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教学改革与思考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y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设计色彩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包括弱化色彩基础课程、夸大色彩构成课程、色彩教学与艺术设计不适应以及电脑软件的使用造成学生轻写生实践等,笔者提出了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色彩课程设置实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等。
  关键词:设计;色彩;教学改革
  设计色彩学作为一门科学,以装饰色彩学、美术心理学、写生色彩学、色彩构成学以及设计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专业探讨利用色彩组合变化的原理以发掘人们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帮助人们科学的认识、分析和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原理,最终利用色彩功能的特性为设计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设计色彩的人才培养上进行改革,加强对于学生的色彩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能力的训练,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对于设计色彩教学的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原因和目的以及改革的思路加以分析。
  一、设计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各高职校对于设计色彩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设计色彩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1.弱化色彩基础课程
  在目前国内的艺术招生中,色彩和素描基础理论为各院校所确定的基本考试科目,各院校大都依据这两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对报考学生加以筛选。于是,部门老师认为,招录学生的色彩基础理论比较扎实,没有再开设基础理论课程的必要,于是,出现了减少甚至取消基础理论课的迹象。事实上,很多学生只是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基本的艺术认知和艺术修养,而基础理论课的开设也不仅是教会学生理论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认知和艺术修养,很多老师未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造成了基础理论课程地位的下降。
  此外,由于高职校扩招造成的师生比例失调也促使老师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甚至有些学校盲目的参考国外的教学模式而取消基础课程以及传统的艺术培养模式。
  2.夸大色彩构成课程
  目前,高职校色彩教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以绘画色彩为基础的色彩训练和以色彩构成为内容的设计色彩训练。在色彩基础课程不断被弱化的同时,很多高职校过分强调和夸大色彩构成课程,并将其视为色彩教学的全部。事实上,色彩构成课程仅仅是色彩训练系统中的一部分,而非色色教学的全部,不应该盲目的夸大。
  3.色彩教学与艺术设计不相适应
  由于在各高职校中,一般由绘画专业的老师担任色彩课程的教学工作,导致在讲课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绘画性的写实色彩训练,而轻视了学生的艺术创造性,使得色彩教学与艺术设计相脱节。
  4.电脑软件的应用阻碍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电脑软件在高职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造成了学生偏向电脑绘制而忽略了写生实践能力的训练,阻碍了学生们的设计思维、创新以及色彩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针对目前设计色彩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有必要推动设计色彩教学的改革,以促进学生们在色彩与设计之间的有效衔接,提升学生们的艺术创造性和设计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作为设计色彩教学的基本问题,是实现设计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的有效衔接。在目前的教学中,虽然也开设设计色彩课程,但是大多属于公共课类型,仅仅讲授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色彩构成课程,仅能让学生对于色彩的体系、感觉以及配色原理等加以掌握,却无法实现色彩课程与设计的结合。因此,笔者认为,作为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围绕着应用领域的实际需要,设置能有效衔接色彩学说、配色原理与实务工作的设计色彩课程,促进学生从各种学科的角度认识色彩的规律及其对于人们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念,开拓色彩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增强设计色彩的使用经验与创新意识等。
  三、 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一)设计色彩教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构想
  通过设计色彩课程的学习,能够加强学生们对于色彩的理解,并注重色彩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掘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潜能。
  1.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由于各高职校在教学时弱化基础理论的教学环节,造成了很多学生也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例如,虽然经过色彩写生的训练,但是很多学生却不知道色彩的三属性。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是设计的开始,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首先学习色彩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色彩的构成、了解色彩的三属性、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掌握色彩的各种心理感觉等,了解颜色的共同性心理含义以及个体性心理含义,掌握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
  2.设计色彩与其他专业的衔接
  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设置第二部分专业课程,重点是设计色彩的实践,在实践中理解色彩设计的目的、意义、运用范围等。首先,通过色彩设计方法探讨和完成色彩的前期计划,色彩设计方法可以采用诸如列表分析法、自然吸取法、借鉴法等;其次,完成色彩设计任务,通过引入商业案例,训练色彩在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饰、产品开发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
  3.专题讨论
  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特色的专题讨论,将色彩与设计结合在一起,通过透彻的讲解,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题的更新设置
