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器材“变身”增趣投掷教学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tanc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投掷教学中,通过改变投掷物的形状、大小、轻重、颜色、附加物等形态结构,改变目标物的距离、大小、外貌、形状、运动状态,在“内”变“外”变、多变善变中,努力赋予器材一定的生命活力,使投掷物和目标物变得更有灵动、更加鲜活、更有乐趣、更能温暖学生的心灵,进而诱发和延续学生的投掷激情。
  关键词:器材;变身;投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2-0059-02
  一、投掷物的“变身”
  投掷物的“变身”主要包括形状、颜色、大小、轻重、装饰物等外在的直观的东西,通过改换投掷物的外形、外貌、外观,进而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忘记身体疲劳,使投掷充满趣味,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1.改变形状
  形状是器材形态结构的第一要素,利用投掷物的形变开展投掷游戏,根据投掷物的属性可以连续多次改变同一器材的形状,形成不同的物体,练习不同的投掷动作。如用一张废纸,先把纸折成飞机开展扔纸飞机游戏,让学生体会肩上投掷的动作方法;再把这张纸搓成纸棒(或做成纸炮),体会鞭打动作;最后再把这张纸搓揉成纸球,开展打雪仗游戏,体会肩上投、手要快的动作方法。再如,围绕一根跳绳“变身”出几种不同的形与物——绳、绳结、空心软环、管状物,围绕器材的变形与变幻,使投掷物产生魔力,让学生充分尝试投掷不同形状的物体,感受同种器材产生的魔幻变形效果。
  2.大小轻重变化
  教学中,通过改变投掷物的多少、大小、轻重等,也能有效提高练习趣度。如把刚练习过的多个小纸球组装成一个大纸球(与实心球一般大小,外层先用报纸再用塑料袋或宽胶带包裹,形成有弹性的“球”),开展砸扔、抛接等多种游戏。用单个或多个鞋盒组成轻质小件物品、轻质大件物品开展抛掷游戏。根据饮料瓶中装水的多少(装1/3、2/3的水、半瓶水、满瓶水),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重量的水瓶,分层次、分能力、分目标进行投掷教学,或者让每个学生都尝试投掷重量不等的水瓶,通过投掷物的轻重变化,让学生感受用力大小、出手角度变化等。
  3.增加颜色元素
  游戏教学中,通过增加颜色元素刺激学生视觉系统,给人以视觉美,打造“物美投掷也美”的意境。如往矿泉瓶中注入不同颜色的水,或用不同颜色的废彩纸做成纸彩球,分组练习时,同组学生使用同种颜色的投掷器材,能使投掷活动、捡拾器材环节更加有序,避免出现分捡器材时的混乱局面,又能有效提高练习密度、练习效率和练习兴趣。
  4.附加装饰物
  游戏教学中,还可通过附加装饰物、改变原面貌的方法,把每一件投掷物都制成“艺术品”,进而传递快乐投掷的理念,实现投掷快乐。如在沙包上装饰或多或少的、长短不齐的、颜色不一的、多少不等的飘带,为更加形象的赋予器材活力,可把飘带喻为尾巴,根据飘带的长短、多少、色彩,喻为长尾巴、短尾巴、彩尾巴、红尾巴等。或用塑料袋装沙包,让沙包穿上防雨服、装上降落伞,游戏中,为了让其装饰物飞起来、飘起来、响起来,学生投掷时会格外卖力、用力,无形中实现了全身用力、以脚发力、引弓快扔的教学效果。
  二、目标物的“变身”
  目标物的“变身”主要从目标物的距离、大小、外貌形状、动静结合上寻求突破,努力通过情境化的游戏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投准、投远与投高等趣味练习,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投掷热情,激励学生努力练习。
  1.距离变化
  目标物的距离变化即目标物的高低远近各不同。如在足球门上悬挂一排渐低的木板,形成一组“编钟”,或者在上面标示数字,把一句音乐简谱,转化为数字歌,开展投掷活动;手拿呼啦圈作为投掷目标,让学生把较大的投掷物投进逐渐升高的呼啦圈,进行“步步高升”游戏。也可把目标物放置地面、悬挂空中开展投击高中低不同距离、有立体感的物体,如把“彩瓶”前排紧密摆放地上、中排紧密摆放凳子上、后排紧密摆放桌子上,进行先选目标后打目标的“击倒水瓶”游戏。
  2.大小变化
  更变目标物的大小,使目标物的面积变大或缩小,进而开展投击大小不等的目标物,也是一件饶有兴趣的练习。如根据长方体纸箱的三个不等面(面积),使其横放、平放、立放、侧放于地面,投击长方体的六个不同面。小垫子、废报纸也是很好的素材,把小垫子折叠、打开挂于空中,形成高低不同、面积不等的空中悬挂物;把报纸铺开挂、折叠一次挂、折叠两次或三次挂,通过折叠使报纸面积产生变化,进而开展投准游戏。
  3.外貌形状
  目标物是学生的投掷方向和投掷目标,目标物的外貌更是视觉提醒标志和能量标志,醒目的标志往往能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积聚全身的力量,更好地把全身的能量汇聚到器材上,把注意力转移到器材上,实现尽全力、用尽力、快发力投掷,达到借力蓄力、借力发力、借力打力的目的。如在皮球上、用过的铁罐和奶粉罐上涂鸦,制作现实版的“四害”“光头强”“愤怒的小鸟”等,积蓄学生“愤怒”的力量,激励学生用力、发力,激发学生的投掷欲。
  根据目标物的形状变化开展投掷游戏,也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投掷乐趣。如把多个装水的矿泉水瓶(有颜色更好)紧密排列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或“花瓣形”等开展投掷游戏,也可以把水瓶以“叠罗汉”的形式叠加堆放,形成两层或三层“瓶塔”,开展拟名打击上层或整体物的游戏。还可以把厚木板前后间隔立放,开展“一箭双雕”“一箭多雕”的多米诺骨牌游戏,当然还可以让学生用投掷物击穿多层厚度的报纸来挑战“大力投手”,进而有效提高投掷时的出手力量、出手速度,学会用力、全力、快速投掷。
  穿越、飞越不同形状的目标物,以进一步渲染投掷的氛围,培养投掷乐趣。教学中,通过调节目标物的距离、高度、远度,强化出手力量、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实现穿越、飞越目标物的目的。如投掷沙包时,让沙包穿越空心靶;前抛实心球比远游戏中,可以借助多级台阶,开展正向投掷(从下往上掷)或逆向投掷(从上往下掷)。让学生“驾机”(掷纸飞机)穿越或飞越“垫子墙”“肋木墙”等,形成完美的抛物线,以用来发展学生投高掷远的能力。
