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化带道路的规划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z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公园是由园林建筑和绿色植物组成的空间环境、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游憩、娱乐等活动的场所,较之为少数人享用的古典园林,其空间构成相对开阔得多,园林道路的比重也相对较大。所以,我们应在继承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现代公园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多方面的需求,发挥园路的导游、分隔空间和交通等作用,建设出符合我们时代特征的园林道路。文章对园林绿地中道路规划原则、布局进行了理论探讨,详细论述了城市园林道路规划各要素。
  关键词:规划设计;公园绿化;功能特点;道路; 原则
  0 前言
  园路的规划设计,是整个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园林绿化带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园路是连接景观,分段隔离绿地的纽带,它贯穿于园林各景区的景点之间,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园路规划原则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面积有限的绿化地中,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这就需要合理的规划园路的尺度和密度。园路可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在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可设过路亭、坐凳、椅子等,在园路外延边界设置小广场等,这样宽狭变化,曲直相济,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人流密度客观上反映出路的需求度,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则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主,游园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和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需要设计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1]。
  2 园路功能与特点
  2.1 功能分区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2 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 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3 园路的布局与类型
  园路的布局一定要统一考虑,首先园路要舒适,功能与美观要兼顾,景点分布、构思、尺度、节点要遵循协调变化统一的美学原则来规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3.1 主要园路
  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2]。
  3.2 次要园路
  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3.3 游息小路
  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还有很多变形的路,如步石、汀步、休息岛、踏级、磴道等。
  3.4 园路路口
  路口要设计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岔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台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则式的地形进行设计。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陡坡地形之外,一般尽量采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过绿地;锐角部分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圆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3]。
  4 园路的综合要素
  4.1园路与植物
  园路的绿化效果取决于植物的合理搭配,植物选择应该注重树种的姿态美、色彩美,枝叶可赏性要强,种植要灵活掌握。较宽的路若要体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树种可选择一些具有遮阴功能阔叶树沿着路两旁栽植,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一起,建成独特的景观。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进行强调,比如种植大量的时令花卉,对渲染园景效果很好,既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创造出了亲切宜人的优美环境。园路的交叉路口,应植以耐修剪的矮灌木,以免影响游人的视线。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树坛等。或选择一些匍匐植物、宿根花卉、地被植物结合点石、花钵点缀其间,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4.2 园路与建筑
  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筑交接。多数情况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起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
  常见的园路与建筑采用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路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向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實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段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圆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
  4.3 园路与水体
  中国园林常常以水面为中心,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眺望[4]。
  4.4 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既能疏导交通,又能起到美观的作用。
  5 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5]
  ①现代园林中,避免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改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地堆成“馒头”,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②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合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③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某些规划设计中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④个别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⑤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圆形花坛相切分布、在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于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⑥植物之间的组合缺少颜色、层次的搭配及图案变化,有些园路的乔木、灌木、花草都未经修剪和精心配置,景观显得零乱,树种单调,缺乏地方特色。
  6 结束语
  城市公园、建筑绿地、城市广场的绿化讲究以简洁实用、体现城市特点为主要原则,以自然的整体美为主要特征,以创造城市完整的、连续的绿色空间为主要目的,以组织交通、点缀景点和美化环境为主要功能,良好的园林道路规划设计构成简洁、大方、鲜明、开放、清新、自然的景观,并与建筑绿地一起,形成完整的绿色生态系统,充分体现园林绿化的主要特色。
  建议:①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②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③加强自身艺术素质及业务素质,避免矫揉造作,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我十七岁那年,陈西也是十七。她妈妈张阿姨和我妈妈是很好的朋友,所以给我们取的名字都是一样,一个叫陈西。一个叫苏西。陈西比我大一天,自称是我干姐姐。可是我从来没有承认过。
摘要:河南县高寒牧区水利工程施工,要依据水利工程的特点,结合当地高寒缺氧,交通不便,施工期短的客观实情,进行全员、全过程地实施动态施工成本控制,就能实现水利项目施工的更高的利润。  关键词:河南县;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分析  1在河南县高寒牧区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投标环节:一是水利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标报价风险加剧。二是投标费用有增大的趋势。  1.2施工环节  
作为一名工作五年的教师,我深感教育带来的快乐。在此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我的快乐教育生活。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想在这个领域中享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前提是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共20分。每小题5分)活着的遗产——关于民间文化传承人(节选)冯骥才人类一边前进,一边把它创造的精神财富留在遗产里。这种遗产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
摘 要: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现阶段下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招投标制度;招标人员;问题;管理措施  一、 目前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从依标底招标到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实行报建和施工许可制度;建立有形建筑市场;推行公正度评价和标后评估等等。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处初级阶段,市场尤其是建筑市场赖以健康有序运作的法律法规还不完
摘要:从分析伸缩缝是桥梁结构中最易于损坏的一个附件,介绍主要原因在于伸缩缝结构的自身强度不足或于梁体的联结薄弱所致。利用在旧桥伸缩缝改造施工中,针对不同桥型的不同结构,采取相应的措施,尤其在旧桥伸缩缝的改造上更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旧桥;伸缩缝;损坏;更换    伸缩缝是桥梁结构承担最大动力荷载的附件。在结构中,难以找到的量值不等的或综合的各种力及各种侵蚀都直接作用与伸缝上。它直接承
1.忌无冷却水启动启动后再加冷却水会使炽热的缸套、缸盖等重要部件骤然遇到冷水,而引起炸裂、变形。2.忌加入沸腾的开水向冰冷的机体内骤加100℃的开水,同样会激袭缸盖和机
摘要:只有大力发展环保建筑设计才能有效地节约现有地球资源,才能走上节能、减排、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bstract: Only to develop green building design can effectively save the existing resources of the world to take energy 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摘要:土坝因其结构简单,易施工,建后管理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出现诸如“自然老化、安全问题”以及管理中的“重建轻管、汛期严管、非汛期不管”、管理人员素质低和历史遗留等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土坝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主题词:土坝;运行;管理;问题    1、前言  土坝主要是用坝址附近的土料,经碾压、抛填等方法筑成的挡水建筑物。土坝具有结构比较简单、施工难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让水利水电工程能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技术,生产新的装备,本文就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新装备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介绍。  【关键字】:水利水电工程;新装备;研究方向  国内水利水电工程传统施工装备水平综述  我国兴建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其混凝土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基本上有三种类型:机车+立式吊罐+门塔式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