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影响虚拟现实发展的若干因素,并对未来虚拟现实的发展做出了思考与预测。
关键词:虚拟现实;VRML技术;全景;X3D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2-1223-02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o a Number of Factors Analysis
HU Yang
(Qiannan 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yun 558000, China)
Abstract: The book o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alysis, the impact of virtual reality development of a number of factors, and the future of virtual reality has made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and forecasting.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VRML technology; panoramic view; X3D
1 虚拟现实发展现状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建模语言,用来在Web环境中描述三维物体及其行为,从而在网络环境中构建虚拟场景。VRML以Internet为应用平台,作为构筑虚拟现实应用的基本构架,具有分布式、三维全景、交互性、多媒体集成、境界逼真等特性。传统的文字、平面和三维技术带来的信息表达式已经难以满足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虚拟现实为特征的网络3D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势在必行。VRML被称为第二代网络程序设计语言,是网络3D的核心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计算机领域中继多媒体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之后关注及研究、开发与应用的热点,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一项多学科综合技术。从去年开始,为了我们当地的数字化民族博物馆的建设,开始研究VRML。之后对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课题辅导也选了一个VRML的设计应用。刚开始时候收集了很多VRML的资料。给我的感觉是,大量的文章似乎在说明VRML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各行各业,网页浏览业已进入3D时代,所以当时我研究的时候也很是激动。但深入之后,却发现绝大多数文章停留在研究、初探、浅析等阶段,这些同志往往把应用范围搞得很大,例如:VRML在军事领域、教育领域、建筑工程、数字化博物馆方面的应用等等。让人误以为国内VRML很火似的,殊不知,除了一些篇幅很长的论文外,却很少有成功、漂亮的VRML作品,数字化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也不多见。从事VRML的公司也没有见到。随着应用的深入,本人似乎窥探到了一些VRML方面的问题,现在把这些观点献给喜爱VRML同行或朋友,大家一起参与,给VRML一个准确地评价。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 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
2.1 虚拟现实技术的软件开发环境和语言上没有統一的标准
VRML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WWW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VRML这个名字。 1994年10月在芝加哥召开的第二届WWW大会上公布了规范的VRML1.0草案。 1996年8月在新奥尔良召开的优秀3D图形技术会议-Siggraph’96上公布通过了规范的VRML2.0第一版。它在 VRML1.0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它是以SGI公司的动态境界Moving Worlds提案为基础的。1997年12月VRML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998年1月正式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简称VRML97。VRML97只是在VRML2.0基础进行上进行了少量的修正。 VRML规范支持纹理映射、全景背景、雾、视频、音频、对象运动、和碰撞检测——一切用于建立虚拟世界的所具有的东西。 但是VRML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推广运用,不过这不是VRML的错,要知道当时拨号上网的14.4k 的modems都还末普遍。VRML是几乎没有得到压缩的脚本代码,加上庞大的纹理贴图等数据,要在当时的互连网上传输简直是场噩梦。1998年,VRML组织把自己改名为Web3D组织,同时制订了一个新的标准:Extensible 3D (X3D),到了2000年春天,Web3D组织完成了VRML到X3D的转换。X3D整合正在发展的XML、JAVA、流技术等先进技术,包括了更强大、更高效的3D计算能力、渲染质量和传输速度。
Flash能够在今天大行其道是因为它是唯一的,JAVA在各平台得到运用也因他是唯一的。没有标准,3D在Web上的实现过程显得如此混乱。 另外插件的问题也是一个困绕。几乎每个厂商开发的标准都需要自己插件的支持,这些插件从几百K到几兆不等,在带宽不理想的条件下必然限制了一部分人的使用热情。不妨让我们浏览一下目前这些在web3D中划地自治的各路诸侯们:VRML/X3D;VEGA;VIRTOOLS;Viewpoint;Cult3D;JAVA3D;QUEST3D;OPENGL/DIRECTX3D。
尽管出现了如此之多的解决方案,难道让我们每个人都跳上了Web3D的列车了吗?其实不然,由于每一个方案都有自己的长处、短处,它们都力图使自己的方案成为标准,但却使得我们在选择开发环境与语言上无所适从。
2.2 软件开发环境的困难与障碍
