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普通外科中青年医师手术展演暨\“中华外科金手指奖\”评比获奖者谈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q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近年来泌尿系统肿瘤的系统治疗获得较快发展。精准医学的进步为精确选择治疗的获益人群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免疫治疗的进步为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联合治疗给更好的肿瘤控制带来了曙光。本文简要介绍常见泌尿系统肿瘤的系统治疗进展,为临床上开拓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肿瘤成分由细胞外基质、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免疫微环境及其中的少量恶性肿瘤细胞共同组成。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一系列治疗措施的失败均与胰腺癌特殊的免疫微环境相关。通过分析胰腺癌免疫微环境的成分,明确各种成分对胰腺癌形成高度免疫抑制、乏氧和促进结缔组织增生等方面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在胰腺癌发生及发展中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肿瘤单细胞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好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系列创新智能化诊疗技术的出现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手段,有助于推动我国普通外科学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了数字医学智能化诊疗技术,如三维可视化、三维打印、混合现实、分子荧光成像、人工智能-影像组学、腹部手术导航和光声成像等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三维可视化改变了传统"二维"疾病诊疗模式;三维打印是三维图像向立体物理模型的跨越式转变;混合现实打破了数字化虚拟世界与
随着近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5年成立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标志着我国骨肿瘤专业化的形成,自此国内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理念获得大范围的推广。多种保肢技术、脊柱整块切除术、人工骨盆置换术的开展及骶骨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出血控制措施等方面的进展,明显提高了骨肿瘤治疗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诊疗水平不断提高,立
胆道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与肝脏及胰腺关系密切,"上肝下胰"的基本特征是制定胆道手术策略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胆道恶性肿瘤微创手术的发展过程中,基于这种整体性的观点,正确认识胆道手术的内在规律,才会有技术革新。以控制出血技术为核心的肝切除技术和以显露为核心的胰腺手术技术是胆道恶性肿瘤微创手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处理好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腹腔镜与机器人,胆道肿瘤与"上肝下胰"这三个关系是微创胆道肿瘤外科发
近年来,新理念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我国胸外科诊疗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胸外科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阐述了我国胸外科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随着精准医学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胸外科将迎来飞速发展。我们应该把握时机、抓住机遇,更进一步扩大优势,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中国胸外科。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外科治疗难度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日本,过去的30余年间该疾病的5年生存率从32.5%升至67.1%。其背后反映出日本在术前的内镜诊断、包括门静脉栓塞术、半肝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内的术式创新以及包括胆汁还原、益生菌治疗等措施在内的围手术期支持治疗等诸多方面的坚实努力,并由此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诊治体系。本文对该诊治体系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电子、机械、物理等相关领域的共同进步。本文回顾了创伤骨科的大数据、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内植物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智能微创、新型材料、三维打印技术、骨折复位手术辅助机器人、数字骨科等方面,展望创伤骨科诊疗技术的发展趋势。跟踪学科前沿,不断汲取国内外先进的创伤骨科治疗理念和先进技术,可进一步提升我国创伤骨科的救治水平。
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患者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因素,主动脉旁淋巴结在可切除胰腺癌中的转移率为9.1%~26.5%,其在胰腺癌中被列为远处转移。但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否为可切除胰腺癌的绝对手术禁忌尚缺乏Ⅰ级证据支持。目前已发表的文献显示,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总体预后差,但部分患者可从手术中获益,手术治疗联合辅助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可切除胰腺癌发生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时,临床医师可谨慎地为部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