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带血供骨膜包裹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重组合异种骨RBX联合修复四肢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与去抗原牛松质骨(BCG)复合制成条状重组合异种骨(RBX),并采用兔桡骨干1.5 cm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大体观测、X线、组织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比较单纯RBX移植、带血供骨膜包裹BCG与带血供骨膜包裹RBX联合修复四肢骨缺损的疗效.结果带血供骨膜包裹RBX,在骨
【机 构】
:
430071,武汉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显微骨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带血供骨膜包裹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重组合异种骨RBX联合修复四肢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与去抗原牛松质骨(BCG)复合制成条状重组合异种骨(RBX),并采用兔桡骨干1.5 cm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大体观测、X线、组织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比较单纯RBX移植、带血供骨膜包裹BCG与带血供骨膜包裹RBX联合修复四肢骨缺损的疗效.结果带血供骨膜包裹RBX,在骨缺损修复早期,其成骨速度及成骨质与量均较优越,8周即可使骨缺损基本修复.结论带血供骨膜包裹RBX对骨缺损修复能力最强,可大大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γ射线对白血病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并从细胞水平初步探讨牛磺酸对肿瘤细胞受辐照后MMP-2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加不同剂量牛磺酸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在60Co γ射线15 Gy照射12 h后收集,经凝胶上样缓冲液处理后采用Western-blotting分析各组细胞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15 Gy吸收剂量阳性对照组细胞MMP-2表达量明显增加,阴性对照组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氟对体外培养大鼠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维生素C的拮抗作用.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AlamarBlue摄入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方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力.结果氟化钠浓度0.10~1.00 mmol/L刺激细胞增殖,细胞活力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00 mmol/L以上细胞活力下降,抑制细胞增殖;0.01~0.05 mmol/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Intronic,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Intronic VNTR)位点和启动子区VNTR位点(5-HTTLPR)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传递不平衡分析方法对来自上海、西安和吉林的总计314个精神分裂症简单核心家庭进行分析.结果三地单独及合并样本的传递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多态位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结核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探讨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1962年至 2001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结核 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或手术时已有十二指肠不全性或完全性梗阻.本组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十二指肠镜,术前确诊率 68.4%.病理类型最常见为炎性增生型( 14例),其次为溃疡增生型( 3例)和溃疡型( 2例).病变部位:十二指
目的总结和介绍经眉切口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和巨型垂体腺瘤的临床体会.方法对经头颅CT及MRI检查确诊为大型和巨型垂体腺瘤的44例,作一侧眉内长约5 cm的切口,眶上铣2.5 cm×3.5cm半圆形的游离骨瓣,抬起额叶暴露鞍区,在手术显微镜下沿鞍膈和肿瘤包膜之间分离解剖肿瘤界限与肿瘤囊内分块切除交替进行,最终将肿瘤分离全切除.术后半年随访,进行头颅MRI检查,观察肿瘤切除情况,并检测血清激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 TS)的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ABC法)检测了 164例胃癌(Ⅰ B~Ⅳ期)石蜡标本中的 T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164例标本中 TS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 48.8%( 80/164), TS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P< 0.001),且 TS表达阴性患者的 5年生存率(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