在上述开发环境软件中,并没有一款很好的可视化软件支持VRML的可视化编辑,多数的软件需要注册激活,甚至有些软件无法在32位计算机上正常运行。VRML程序的编写体制还不是很成熟,没有很好的可视化编辑软件支持,使得VRML程序的开发十分缓慢。例如在VRML97设计中,运用Transform节点嵌套坐标系时,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无法可视化移动节点的坐标,实现该操作需要大量的手工数据计算以及调整。
3D Max虽然支持可视化建模,支持导入、导出VRML文件。但是经过该软件编辑后的VRML文件冗余变得很大,多了很多不必要的代码。要命的是,VRML文件的体积很大,动辄几十K上百K的。而VRML的所有编辑器中,都没有一款很好的能够优化和简化代码的插件支持。3D Max虽然对建模带来了便利,但是代码优化的工作量也增大了,而且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操作过程的繁琐可想而知。
另外, VRML仅仅是一种用于描述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三维场景的规范,其提供的交互性对于开发复杂的应用稍嫌不足,而交互技术恰恰是虚拟网络技术的关键。其次,场景描述信息与交互信息共存在同一VRML文件中也不便开发者使用。
2.3 目前国内的网络带宽也严重制约VRML的发展
VRML文件的体积太大,不适合国内的网络现状。我国是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网络资源紧张,目前大多数网民的带宽都在2M左右。以往用JAVA或者ASP编写的网页代码总体体积不过几十KB,但是要制作一个大型的VRML场景,加上完整的贴图修饰,音乐元素等,文件体积以MB为单位,就算对代码作了优化,效果也不太理想。这对当前网络资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4 确少大公司的支持也是制约VRML发展的因素
最近MICROSOFT公司宣布,基于安全的理由,它不再支持JAVA,其最新的操作系统Window s XP也没有内建JAVA虚拟机。如果在Windows XP使用VRML的新标准X3D、以及能实现复杂三维图形开发、具有效好交互性的JAVA 3D时,必须安装JAVA虚拟机、JAVA运行环境等。其它Web3D软件也必须在客户端安装浏览器插件,才能实现对VRML作品的浏览。确少大公司的支持,无疑使本来就孱弱的VRML雪上加霜。
3 对VRML未来的展望
VRML的路在何方?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盘旋!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
3.1 VRML vs 全景VRML vs flash
目前的全景技术越来越火,国内基于全景技术的软件开发公司越来越多。一批批汽车、室内环境设计等广告网站,通过全景技术(全景实际上只是一种对周围景象以某种几何关系进行映射生成的平面图片,通过全景软件、播放器的处理成为三维全景)全方位的展现产品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广告效果。还有就是flash等平面软件,他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所以我们不仅要问,难道全景、flash将取代VRML?但是我觉得,VRML和全景,flash是不能比的,这不是水平谁好谁差的问题,而是他们针对是不同的对象,就像不同产品针对的不同细分市场一样的,如果要全方位的展现产品、景点之类的当然是全景好。还有,你要做一个的高中物理多媒体课件当然是flash或者authorware好,如果有一个老师本来想用flash作他的物理课件,但是学了VRML后,就尝试用VRML来做,但做出来的东西效果肯定比不上用flash,由此得出VRML不如flash,这是可笑的。试想如果做一个很复杂的机器的培训系统,其中最重要一块就是让学员能够对机器进行虚拟拆装,从而可以了解其结构和原理,这全景和flash可以吗?唯有VRML。
3.2 X3D真的是VRML的未来吗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1998年,VRML组织把自己改名为Web3D组织,同时制订了一个新的标准: Extensible 3D(X3D),到了2000年春天,Web3D组织完成了VRML到X3D的转换。X3D到底给VRML带来了什么?我们先来看看X3D的简介:
在X3D之前,市场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互联网3D图形软件,这些图形软件遵循各自的技术规格,让用户感到无所适从和难以忍受。Web3D联盟发布的新一代国际标准X3D有望结束这种混乱的局面,X3D所具有的高度可扩展性可使开发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扩展其功能。同时 X3D整合正在发展的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简称XML) 、JAVA、流技术等先进技术,包括了更强大、更高效的3D计算能力、渲染质量和传输速度。 X3D被定义为可交互操作,可扩展,跨平台的网络3D内容标准。可以断言X3D必将为互联网3D图形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X3D 是 VRML的继承。X3D还提供了以往VRML 97标准所不具备的十几种新功能。
限于篇幅原因,有关X3D的介绍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仅对我使用X3D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X3D-EDIT场景编缉器还不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可视化编缉器。虽然通过它的Process-XSL(工具栏XSL按钮最右边一个)可实现与IE互联,但得到的是转化的html文档,依然不能够实现可视化编缉。
2) 在IE上浏览.3D文件,依然需要BS插件的支持。
3) 缺少有价值的、实用性较强的X3D书籍与资料。大多数资料都在大谈其功能如何如何,但就是缺乏如何实现的关键性技术代码。号称全国最大的购书网(当当)上,也只能搜索到一、二本有关X3D的书籍。
4) X3D虽然整合了XML、JAVA,较好的实现了可移植性、平台性与交互性。但微软对它们的支持可以用太不仁道来说明。真不知道微软这个软件巨头是如何想的,要知道,国内90%的电脑在使用windows xp。并且,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在它们整合的应用上,依然难有突破。
5) 对X3D的开发人员来说,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知识能力。很多是基于Java、DirectX、OpenGL、XML等等技术的网络应用,所以要学好,涉及的技术是相当多的,相信仅仅凭个人的摸索是远远不够的,也是难以适应快速社会的要求。
以上这些因素或许就是在www上未能看到较多X3D成功案例的原因吧!
