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建筑几种设计倾向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建筑开始和国际化并轨,其建筑也开始出现了超越以及不同的设计倾向。而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当代建筑的设计倾向变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达到深入了解当前建筑设计转变以及设计实特色,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良好的预测。
  关键词:设计倾向;特色;影响;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在我国已经有了极为悠久的历史,而也正是历史的悠久,促使我国的建筑设计风格在持续不断的变化,尤其是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和各个国家的建筑设计领域相接触之后,诞生出了大量的设计进步先驱,这促使我国的建筑设计开始发生转变,而我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则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中,也同样出现了不同的设计倾向。
  一、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1)当代中国建筑的四个阶段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事实上并不顺利,有着一段极为曲折的道路,如果要按照不同的阶段和设计倾向来进行划分,那么可以将其划分成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我国50年代中期以前,在当时的建筑风格就是以民族形式在快速的发展,而人们当时内心中所充斥的也是爱国热情,这对于建筑设计师的内心理念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民族形式的建筑自身的造价过于昂贵,不利于全民推广,于是这一设计倾向开始得到转变,促使建筑设计进入到了简约化的时代,也就是第二阶段。
  那就是从50年代中至60年代中,对第一阶段的纠正很多是缺乏理论深度,所以出现了以节约成本为首要的现象,因此放弃了对建筑文化的追求,以至许多建筑格局比较平庸。进而人们开始追求艺术,但人们的政治意识强烈的情况下随即就出现了庸俗艺术论时期,那就是中国建筑进入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第三阶段。
  在“突出政治”的气氛下,建筑被十分不恰当地要求体现某种被歪曲了的“政治”观念,在各地兴建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中体现出了具有中国政治含义的图像。
  第四阶段从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建筑倾向开始步上了一条健康道路,转为多元建筑论时期,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中国气派的新建筑文化,80年代以来的大量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2)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文明在这一过程中持续不断的进步,人们自身的素质、文化修养等在迅速的提升,而建筑设计方面已经成为了当前深入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
  自古以来人们所说的安居乐业,一直到现在也在盛行这种说法,现在人们对自己的居住房屋要求越来越高,也可以自由设计自己喜欢的建筑格局,住在一个好的房屋里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满意了,生活质量也就提高了,所以当今建筑的倾向百花齐放,日益推陈出新。现在的建筑不单单是建筑工程那么简单了,随着人类对外界视觉、触觉敏感度的提高,对艺术的追求也在快速的盛行了,所以外界的事物都可以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其中建筑就是一项很受人们关注的艺术,因为只有建筑,你才能看到这个社会的变化与美丽。
  二、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格局与设计倾向
  (1)中国文化和外来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随着每个时期的文化流传,中国的建筑也比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按照中国一直以来的人文思想,人们喜欢对建筑赋予不同的寓意,所以渐渐而来,中国的建筑也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即使在当今先进的科学发展时代,中国的建筑也还是会保留一份传统的中国风情。
  中国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从改革开放的50年代开始,当代中国建筑艺术越来越广泛,现今,很多艺术家、设计师都把个人的设计想法体现在建筑上。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建筑技术的发展需要相互沟通,一味的排他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但一味的崇外就是盲目的崇洋思想。
  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很多事物也中西结合,现在在中国的建筑上也很多会参照外来的建筑文化,国外的建筑特色可以给中国的建筑师作为一种学习,融会贯通地将外来建筑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结合,设计出具有潮流性的建筑,中国的发展不可以闭关自守,建筑设计也是,学习外来的建筑文化格局,创造自己的新倾向。
  当越来越多的国际文化进入到我国之后,有大量的元素开始和我国的设计相结合,这促使我国大量的建筑都开始掺入国外的建筑文化,而国外的建筑特色不仅仅可以为我国的建筑发展提供大量的设计经验,还能够通过融合的方式来将国外的设计风格和我国建设文化完全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更为良好的潮流性建筑。所以,我国的建筑设计师不应当过于保守,而要更多的对先进文化、理念进行学习,从而创造出更多不同的设计倾向。
  (2)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格局与设计倾向特色
  现代大量建筑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都喜欢在其中融入一定的传统寓意,例如部分建筑在其自身的屋顶上设计了一个尖尖的顶部。这就是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寓意着我炎黄子孙永远都是站起来的,拼搏向上的。
