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是调控政策底线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w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已经对当前的中国经济产生了紧缩的效果。因此,很多人认为,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应该放松房地产调控。各地房地产调控的 “微调”已越来越多见诸报端,住建部对扬州奖励购房政策的背书更鼓舞了各级政府,各地纷纷跟进。湖南省发改委近期下发文件明确表示,将推出利率优惠、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减免相关税费等措施,支持居民购买首套普通住房。
  而一直以来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的中央政府,口风也似乎出现软化。最新的关于房地产的政策表述为“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与之前的“让房价回归到合理价位”等表述已经有差异。一系列口风的转变令市场怀疑,倘若现有的“稳增长”措施无法及时令中国经济的下行刹住车,中央政府将被迫祭出为房地产松绑的底牌。
  面对这些政策“微调”,市场出现明显变化,开发商降价促销的楼盘在减少,土地交易溢价率迅速提高,市场成交量迅速放大,5月份北京的住房交易量已经创2010年以来的新高。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广大拟购房者的诚惶诚恐,他们害怕房价重新回到疯狂上涨的轨道。
  房地产市场的重新活跃似乎有利于“稳增长”,但笔者认为,我们需要正确评估房地产调控政策变动的成本与收益。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收益是缓解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有利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但其成本是有损中央的决策权威,增加了未来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成本。
  经过多年的房地产政策博弈,市场各利益主体已经形成了一致的政策预期:当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减缓,房地产调控政策就会放松。在此预期下,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权威会受到严重挑战——2010年中央出台了三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对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开发商普遍认为“尽管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十分严厉,但不会持久”。2011年,中央对市场博弈的形势认识十分清楚,多次强调 “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要让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位”。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博弈,到2011年第三季度后,房价才开始有所松动。现在正值巩固房地产调控效果之际,如果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则中央的政策权威将再次受到挑战,未来的房地产调控将难以成行。
  2012年初,很多地方政府试图放松房地产调控,搞“小动作”,中央及时制止了这些做法,稳定了市场预期。但进入二季度以来,各地的“小动作”又开始频频出台,中央应该对此尽快作出回应,否则,对市场预期形成严重干扰。
  房地产调控政策最不能突破的底线是“限购政策”。笔者从2005年就开始呼吁中国应该实行“一户一房”制度,主要基于两个理由:一是中国人均土地有限,二是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平。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时,如果对他们的行为不进行适当限制,则会形成一个畸形的社会结构:少数人通过出租房屋而剥削大多数人,多数年轻人将沦为房奴。2005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经验表明,对有钱者实行住房“限购”是最有效的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选择,应当成为中国当前 (乃至未来很长时期)房地产调控必须坚持的政策底线。
其他文献
2011年秋拍过后,藏家有点慌了,因为错过2011年春拍的高点『之后,手中的藏品不知道何时能有出手的好时机。在经历2011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顶峰之后,专家认为2012艺术品市场将是一个拐
央行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
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同时也出现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首先是人对自然界的受动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不能脱离自
上半年股市呈现“M”形走势,上证指数仅上涨1.18%。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对后市判断似乎不乐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新闻中最热的字眼,并且A股市场中也不乏一些率先走在牛市前面的“大消费”类个股,虽然这是建立在A股上半年涨幅仅为1.35%的大环境之下。  低位振荡  A股上半年表现,两市上半年整体呈典型M型走势。上证综指先是在1月份创下新低2132.63点低点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财政支出内部各支出项目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的组成和配置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的规模相当庞大,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具体项目相当繁多,对经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迎面而来的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