其实,X3D实质上还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标准,X3D Specification Working Group 正在努力的完善。但X3D相对VRML来讲,在规范和语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VRML所存在的缺陷,但是在VRML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更简单的节点集,更快的渲染速度,更适合网络的传输。特别是它采用XML的编码形式,使它在可移植性、页面整合性、工具支持以及结构化主面取得较大的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该技术必定能将Web推向一个新的纪元。
4 总结
VRML之路充满坎坷,但Web三维化是必然的趋势。就像几年前人们无法想像得到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是未来网络的进一步延伸,它充满交互性和能动性。未来的购物很有可能代替现在大家进超市购物的习惯,你只需要进入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虚拟超市网站,点击相关物品分类,便可来到相应的物品架前,选择你想要的商品,再通过信用卡付款的方式,一个按键,虚拟超市的工作人员便可以将你选购的物品直接送到你的家中。更如以后的虚拟聊天室,不再是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看着电脑屏幕打字,而是戴上虚拟感应装置(用于声音感应的耳罩、用于图像感应的眼罩和用于肢体感觉感应的插线等)后,直接身临其境的进入虚拟聊天室与相隔千里的好友进行交流。虚拟教学的发展也将如此,到时候为学生和老师们只需要配备一套虚拟感应设备,不用出门都可以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都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以上的遐想不会是遥不可及的梦,因为很多遥不可及的梦已经被我们实现了。
参考文献:
[1] 刘怡,张洪定,崔欣.虚拟现实VRML程序设计[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50.
[2] 汪志达,叶伟.VRML虚拟现实网页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48.
[3] http://www.vr100.com/article/view.asp?id=1802[EB/OL].
关键词:虚拟现实;VRML技术;全景;X3D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2-1223-02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o a Number of Factors Analysis
HU Yang
(Qiannan 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yun 558000, China)
Abstract: The book o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alysis, the impact of virtual reality development of a number of factors, and the future of virtual reality has made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and forecasting.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VRML technology; panoramic view; X3D
1 虚拟现实发展现状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建模语言,用来在Web环境中描述三维物体及其行为,从而在网络环境中构建虚拟场景。VRML以Internet为应用平台,作为构筑虚拟现实应用的基本构架,具有分布式、三维全景、交互性、多媒体集成、境界逼真等特性。传统的文字、平面和三维技术带来的信息表达式已经难以满足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虚拟现实为特征的网络3D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势在必行。VRML被称为第二代网络程序设计语言,是网络3D的核心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计算机领域中继多媒体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之后关注及研究、开发与应用的热点,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一项多学科综合技术。从去年开始,为了我们当地的数字化民族博物馆的建设,开始研究VRML。之后对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课题辅导也选了一个VRML的设计应用。刚开始时候收集了很多VRML的资料。给我的感觉是,大量的文章似乎在说明VRML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各行各业,网页浏览业已进入3D时代,所以当时我研究的时候也很是激动。但深入之后,却发现绝大多数文章停留在研究、初探、浅析等阶段,这些同志往往把应用范围搞得很大,例如:VRML在军事领域、教育领域、建筑工程、数字化博物馆方面的应用等等。让人误以为国内VRML很火似的,殊不知,除了一些篇幅很长的论文外,却很少有成功、漂亮的VRML作品,数字化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也不多见。从事VRML的公司也没有见到。随着应用的深入,本人似乎窥探到了一些VRML方面的问题,现在把这些观点献给喜爱VRML同行或朋友,大家一起参与,给VRML一个准确地评价。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 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