  进入二十世纪的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建筑理论、创作的研究都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极为活跃、宽松的时期,大量的建筑倾向、流派开始不断的诞生,这不仅极大的开阔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视野,同时也极大的为现代建筑设计注入了活力、动力。有大量的建筑设计倾向是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建筑中。而诸多的设计流派成为了广大设计师所学习的对象。并且在现代建筑设计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建筑师开始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也直接促使大量的學生开始对后现代主义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思考。
  设计人员的审美开始以他们为转移,变成了一种商品服务。建筑精英的审美时代开始衰落。商品市场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商品化,要突出商品。于是标签、特例独行、标新立异成了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主题,建筑审美迎来了一个极其表现的时代。
  (3)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医疗、设计等等各种领域都运用到了电子信息科技,所以我想以后会有更多的事业依靠电子信息技术来创造辉煌。在当代的建筑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建筑上有电子屏幕,相信以后更多的建筑都会设计成受电子信息的控制来使建筑出奇制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就对于我国不同阶段的设计倾向可以看出,我国现代建筑行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其中所涉及到的文化格局、设计倾向都基本是受到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新建筑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任何建筑设计能够完全脱离历史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虽然说有大量的古建筑已经不存在,但是古建筑学中的精华,我们却应当将其充分的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促使我国的建筑能够具有更多不同的建筑风格、设计倾向。■
  参考文献
  [1]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吴焕加.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格局.建筑学报,2000年07期
  [3]阎日松.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审美倾向的思考.山西建筑,2007年01期
其他文献
道路桥梁工程在今天作为我国交通行业最重要的运输枢纽之一,其直接影响着交通的流量和荷载能力。道路桥梁施工往往会在其设计与施工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欠缺等问题,再投入使用
摘 要:以《故乡的桂花雨》一文的教学为例,谈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性,以使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渗透和发扬。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人文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人文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主要表现在重知识传授、轻情感熏陶,重课堂讲授、轻课外活动,重书本学习、轻社会实
从项目管理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路桥企业施工网络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就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作了论述,对路桥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了使水利工程达到防渗的效果,施工人员采用的最常见的方式也就是建立防渗墙。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对这种施工方式进行改革与完善,研究出了一种超薄型防渗墙造孔施工新技术,并
大果马蹄荷群落是雷公山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类型,通过调查,对大果马蹄荷群落结构、群落特征、天然更新进行初步研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信任你、亲近你、尊重你。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一直坚持“心”教育。努力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和社会对他们的肯定和希望,从而引起他们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爱心是一种气度  我刚进办公室,课代表张丽(化名)就追了过来,她说:“‘成绩不理想册’被人撕了!”我顿时火冒三丈:这不反了天了。“成绩不理想册”是
摘 要:在锅炉使用的过程中,压力容器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质量问题直接对整个锅炉系统的运行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从而使得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我们就要采取相关的改善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通过对压力容器检验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来对其進行处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锅炉压力容器;检验;问题;处理措施  目前在我国工业行业发展
一切都像梦一场,但注定永生难忘。当亲朋好友得知我要去稻城亚丁参加活动时,羡慕者颇多,这倒让我有一些惊讶,原来我刚刚认识的稻城亚丁早已经是无数人的梦想圣地。更让大家羡
摘要:SAQ是专门针对足球运动所需的关键技巧,即一种集速度、灵敏性及灵活性、快速反应、爆发性反应的综合训练。SAQ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并能发挥他们最大能力;使阶段性训练平台提升,通过少年儿童运动员的SAQ训练提高了他们的专项成绩和专门素质、专门力量。针对SAQ训练的一些基本原理、概念、方法进行阐述,目的在于将这一先进的训练理念运用于我国目前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更新青少年教练员的身体训练理念
在2001年的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提出语文教学基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提倡探究式教学理念。而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