  4.动静结合
  制造动感、动态目标物,想法设法使静止的器材运动起来,学生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投掷情怀,不造情即生景,投掷欲油然而生,更能使学生精神振奋、身心活跃、跃跃欲试。如让学生向投掷区的正上方、前上方、地面上来回抛滚足、排球,让目标物“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打“移动靶”“打野兔”“拦截导弹”的游戏中,感受投掷魅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投掷品位。另外,让学生手拿护体道具(木盾牌、旧缸盖、纸箱盾牌等)护着头胸腹,借助掩体(如大纸箱、跳箱等)的掩护穿越“枪林弹雨”区,也能把投掷动静结合的目标物发挥到极致。如让学生头顶着倒V形小垫子,双手向下拉着两端的提带,以蹲姿行进。或让学生侧披竖垫子,护着头胸腹穿越投掷区,其他学生用较轻的投掷物投击“移动目标”,更能增添几分情趣和“热闹”,使简单的投掷更有趣味。
  三、其他注意事项
  投掷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其存在价值必须与生活经验和知识相联系。因此,在围绕“变身”器材开展投掷游戏时,还要注意加强专项投掷力量、专项体能发展(举沙袋、推小车拨球行进等),以及各种投掷动作的学习(上抛、侧投、前掷、后甩、抱扔等)与左右手的投掷练习,提高投掷的技能运用能力和发展学生左右肢体的协调能力。
其他文献
为更好地推进“高参小”项目,提升项目结对小学的足球教学训练水平,2017年10月27-29日,首都体育学院“高参小”项目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系列活动——足球项目教学训练技能培训
积极的运动参与是学生体育有效学习的前提和保障,一个优美的动作示范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如何运用“动作示范”来有效地激发学生运动参与是本文尝试解决
摘 要:艺术手法作为将艺术融入到体育课堂中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教学策略与方法,能够引起体育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变化、更新、改组和微创,有助于构建创造性学习环境,有助于将学生摆在正中央,有助于体育课堂“活而有序”,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艺术手法;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1-0017-02  笔者参加了一期
离开学校体育工作战线已有多年,对体育教学有些陌生了。《体育教学》邀我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讨论,我诚惶诚恐,就怕说外行话。  关于什么是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有效的标志,是一个很难说完整、评准确的问题。首先,从时间维度观察,体育教学可能是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节课,甚至是一个教学片段。如果从目标维度观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4~5个目标是一个综合的、“不可偏废的”目标群,同时又很
摘 要:青春期的学生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更希望能以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同学和朋友的青睐,这是“异性效应”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本文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异性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异性效应;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2-0058-02  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
摘 要:从教学视阈,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基于《大纲》与学情,从宏观目标、任务着眼,把握不同技术动作的“共性特征”,划分技术的不同“教学层级”,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中、微观层面,运用“分解”“打散”“消解”“融合”等解构方法,将“技术任务相近”“目标指向相通”“方法与手段可互鉴”的教学内容,运用“最近区理论”,缜密筛选和统合,建构“组合教学单元”,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佳径。  关键词:教
摘要: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践行身心雄健的培养目标,我校规定在校学生三年至少要完成600公里长跑的制度,并颁发体育毕业证,把体育毕业证作为颁发学校毕业证的前提。制定三年600公里统计表并由家校监督,进行详细记载,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强健体魄。  关键词:三年600公里;体质健康状况;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毕业证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
体育课安全要说到细处,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备课严谨,心中有"术";检查细致,严格有"术";组织合理,安排有"术";应变自如,活而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