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两难困局”?

来源 :财经界·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f757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两难悖论,一方面受益于全球化而快速发展,但同时,经济、金融等领域也会受制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决策者该如何应对?在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新智慧解码两难困局”分论坛上,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肯特·加尔德、印度工商会联合会会长桑迪普·索马尼、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Leslie Maasdorp、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等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新兴经济体贡献很大 目前需携手应对反全球化趋势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新兴经济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规模很大,比如中国和印度。目前很多外汇储备金都在新兴经济体中,这些国家会持续深化他们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Leslie Maasdorp称。
  印度工商会联合会(FICCI)会长桑迪普·索马尼也持相似观点,他表示:“我觉得新兴经济体将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我认为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要么处于负增长,要么就是不增长,而新兴经济体的人口还在不断地增加,有更多年轻人口,这就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能够吸引投资,对于出口也是好事。”
  林毅夫认为,全球化能够给世界带来互利双赢的局面,目前有反对全球化的趋势需要携手应对。针对全球化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的机遇,他以中国为例: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达到了年均9.4%,而在1978年前的三十年,中国的发展速度没有那么快。经济之所以高速发展,是因为中国推出了改革开放政策,积极接受了全球化。
  如果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发挥所长,比如出口一些商品,占据其他国家一部分市场;进口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自己的一部分市场提供给其他的国家,就能够更好地改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他指出,目前一些高收入国家中有反全球化的趋势。因为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虽然全球化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他们国家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蓝领工人收入停滞等,有人将其归咎于全球化,但其实著名经济学家研究后发现这是误解。要想停止反全球化的趋势,就要让大家了解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全球化。

新兴经济体间应加强联系 发挥5G等技术比较优势


  针对新兴经济体目前是否面临困局,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表示:“我想说新兴经济体其实是没有两难困局的。”他解释道,因为世界变化非常快,不停地在扩张演变,新兴经济体的管理者必须准备应对改变。全球化不是负面的影响,而是一个好的机遇。
  他用巴基斯坦放松管制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举例,“当国家储备金为负数时,我告诉巴基斯坦人民我们现在有非常严重的经济问题,政府会改革,我们要放松监管,太多的监管会使经济放缓,也可能会产生贪污。”
  他强调,在管理经济中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且必须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精心规划的改革,也不能过于复杂。他补充,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媒体战略,做好和公众在改革问题上的沟通。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肯特·加尔德表示,新兴经济体尚存结构性差距。具体来讲,第一个问题是贸易机制结构问题,这点在发展中国家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表示,差距也体现在基础设施上,如何为基础设施提供融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桑迪普·索马尼提出,新兴经济体需要注意不要过于依赖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之间需要加强贸易往来和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局限于金砖国家内,也包括其他的新兴经济体。
  “再过十五年到二十年,我预计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会是中国。如果是按GDP计算的话,印度现在是2.8万亿美元,到2030年将会达到10万亿美元。”他表示。他进一步分析,许多新兴经济体将会比现在的规模增加很多,他们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很多,重点就是关注到哪些技术在他们的经济发展中可以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包括像5G技术,这样才能发挥自己国家的比较优势。

下一个经济周期不仅要完善经济制度 还需更开放的政治意愿


  新兴经济体下一个经济周期如何保持高速发展?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及首席财务官Leslie Maasdorp表示,需要做四件事:降低脆弱性、绿色改革、防范中等收入陷阱、关注软件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降低脆弱性,Leslie Maasdorp分析,资金回流到发达国家可能会造成新兴经济体更脆弱。这就要求新兴经济体必须深化本地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跟美欧市场做一个金融风险隔离。他举例,几周之前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发了一百亿人民币债券,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加强了当地货币的风险管理。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谈及绿色改革,他认为新兴经济体在下一个周期的经济发展中如果能够持续投资到绿色科技上也能够降低风险。因为,绿色技术将会是新的创新点,也会继续推动未来的经济增长。
  同时,他表示还要防范中等收入陷阱。在他看来,中等收入陷阱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很多国家比如巴西、南非,以及金砖国之外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虽然在发展,但中等收入阶层没有办法再往上走。要解决这些人群面临限制、不能够突破阶层的问题,他认为要深入当地金融系统和资本市场。
  最后,他指出基础设施的概念要比传统的硬件基础设施的概念更加广泛,不仅是包括道路、桥梁和港口,还包括一些软件的基础设施,比如卫生、教育、数字基础设施,这些领域都要进行大量的投资,才能够进一步加强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肯特·加尔德强调开放的政治意愿也很重要。他认为欧盟过去一直发挥着规模优势,但像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有像日本、越南这样重要的成员会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因此,要鼓励其他国家看到贸易协定所带来的好处,而不仅仅看到国家间的对立关系。

构建有效市场机制 为所有国家使用自身竞争优势提供信号和工具


  林毅夫表示,全球化可以使一些国家受益,但是另一些新兴国家甚至是高收入国家不能受益很多。所以,要有两个机制让所有的国家都能够从全球化中受益,即构建有效市场机制、推动机制。
  他进一步解释称,全球化能够使所有国家受益,前提是所有的国家都根据自己的竞争优势来发展经济。他表示,希望企业家能够了解自身在全球化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手上有什么样的工具,怎么样使用他们的竞争优势,要盈利就要根据竞争优势去发展经济。而有效的市场可以提供这些信号和工具。
  针对第二点,林毅夫強调市场必须要有竞争性,因此必须要降低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是跟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有关,所以必须要有国家的力量来促进完善基础设施,构建更好的商业环境来推动有效市场。
  (来源:新京报)
其他文献
第一,全球进入了空前激烈的大国竞争与博弈。大国竞争与博弈,未来要比拼的就是哪一个国家的经济有韧性,有活力,有发展空间,有回旋余地。当前,中国重塑区域的布局至关重要。现在的区域布局,我认为发生了几点非常重大的调整和演化:第一,形成了若干个世界级的大城市群,比如说粤港澳大湾区,它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世界级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也是世界级大城市群。第二,“一带一路”建设下形成内外联动新的区域布局
期刊
任继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哲学史、宗教学、图书馆学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认为当前形势下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顺应时代的发
现在看,要首先注意城镇化三个新动向:第一,目前有不少城市人口绝对数量开始减少,出现了收缩趋势。第二,许多城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升反降,出现了反常下降。现在应该是上升期,但是出现了下降期。第三,城镇常住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明显放缓。三个新动向影响了城镇化,为什么?因为辖区的原因,资源枯竭,主导产业收缩引起人口收缩,政府行政把中低端人口向外趕;城市生活成本大幅度上升,迫使人口回流;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期刊
在我的印象里,任继愈先生属于“五四运动”延续下来的人物,内心充满爱国主义激情。他曾说过,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与爱 In my impression, Mr.
今年以来,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大局,以构建和谐额济纳旗为目标,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突出保增长这一主题,全旗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用电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能用电进一步实现了电网和用户的灵活双向互动,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优化了电力资源的配置.本文先介
期刊
四月的三亚,充满了热带风情,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同样引人关注的,还有三亚近年来全维度优化的营商环境.rn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已有
期刊
小城镇是实现城市产业与乡镇产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集中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要素,是非均衡系统中具有相对区位优势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及技术、资金的集散地,为农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