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路上 携手追梦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末岁首、回眸盘点,三年多的历程,一千多个日夜,集团化办学已在杏花岭区的大地上呈燎原之势。2015年7月4日,新建路小学正式与羊市街小学融合,实践“名校带弱校”模式;2016年5月17日,杏花岭区教育局与富力华庭签约,成立新建路小学富力华庭分校,实践“名校带新校”模式;2016年9月20日,新建路小学正式托管民营经济区实验小学,实践“名校托管”模式。
  一校四址(旱西关南二条10号、奶生堂19号、解放北路9号、经园路248号),350名教师,108个教学班、4900名学生。4个校区占地面积52495.62平方米,建筑面积47962平方米,满轨可以服务7000余学生,真可谓“名校资源广辐射,集团化办学促发展,老百姓家门口入学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百姓子女就近入学,社会满意度提升。但是,集团化办学会出现什么问题,推进的过程又会有什么矛盾,我们思考着、实践着。
  思考1:优质资源覆盖的推进速度与保障高标准办学质量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好“又快又稳”的关系?
  思考2: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与精细化管理要求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一大一小”的关系?
  思考3:教师流动与教师稳定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一动一静”的关系?
  思考4:保障分校办学质量与总校教育水平不下降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一高一低”的关系?
  思考5:分校与分校、分校与总校、分校与集团之间利益分配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一总一分”的关系?
  一、抢时间提效率向前看
  5月的天虽然还有凉意,但集团内依然如火如荼:2016年5月17日———8月26日,富力华庭分校从签约到新生报到仅有100天。在这短短的百日之内,我们必须实现教学楼的正常使用、设施设备的高标配备、校园文化的同步进行、任课教师的合理调配。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学校工程团队的教师抢时间、提效率、向远看,不分白天黑夜,放弃节假日休息,全力确保了分校如期开学。
  与此同时,根据学校的历史、现状及办学愿景,我们进行了顶层设计,提炼出了以总校办学理念为核心的各校区办学理念。新建路总校办学理念“以爱育爱创造未来”,办学理念核心“爱与未来”;羊市街分校结合原羊市街小学的责任教育特色,办学理念核心定位“爱与责任”;富力华庭分校结合富力集团的企业精神,办学理念核心定位“爱与新高”;民营区双明分校结合民营区第一所小学追求卓越的高起点,办学理念核心定位“爱与卓越”。三所分校的办学理念与总校的理念协同运行、融合共通,集团上下和乐融融。
  二、“1N5”民主协商管理新模式
  如何能在覆盖优质资源的同时,秉承集团精髓、辐射分校,做好精细化管理,融合一家亲呢?我们率先尝试改进机制,架构“1N5”民主协商管理新模式,即一个集团、N个校区、五个中心,采取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作方式,实行管理策略、教师调配、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共享设施、评估督导“六统一”管理模式。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创新日常管理为突破,通过网络、会议两个协商平台进行民主管理,确保各分校传承名校文化精髓,让优质教育资源发生“裂变反应”。
  四校区执行相同的管理模式,即依托家长团队和教师团队两大教育同盟体实现民主管理、开放办学;还制定了相同的规章制度,开展相同的大型活动,如新生培训、开学典礼、教师节庆祝活动、家长会、队委就职仪式、教工趣味运动会、鼓乐队展演等大型活动。相同的管理模式、相同的活动方案、相同的家长参与,保证分校各项工作高标准稳步推进,一家人、一家亲。
  三、尊重温暖融合
  集团化办学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在校区之间的流动,要处理好教师流动与稳定的矛盾。集团秉持稳定慎重原则:办好每一所分校,满足家长期望;保证新建路总校的稳定,减轻家长焦虑;合理调配教师,减轻教师的紧张、顾虑。在选拔教师时采取“教师自主报名与学校选派”相结合、“驻校和跑校”相结合的方式。在开展工作中以尊重为前提,以温暖为目的,力求融合校区之间教师的心灵。首先为教师解读大学区办学宗旨;其次解读新建路小学文化;接着宣传分校发展前景,让大家对分校的未来充满信心;更关键的是关注教师工作生活的细节和教师内心,帮其解决困难。比如,总校设有在分校工作的教师子女的小课桌,总校为在分校工作的教师子女提供看护服务,为跑校教师在两个校区都配备办公桌椅。
  四、历练成长发展
  新建路小学教育集团“1+1+1+x”的专业成长模式有口皆碑,已成为教师成长的快车道。即一名教师赛讲,集团教学部为之搭建平台;突破一个专题,“落实四读促进专业成长”;成就一个团队,所有教师合力教研;融合语文、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各学科的链接点,激发热情,统整课程,碰撞思维。