2.1 虚拟现实技术的软件开发环境和语言上没有統一的标准
VRML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WWW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VRML这个名字。 1994年10月在芝加哥召开的第二届WWW大会上公布了规范的VRML1.0草案。 1996年8月在新奥尔良召开的优秀3D图形技术会议-Siggraph’96上公布通过了规范的VRML2.0第一版。它在 VRML1.0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它是以SGI公司的动态境界Moving Worlds提案为基础的。1997年12月VRML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998年1月正式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简称VRML97。VRML97只是在VRML2.0基础进行上进行了少量的修正。 VRML规范支持纹理映射、全景背景、雾、视频、音频、对象运动、和碰撞检测——一切用于建立虚拟世界的所具有的东西。 但是VRML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推广运用,不过这不是VRML的错,要知道当时拨号上网的14.4k 的modems都还末普遍。VRML是几乎没有得到压缩的脚本代码,加上庞大的纹理贴图等数据,要在当时的互连网上传输简直是场噩梦。1998年,VRML组织把自己改名为Web3D组织,同时制订了一个新的标准:Extensible 3D (X3D),到了2000年春天,Web3D组织完成了VRML到X3D的转换。X3D整合正在发展的XML、JAVA、流技术等先进技术,包括了更强大、更高效的3D计算能力、渲染质量和传输速度。
Flash能够在今天大行其道是因为它是唯一的,JAVA在各平台得到运用也因他是唯一的。没有标准,3D在Web上的实现过程显得如此混乱。 另外插件的问题也是一个困绕。几乎每个厂商开发的标准都需要自己插件的支持,这些插件从几百K到几兆不等,在带宽不理想的条件下必然限制了一部分人的使用热情。不妨让我们浏览一下目前这些在web3D中划地自治的各路诸侯们:VRML/X3D;VEGA;VIRTOOLS;Viewpoint;Cult3D;JAVA3D;QUEST3D;OPENGL/DIRECTX3D。
尽管出现了如此之多的解决方案,难道让我们每个人都跳上了Web3D的列车了吗?其实不然,由于每一个方案都有自己的长处、短处,它们都力图使自己的方案成为标准,但却使得我们在选择开发环境与语言上无所适从。
2.2 软件开发环境的困难与障碍
在上述开发环境软件中,并没有一款很好的可视化软件支持VRML的可视化编辑,多数的软件需要注册激活,甚至有些软件无法在32位计算机上正常运行。VRML程序的编写体制还不是很成熟,没有很好的可视化编辑软件支持,使得VRML程序的开发十分缓慢。例如在VRML97设计中,运用Transform节点嵌套坐标系时,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无法可视化移动节点的坐标,实现该操作需要大量的手工数据计算以及调整。
3D Max虽然支持可视化建模,支持导入、导出VRML文件。但是经过该软件编辑后的VRML文件冗余变得很大,多了很多不必要的代码。要命的是,VRML文件的体积很大,动辄几十K上百K的。而VRML的所有编辑器中,都没有一款很好的能够优化和简化代码的插件支持。3D Max虽然对建模带来了便利,但是代码优化的工作量也增大了,而且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操作过程的繁琐可想而知。
另外, VRML仅仅是一种用于描述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三维场景的规范,其提供的交互性对于开发复杂的应用稍嫌不足,而交互技术恰恰是虚拟网络技术的关键。其次,场景描述信息与交互信息共存在同一VRML文件中也不便开发者使用。
2.3 目前国内的网络带宽也严重制约VRML的发展
VRML文件的体积太大,不适合国内的网络现状。我国是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网络资源紧张,目前大多数网民的带宽都在2M左右。以往用JAVA或者ASP编写的网页代码总体体积不过几十KB,但是要制作一个大型的VRML场景,加上完整的贴图修饰,音乐元素等,文件体积以MB为单位,就算对代码作了优化,效果也不太理想。这对当前网络资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4 确少大公司的支持也是制约VRML发展的因素
最近MICROSOFT公司宣布,基于安全的理由,它不再支持JAVA,其最新的操作系统Window s XP也没有内建JAVA虚拟机。如果在Windows XP使用VRML的新标准X3D、以及能实现复杂三维图形开发、具有效好交互性的JAVA 3D时,必须安装JAVA虚拟机、JAVA运行环境等。其它Web3D软件也必须在客户端安装浏览器插件,才能实现对VRML作品的浏览。确少大公司的支持,无疑使本来就孱弱的VRML雪上加霜。
3 对VRML未来的展望
VRML的路在何方?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盘旋!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
3.1 VRML vs 全景VRML vs flash
目前的全景技术越来越火,国内基于全景技术的软件开发公司越来越多。一批批汽车、室内环境设计等广告网站,通过全景技术(全景实际上只是一种对周围景象以某种几何关系进行映射生成的平面图片,通过全景软件、播放器的处理成为三维全景)全方位的展现产品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广告效果。还有就是flash等平面软件,他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所以我们不仅要问,难道全景、flash将取代VRML?但是我觉得,VRML和全景,flash是不能比的,这不是水平谁好谁差的问题,而是他们针对是不同的对象,就像不同产品针对的不同细分市场一样的,如果要全方位的展现产品、景点之类的当然是全景好。还有,你要做一个的高中物理多媒体课件当然是flash或者authorware好,如果有一个老师本来想用flash作他的物理课件,但是学了VRML后,就尝试用VRML来做,但做出来的东西效果肯定比不上用flash,由此得出VRML不如flash,这是可笑的。试想如果做一个很复杂的机器的培训系统,其中最重要一块就是让学员能够对机器进行虚拟拆装,从而可以了解其结构和原理,这全景和flash可以吗?唯有VRML。
