原兰州市白银区铜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建立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是全国178座同类型城市之一,也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1954年设立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现简称白银有
期刊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界定不清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界定模糊源于其全民所有制性质,"全民所有"实际上是一种抽象的制度假设,是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或法权
期刊
宇宙化学是研究宇宙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天文学与化学之间的边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陨石、月球、行星系天体、行星际物质、太阳、恒星、
一个专业有时候就像一条宽敞的路,给行走其间、渴望知识的人以舒坦和便捷,而开辟这条路的人早已隐退其后,看到这些场景而倍感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