  以“1+1+1+x”模式为核心,由名师工程牵头,以“青蓝工程”为抓手,从假期多元培训、开学日分享、周反思、月小结到课堂教学实践、校本教研提升、专家引领助推等多个平台,助推青年教师成长。以2016年暑期为例,仅8月份,对新教师进行了为期20天的多层面高强度培训,内容涉及教材教法、心理培训、电子白板培训等,组织各级各类新教师培训8次、各学科讲座18场、示范课8节。开学后新教师“日分享”活动120次、参与教师7680人次;“周反思”活动40次、参与教师2560人次;“月小结”活动12次、参与教师768人次。启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共64组,师傅做“常态分享课”59节,师傅听徒弟课136节,观课议课136场,徒弟汇报课64节,形成精品教学设计64份。开展“一问一答、一长一短”,集团校本一级教研活动4次,学科教研组二级教研活动11次,36个教研组三级教研活动108次。形成年轻教师教学设计3520余篇,教学反思3520余篇,案例分享768篇。仅开学初,11位年轻教师参加国家级教学比赛和教学展示活动11人次,指导学生获省级奖项50余人次,组织各类校外实践活动3万多人次,开放日36次。第三届“蓝宝石”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新建路小学教育集团5位参赛教师,4人获特等奖,1人获一等奖,3位教师获省教学能手称号。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中,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的5000多名精英组成1000支队伍参赛,只有10支获特等奖,新建路小学代表队登上了特等奖的领奖台。
  骨干教师的学术能量扩展至整个集团,促成了全体教师“互为骨干、互相追随”的职业发展格局和专业成长态势,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期。集团中每一位教师都各尽其才、幸福工作,每一所分校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五、利他服务成就
  行走的路上,我们始终坚守初心:共强、共进、共融、共通、共享,秉承总校服务集团“利他精神”,即本人服务他人,个人服务集体,分校服务总校,本校服务他校。在“蓝宝石”大赛中,石磊老师既是参赛选手,又是教研员。赛前他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为他人磨课研课,自己却在试讲中失利,但最终他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了数学组两个特等奖之一。由13位骨干教師组成团队备战“蓝宝石”大赛,历时一个月试讲33人次,说课磨课72人次;在备战“敬业杯”大赛的短短3天时间里,团队4次磨课、研讨,参与教师36人次;一个分校接到任务,其他分校全力以赴;任何一个分校都尽心竭力服务总校、服务集团。新校渐强,总校更强。新分校、新教师的加入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大家满怀朝气与热情地行走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路上。
  回眸盘点,一系列大数据映入眼帘:羊市街分校,2014年学生总人数246人,本学区95人,随迁子女151人,一年级人数48人,其中本学区人数18人。2018年全校学生数579人,其中随迁子女156人,本学区423人,全校总人数比2014年增长135%,本学区人数比2014年增长345%;一年级总人数140人,本学区107人,随迁子女33人,一年级人数比2014年增长192%,本学区人数比2014年增长494%。富力华庭分校2016年学生总数199人,一年级87人;2018年学生总数1044人,一年级355人。双明分校2016年一年级56人;2018年总人数(一至三年级)617人,一年级310人。各分校招生情况喜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各分校都已经成为老百姓心目中家门口的好学校。
  有人说,集团化办学是新建路集团人的一大盛事。我们想说,集团化办学是我们成长之路上的独特风景。这景致靓丽、可人、悦己、暖心、怡情。新建路的教育人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博大的家国情怀,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潜心向前,同铸教育幸福梦。
  (作者单位: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钻石之所以闪耀光芒,那是因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名作之所以流芳百世,那是因作者独具匠心的刻画。任何艺术品的诞生都离不开有“工匠精神”的创作者。很多人会把教师称作是“教书匠”,因为我们教师其实同样也是匠人,我们的作品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孩子。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为终生的理想信念,那么他一定是有“工匠精神”的人。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始终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
期刊
泱泱华夏,始于尧都。1983年,作为我国创刊最早的英语教辅类报刊,《学英语》报在华夏文明发源地临汾诞生。三十余载,《学英语》人始终秉承“厚德善业,裨教泽学”的社训,孜孜以求,风雨兼程,不断探索,步履未停。如今,《学英语》报的读者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行量近千万,《学英语》报以卓越的品牌和完善的服务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英语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细节到位,精准到位  凡事专精于一,必有动人
期刊
