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高中计算机课程作为普及计算机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收到了高度的重视。高中计算机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单纯的动手能力又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其需要与自主创新能力相配合,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保证学生的良好发展。探索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及其措施,有利于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措施
一、创新能力概述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理论和知识,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明的一种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不断成长的过程。创新是整个社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收到了各个领域的关注。随着计算机教育的广泛普及,对计算机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学科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已经逐渐成为了一项基本的技能和必要技能。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很快,为了适应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速度,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来推动。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意识很强,对高科技知识的掌握很敏感,也很迅速,因此,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为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同时也可以提高高中学生的思维和意识,提高高中生的综合能力。
2、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多的实践活动都需要在学生的创新思维支持下进行,从而才能做出更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以推动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突破。
3、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作品往往都很生动、形象、直观,在直观的事物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1、创新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填鸭式”的,即教师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教师在课上主动的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的不断发展,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计算机这一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来说更是如此。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和创新活动,从而逐步的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并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当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脱离了正确的方向,教师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并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否定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循循善诱,从而让学生有更大的信心进行创新活动。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不一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差异性,按照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中的主体,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时学生也可以对问题的解决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下一步对计算机的学习。实践证明,通过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式教学往往以问题为基础,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得到答案。例如,高中计算机教师在讲授word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word做出来的生动的作品,如名气、贺卡等,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多媒体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随后利用课堂讲解,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利用word做出这些精美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为学生设置问题,问题的深度要由浅及深,在一步步操作中让学生理解word中每一个功能,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即让学生自己制作贺卡,可以送给教师、家长、朋友,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力,自由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指导,对构思巧妙、个性的作品要给予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种启发式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对于高中计算机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然而计算机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更新速度较快的学科,单纯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发展,因此,高中计算机教师要积极的探索第二课堂。另一方面,高中学生的特点是好胜心强,这就为高中计算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基础。高中计算机教师可以组织一定量的计算机比赛,如打字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在竞争中体会到快乐,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计算机的更新速度较快,教材上和课堂上教授的内容是有限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高中计算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对网络中的内容进行了解,以便能够认识到更多前沿的知识,接触新知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允许不同思维的存在
对于高中生来说,入学前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同,知识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面对相同事物时会存在不同的想法,对于这种不同的想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高中计算机教师要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判断,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一个小组中,并组织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中的不同思维进行碰撞,从而让学生理解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授完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后,为各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每一个成员都可以表达自己对任务的理解,以及可以更好完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对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以便得到最满意的方案。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同思维的碰撞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开阔学生的思维。
5、提高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实践课是高中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应用,通过实践课可以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课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到一起,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同时达到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加入到实践的内容中来,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发挥创新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乐趣,从而进一步促进创新能力。
四、总结
高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高中计算机课堂的特点和高中学生学习的特点,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质量。高中计算机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由发挥,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力,让高中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素质方面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冯丽娟. 探究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作文,2011(3):55.
[2]俞彤.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9):141.
[3]杨挺. 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信息与电脑,2010(9):196.
[4]徐晔. 论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育人星空,2013(11):59.
(作者单位:云南省宣威市长征中学)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措施
一、创新能力概述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理论和知识,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明的一种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不断成长的过程。创新是整个社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收到了各个领域的关注。随着计算机教育的广泛普及,对计算机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学科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已经逐渐成为了一项基本的技能和必要技能。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很快,为了适应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速度,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来推动。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意识很强,对高科技知识的掌握很敏感,也很迅速,因此,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为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同时也可以提高高中学生的思维和意识,提高高中生的综合能力。
2、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多的实践活动都需要在学生的创新思维支持下进行,从而才能做出更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以推动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突破。
3、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作品往往都很生动、形象、直观,在直观的事物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1、创新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填鸭式”的,即教师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教师在课上主动的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的不断发展,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计算机这一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来说更是如此。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和创新活动,从而逐步的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并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当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脱离了正确的方向,教师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并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否定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循循善诱,从而让学生有更大的信心进行创新活动。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不一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差异性,按照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中的主体,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时学生也可以对问题的解决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下一步对计算机的学习。实践证明,通过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式教学往往以问题为基础,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得到答案。例如,高中计算机教师在讲授word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word做出来的生动的作品,如名气、贺卡等,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多媒体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随后利用课堂讲解,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利用word做出这些精美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为学生设置问题,问题的深度要由浅及深,在一步步操作中让学生理解word中每一个功能,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即让学生自己制作贺卡,可以送给教师、家长、朋友,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力,自由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指导,对构思巧妙、个性的作品要给予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种启发式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对于高中计算机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然而计算机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更新速度较快的学科,单纯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发展,因此,高中计算机教师要积极的探索第二课堂。另一方面,高中学生的特点是好胜心强,这就为高中计算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基础。高中计算机教师可以组织一定量的计算机比赛,如打字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在竞争中体会到快乐,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计算机的更新速度较快,教材上和课堂上教授的内容是有限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高中计算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对网络中的内容进行了解,以便能够认识到更多前沿的知识,接触新知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允许不同思维的存在
对于高中生来说,入学前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同,知识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面对相同事物时会存在不同的想法,对于这种不同的想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高中计算机教师要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判断,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一个小组中,并组织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中的不同思维进行碰撞,从而让学生理解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授完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后,为各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每一个成员都可以表达自己对任务的理解,以及可以更好完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对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以便得到最满意的方案。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同思维的碰撞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开阔学生的思维。
5、提高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实践课是高中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应用,通过实践课可以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课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到一起,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同时达到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加入到实践的内容中来,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发挥创新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乐趣,从而进一步促进创新能力。
四、总结
高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高中计算机课堂的特点和高中学生学习的特点,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质量。高中计算机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由发挥,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力,让高中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素质方面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冯丽娟. 探究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作文,2011(3):55.
[2]俞彤.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9):141.
[3]杨挺. 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信息与电脑,2010(9):196.
[4]徐晔. 论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育人星空,2013(11):59.
(作者单位:云南省宣威市长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