3.2 X3D真的是VRML的未来吗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1998年,VRML组织把自己改名为Web3D组织,同时制订了一个新的标准: Extensible 3D(X3D),到了2000年春天,Web3D组织完成了VRML到X3D的转换。X3D到底给VRML带来了什么?我们先来看看X3D的简介:
在X3D之前,市场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互联网3D图形软件,这些图形软件遵循各自的技术规格,让用户感到无所适从和难以忍受。Web3D联盟发布的新一代国际标准X3D有望结束这种混乱的局面,X3D所具有的高度可扩展性可使开发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扩展其功能。同时 X3D整合正在发展的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简称XML) 、JAVA、流技术等先进技术,包括了更强大、更高效的3D计算能力、渲染质量和传输速度。 X3D被定义为可交互操作,可扩展,跨平台的网络3D内容标准。可以断言X3D必将为互联网3D图形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X3D 是 VRML的继承。X3D还提供了以往VRML 97标准所不具备的十几种新功能。
限于篇幅原因,有关X3D的介绍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仅对我使用X3D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X3D-EDIT场景编缉器还不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可视化编缉器。虽然通过它的Process-XSL(工具栏XSL按钮最右边一个)可实现与IE互联,但得到的是转化的html文档,依然不能够实现可视化编缉。
2) 在IE上浏览.3D文件,依然需要BS插件的支持。
3) 缺少有价值的、实用性较强的X3D书籍与资料。大多数资料都在大谈其功能如何如何,但就是缺乏如何实现的关键性技术代码。号称全国最大的购书网(当当)上,也只能搜索到一、二本有关X3D的书籍。
4) X3D虽然整合了XML、JAVA,较好的实现了可移植性、平台性与交互性。但微软对它们的支持可以用太不仁道来说明。真不知道微软这个软件巨头是如何想的,要知道,国内90%的电脑在使用windows xp。并且,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在它们整合的应用上,依然难有突破。
5) 对X3D的开发人员来说,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知识能力。很多是基于Java、DirectX、OpenGL、XML等等技术的网络应用,所以要学好,涉及的技术是相当多的,相信仅仅凭个人的摸索是远远不够的,也是难以适应快速社会的要求。
以上这些因素或许就是在www上未能看到较多X3D成功案例的原因吧!
其实,X3D实质上还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标准,X3D Specification Working Group 正在努力的完善。但X3D相对VRML来讲,在规范和语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VRML所存在的缺陷,但是在VRML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更简单的节点集,更快的渲染速度,更适合网络的传输。特别是它采用XML的编码形式,使它在可移植性、页面整合性、工具支持以及结构化主面取得较大的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该技术必定能将Web推向一个新的纪元。
4 总结
VRML之路充满坎坷,但Web三维化是必然的趋势。就像几年前人们无法想像得到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是未来网络的进一步延伸,它充满交互性和能动性。未来的购物很有可能代替现在大家进超市购物的习惯,你只需要进入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虚拟超市网站,点击相关物品分类,便可来到相应的物品架前,选择你想要的商品,再通过信用卡付款的方式,一个按键,虚拟超市的工作人员便可以将你选购的物品直接送到你的家中。更如以后的虚拟聊天室,不再是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看着电脑屏幕打字,而是戴上虚拟感应装置(用于声音感应的耳罩、用于图像感应的眼罩和用于肢体感觉感应的插线等)后,直接身临其境的进入虚拟聊天室与相隔千里的好友进行交流。虚拟教学的发展也将如此,到时候为学生和老师们只需要配备一套虚拟感应设备,不用出门都可以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都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以上的遐想不会是遥不可及的梦,因为很多遥不可及的梦已经被我们实现了。
参考文献:
[1] 刘怡,张洪定,崔欣.虚拟现实VRML程序设计[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50.
[2] 汪志达,叶伟.VRML虚拟现实网页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48.
[3] http://www.vr100.com/article/view.asp?id=1802[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