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湿性对油水渗流特性的影响

来源 :油田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润湿性对不同渗透率岩心中油水渗流及水驱油效果的影响,利用低、中、高三种不同渗透率的人造露头砂岩心,通过甲基硅油、模拟油等化学剂将其润湿性由亲水改为中性和亲油性,研究了不同渗透率岩心,当润湿性改变为亲油和中性润湿条件后油水渗流特性的变化,岩心润湿性的反转程度通过动态接触角法来确定。实验结果表明,将岩心的润湿性由亲水和亲油状态转向中性润湿条件,均有利于增加油的流动能力,同时增加水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流度比,改善水驱效果。低渗油藏孔隙表面的亲油性润湿条件是注水压力高的原因之一,建议将其润湿性转为中性润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在护理川崎病患儿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川崎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
摘 要:近年来,与银行道德风险有关的金融案件频发,警示我们对银行道德风险的关注。商业银行道德风险问题是其脆弱性产生的根源,而我国商业有银行是一种体制性脆弱,是由既有的制度缺陷决定的。制度安排不同,道德风险程度就不同,因此,从制度缺陷角度分析我国商业有银行道德风险,探究其成因,寻求化解之道,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制度缺陷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
本文首先从跨国比较政府在银行中产权比例角度入手进行研究,研究显示1970—1995年政府在银行中的产权比例逐步下降,降低商业银行国有股权比例是世界趋势。接着,从现实角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