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电影”:从灾难想象到现实反思

来源 :声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bxg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后疫情时代,“疫情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遇到从小众走向大众视野的机遇.对于“疫情电影”的创作,首先,“关注现实”与“逃离现实”看似是一对矛盾的创作路线,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可以并行不悖.其次,纪录片对于回顾此次疫情仍是最直接的方式,因此不能忽视纪录片在“疫情电影”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最后,电影的商业类型化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后疫情时代“疫情电影”不再只是一种“灾难想象”,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叙事技巧与鲜活社会现实的结合.
其他文献
在电影中,声音语言的使用能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以及感情气氛的烘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王家卫导演非常善用声音讲故事,他的声音已经成为了他电影中最大的特色.他往往能用出乎意料的背景音、画外音以及配乐让观众感受到镜头背后风起云涌的感情,不自觉地让受众体会到身临其境之感.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误读现象普遍存在.“外国青年看中国”实现了中国故事的他者化表述,叙事视角从“我说”转向了“他说”,呈现出中国形象的多个切面.外国青年导演在纪录短片的叙事主题、选题倾向、叙事人称、叙事视角等方面,融入了自身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通过“他者叙事”的纪录短片,可以反观他人眼中的自己,以“他叙”观照“自塑”,为我国纪录片如何更好地“自塑”并传播国家形象提供借鉴.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必然要选择转型.基于此,文章就融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媒体转型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020年7月31日,国产VR纪录片《我生命中的60秒》横空出世,该片凭借应时的选题方向、真实的沉浸体验、扎实的内容策划、细腻的情感捕捉,获得大量普通观众和专业影评人的认可.文章着重分析该片的内容创作特点,并进一步探究VR技术在纪录片中的应用、困境和未来前景,为纪录片在新技术应用和内容创作领域提供有益思考.
节目创新是电视媒体永恒的话题.文章就这个话题提出了三个问题,通过分析得出电视节目创新必须走跨界合作之路,电视节目创新应该在“国潮”经济发展中寻求落脚点、突破口等答案.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兴起颠覆了以往的传播格局,营造了新的意见市场,也为媒体、公众和政府提供了新的互动空间.文章以成都四十九中事件为例,运用议程建构理论对事件中的政策、媒体、公众三类议程的互动进行探究,剖析了媒体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在多元舆论场下的速度博弈、情绪博弈、信息博弈,并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提供应对策略.
中央媒体的成功转型实践证明,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的“又一个春天”.从地方媒体的实践来看,媒体融合滞后、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需要加快媒体融合,只有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才能使得媒体融合效果好,媒体竞争力更强.唯有改革才能促融合.
近年来,明星真人秀已经逐渐成为最受我国荧幕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也标志着电视综艺回暖.然而,在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狂潮背后,却有着购买海外版权节目过多、开发程度不足等隐忧.文章通过媒介营销视角回顾明星真人秀的前世今生及其发展轨迹,试图总结出包括明星真人秀在内的电视综艺发展规律,并为下一步明星真人秀充分开发已购版权、创新本土明星真人秀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媒体逐步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必然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冲击.传统电视媒体要稳固自己的主流地位,要加大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创造新的融媒体传播形式.文章从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现状出发,对电视媒体的转型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媒体化应该如何进行.
201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票房口碑双赢的佳作,它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了中国故事,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技术水准.文章基于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视角,分别从心理层面、文化层面和政治层面去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文本的底层书写,解读其所投射出的民族精神、个体共鸣与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