  课题的设置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可以将课题设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基础知识训练和色彩情感表现,第二阶段则为色彩设计实务训练。在第一阶段的基础知识训练中,需要从色彩明度、色相和纯度的训练转变为同心五层色环训练,以促进学生们对于色彩的明度、色相和纯度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整体颜色的把握,进一步的,在色彩情感表现这一步骤中,可以采取色彩心理效果之色调练习、色彩提取重构等课题的训练,以促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设计的基础知识。在第二阶段,实务训练时,更多的利用现实的案例加以分析,可以把某一个设计拿出来,让学生们发掘需要改进的地方,最终把一个设计完善的展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不断的训练学生们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寻找乐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 设计色彩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重视写生实践教学训练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实践,创新则与人脑相联系,作为设计色彩教学方法改革的第一步,笔者认为,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写生实践训练,更多的通过写生实践等实战环节,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写生到主观表意的升华。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摆正电脑的位置:电脑仅仅是一种工具,帮助设计者完成想法的工具而已,电脑本身不能带给设计者灵感,因此,设计色彩教学改革也应该强化电脑的辅助地位,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电脑仅仅是一种工具。
  2.加强表现性色彩教学
  加强装饰色彩表现、色彩借鉴重构以及主题色彩表现的训练,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1)以色彩写生为基础,进行装饰色彩表现训练,将学生们的感悟与创造和自然色彩相融合,并运用多种手法重构自然色彩,促使其达到更统一、更简洁和更理想的效果;
  (2)通过借鉴传统的色彩和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色彩借鉴重构训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找出色彩的特征与规律性,增强对于色彩的理解力以及色彩语言的表达能力;
  (3)在装饰色彩表现训练以及色彩借鉴重构训练的基础上,围绕一定的主题,让学生们充分的发挥和大胆的创造,提高主观驾驭色彩的能力,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孙群.论设计色彩的课题式教学[J].齐鲁艺苑,2008(03).
  [2]许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J].艺术教育,2007(01).
  [3]魏学勇.设计色彩教学改革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1(23).
  (作者单位:常州幼儿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倍受各国关注,我国尤其注重英语的教学,它在初中各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构建初中英语的高效课堂显得更为重要。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如何。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引起了初中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课堂  构建高效的课
期刊
人类文明的动力不断地牵引社会的列车驶入新的境界,我们正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这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崇尚个性的时代,毫无疑问,是个性化的多样性之花的绽放才有了这个时代五彩缤纷的春意,“百花齐放春满园”,也只有个性化多样性的支撑才能使这盎然的局面得到持续,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注意到,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增添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要求,首次明确提出个性教育问题,这是全新的教育
摘 要: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枯燥的,没有兴趣的知识学习更为乏味,这样的学习过程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怎样才能化知识为过程,我认为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则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  关键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枯燥的,没有兴趣的知识学习更为乏味,这样的学习过程将直接影响学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思考和重视的问题。这需要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系统的认识和设计,同时还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经常做反思,努力改进不足以逐渐提高课堂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一、创设趣味的开放式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情境教学的魅力在于,情景展现的意境不仅是能激起学生的想像,而且意境内化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再
摘 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提问、学会讨论、学会表达。这不仅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更是一种科学生活的能力。“做中学”在本质上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不局限于单纯的操作层面的“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去实践,动口数、动口说、动手量、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并掌握知识的实质,变枯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激趣乐学。  关键词:做中学;生活原型;动
初做数学教师的人 ,几乎都被告诫过“若想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先得有一桶水” .许多青年教师都曾尽力去研习数学 .后来并未见到预期的效力 ,就会觉得“‘一桶水’的法则 ,无济
摘 要: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遇到过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学生。其中给我印象深刻,也令我付出最多的那就是后进生。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爱洒向他们。在班级工作实践中,我首先找到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对策。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后进生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推陈出新。新课改要求
本文主要论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多媒体教学中隐忧问题两部分内容。
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尤其是技术型人才中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更大.这就要求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制订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