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频振幅分数和度中心性的躯体症状障碍静息态回行功能成像研究

来源 :磁共振成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并结合低频振幅分数(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ation,fALFF)和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来探讨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患者是否存在某些脑功能上的异常,从而为躯体症状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信息。

材料与方法

45例右利手SSD患者和43名右利手健康对照组参与静息态磁共振扫描,fALFF和DC分析探测SSD患者静息态下自发性脑活动上的特征。SPM12软件用于磁共振数据的分析,组分析采用双样本t检验fALFF和DC统计阈值为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经过family wise error (FWE)校正,P<0.05,且大于10个体素的团块将被报道。

结果

静息态脑功能结果显示SSD患者在边缘叶、丘脑处(t=4.91) fALFF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SSD患者在额叶、扣带回(t=5.20)的DC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

这些异常的区域可能与SSD的发病机理有关,这些区域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个体情绪处理、自我感觉和身体知觉功能的异常。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近年来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是降低COVID-19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本文对维生素D在降低COVID-19感染风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参考。
目的探讨polatuzumab vedotin(pola)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多次接受治疗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为57岁男性,2016年5月诊断为DLBCL,从2016年6月起接受包括抗CD20单抗联合化疗、仅化疗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等在内的四线治疗,但治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常见手术,临床实际工作中气道湿化管理不合理规范会加重患者病情,严重影响疾病预后。本文拟从气道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方式及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检索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WML)及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相关研究和两者内在关联性的文献,从引起WML的病因、WML导致认知障碍及WML引发VCI可能的内在机制等方面,逐渐深入讨论WML与VCI的内在关联性与中枢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MRI技术以其独特优势在临床认知研究中作用重大,提高VC
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脂肪定量技术测量上腹部(L2、L3水平)脂肪体积,探讨其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5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计算BMI及行上腹部MRI检查。利用MRI脂肪定量技术测量L2、L3椎体水平腹腔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的体积,并分析其与BMI的相关性。结果56例患者的BMI为(26.90±3.18) kg/m2。L2椎体水平腹
计算力的进步和数据的爆发使得人类迎来了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人工智能给影像医学带来了便利,也促进了影像医学的发展。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将人工智能这门新技术应用于心血管影像领域潜力巨大。作者就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现状进行综述。
2014年澳大利亚新生儿肠外营养(PN)标准化配方共识指南在应用中仍存在问题,共识组于2020年回顾最新研究数据将配方进一步优化并再次更新发表。本文旨在介绍2020年出版的最新指南,强调其更新要点,以帮助中国新生儿科医生了解最新PN标准化配方指南内容,包括尽早应用的建议,液体量、热量、三大营养素、电解质的最新推荐量。通过学习2020版指南的更新,可优化临床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营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