近年来,按照运城市委“改革抢先机,發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的总要求,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以保障就业、惠及民生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打造技能型人才队伍。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校企合作育人,加快大运城建设步伐,我们对全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多角度思考。  一、全市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在运城市委、市政府
期刊
一、研创背景:学生指掌的不良发育愈发普遍  近年来,基础教育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书写、绘画握笔姿势不正确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学校调研、指导学生书写、与学生交流以及资料查阅等实践探索和理性分析,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五个原因:  一是家庭、学校基于对孩子安全和卫生的考虑,促进学生指掌骨骼和肌肉群发育的各种户外游戏(或运动)几乎处于被禁止状态,甚至幼儿用筷子吃饭的年龄也在逐渐向小学年龄段推
期刊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极大挑战。我班里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名叫小莉。早年,小莉父母离异,小莉被爷爷奶奶抚养。为弥补她缺失的亲情,爷爷奶奶无原则地溺爱,导致其任性自我、提防仇视他人的心理严重。生活中,小莉总是以折磨自己的亲人(包括百般疼爱她的爷爷奶奶)为乐。小莉妈妈告诉我,小莉上午发短信祝妈妈生日快乐,下午就可能因情绪不好而恶毒地诅咒妈妈早点死。  为了唤起小莉的责
期刊
掀开历史长卷,孔子的箴言总在我耳边萦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们总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万家灯火的夜幕里有他;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里有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里有他;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的坚守里有他。很荣幸,我也是一名小学教师,是涧河小学的一名班主任兼语文教师。  涧河地处城乡结合部,纵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奈何生源堪忧。教师们倚仗一腔热情“单打独斗”,怎一个“难”字
期刊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的那个初冬,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谈到人民的期盼时首先提到了教育。至今习总书记的发言还在我耳边久久回荡。  2015年,杏花岭区教育局提出了“科学整合,有效推进,稳步提升”的办学方略,开始实行大学区制管理。为均衡师资,让更大范围内的
期刊
习主席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讲道:“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句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的话,让我们激情满怀。“努力奔跑”、当“追梦人”需要有实力、有毅力、有体力、有活力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但是“保温瓶”式的家庭教育越来越普遍的现状让我们忧心忡忡。  这种“全方位”的呵护带来的后果是弱化了孩子的士气,磨灭了孩子的锐气,耗尽了孩子的精气,压制了孩子的灵气。孩子呈现出心理扭曲、体质虚弱、意志
期刊
有一种花,生于暖棚,长于温室,园丁呵护,百工娇宠。一旦被置于野外,遇风雨则花容失色,凌寒霜则枝枯叶败。  有一种“花”,捧在手心,抱在怀里,万千宠爱,众星捧月。一旦独立于世,见困难则不知所措,遇挫折则一筹莫展。  上面两种花,一是自然之物,一是人之子女。两者虽然有别,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温室”中的产物,我们称之为“温室之花”。  这些“温室之花”,长期生活在优渥的物质生活环境里,过着衣来伸手
期刊
在日本,人们认为,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因此,他们会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比如,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帮助父母烧饭、饭前准备、饭后收拾,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去买东西等等。旅游时,日本孩子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身上都无一例外地背着一个小小背包,背包里装的都是些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这些方式对于养成孩子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