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欣赏音乐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shao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如何欣赏音乐,通过对欣赏音乐的三个层次的详细说明,分析总结,要想达到较高层次的欣赏,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关键词:欣赏;把握层次;音乐语言;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盈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需要更多更好的音乐来增添色彩,那么,该如何去欣赏音乐,才能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给听着带来美好愉悦的享受呢?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俗话说的好,会听听门道,不会听听热闹,既然对精神文化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那就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听热闹的层面上。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来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表现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感受。原因在于:音乐欣赏其实是种创造性的活动,如果我们把作曲家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用乐曲的形式表现出来,视为第一度创作的化,演奏者或演唱者的表演视为二度创作,那么,欣赏者的欣赏就可以看做是第三度的创作。既然视为创作活动,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不同的人由于文化修养、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等不同,感受自然就不一样了。其实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往往都要经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官能的欣赏,也称美感阶段。这一层次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动听,是比较肤浅的欣赏。处于这一层次的欣赏一般是出于对音乐所产生的音响所引起的兴趣去听音乐,遇到”听不懂”或“不好听”的乐曲自然就不去听了。在这个层次听音乐,可以不费脑筋,不需思考。音乐把人带入一个幻想的境界,而人却可以对音乐作品本身没有多少理解。这种具有美感的官能欣赏,会对人产生类似的感染力,在音乐欣赏中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个层次:感情的欣赏,也称表达阶段。在这个层次中,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渗入了主观的分析和理解,欣赏着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音乐可以激发听着的喜怒哀乐,可以使他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象和幻想,感受到许多难以言喻的东西,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在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欣赏者对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努力地去感受和联想,逐步获得一定的理解。
  第三个层次:理智的欣赏,也称纯音乐阶段。在这一阶段欣赏者不仅对音乐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音乐形象有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乃至作者的创作动机、表现手法都有较丰富的认识。通过欣赏,使自己的精神获得极大的满足,达到一种新的思想境界。在这一层次中,欣赏者既能深入到音乐中,又能超脱音乐,预感到音乐将要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层次。
  这三个层次虽有区别,也有联系:官能的欣赏是欣赏的起步阶段,没有这一阶段优美音乐的刺激,就会放弃欣赏,也就不会进入后两个阶段。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是官能欣赏的提高阶段。要对一个音乐作品有完整的认识和领略,从中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赏之外,还需要进入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
  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的活动,它与审美学、心里学、文化修养等有关。任何一种“美”都有衡量的标准,它是由一定的民族,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阶级的审美情趣所决定的。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美的判定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欣赏音乐,如何才能发现它的美,挖掘它的美,享受它的美,也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和和能力,才能透彻全面的理解和欣赏音乐,尽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感受:
  一、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一首音乐作品总是表现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因此,要比较深刻的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例如翟维的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悼念和歌颂1840年以来,特别是“五四”以来牺牲的人们英雄的,但作者立足于社会主义革命时代,表现了新中国人们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缅怀先烈的内心感受,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民族特征
  一切音乐作品都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因此都有各自的民族特征。有些作品概括地体现了民族音乐语言的某些特点,另一些作品则和集体的民族民间音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音乐语言,同我国北方民歌的音调有密切联系;表现人民英雄斗争精神的第一主题,吸收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某些音调;表现英雄们宽广胸襟的的第二主题,吸收了山西民歌《东山上点灯》的某些音调。
  三、作者的创作个性
  作曲家由于生活时代、环境、素养、经历的不同,表现为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例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但创作个性各异,风格也大不一样。《第九交响曲》是一部悲壮宏伟的戏剧,而《未完成交响曲》则是哀婉动人的浪漫主义抒情诗。
  四、乐曲的标题、曲式和体裁
  器乐作品有“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之分。标题是指说明作品内容的一段文字,如小提琴协奏曲《梁上波与祝英台》的乐曲说明。欣赏标题音乐必须了解标题的内容,依据标题的内容来帮助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无标题音乐是指没有标题的概括说明,如《F大调交响曲》,这就对欣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欣赏者除了要有基本的音乐知识,文史知识外,还要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较好的听懂理解作品的内涵所在。
  曲式是音乐的结构布局,有乐段、二段式、三段式、复式、回旋曲式等。体裁就是音乐的品种,各种不同的体裁如:歌曲、舞曲、进行曲、诙谐曲、叙事曲、夜曲等,各有其不同的特点适合于表现不同的题材内容,这也是欣赏音乐作品必须知道的。
  五、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
  作曲家创作乐曲,也像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各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就不会有摸不着头绪,听不懂内容的尴尬。让我们尽情畅游在音乐的海洋里,好好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美好。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音乐欣赏教材.
其他文献
阳春三月,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我去安庆菱湖公园赏樱花,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清晨,阳光洒在樱花上,满树烂漫,如云似霞,玲珑剔透。此时,樱花上的露珠还未退去,晶莹,像珍珠一般;但又像少女饱
摘 要:在管理学范畴上,有学者提出了利用价值观管理的实用性。通过价值观管理能有效的对群体进行管理。在高校中,由于学生和教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优秀的文化素养,传统的管理方法往往适得其反,这就要求积极应用价值观管理方法,本文针对价值观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价值观管理;高素质群体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的这样一个过程,往往是一个人的
摘 要: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伦勃朗的光影、明暗、绘画风格堪称独一无二,并且自画像还是他深度研究和表达个人内心情感,发泄情感和感情倾诉的一个独特方式。因而,在他的自画像里已经是把外表和内在完美的结合了。将他的自画像由初期到后期排列来看,感觉是在看伦勃朗人生经历酸甜苦辣一般,别有生趣。  关键词:伦勃朗;自画像  伦勃朗是十七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说到伦勃朗的《自画像》在他的作品中则处于重要地位
我国拥有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现如今,很多地方戏剧不仅不为人知,而且正在逐渐被现代流行音乐所替代。这不免引起我们的担心和思考。而淮剧作为江苏苏北的一种地方戏剧而言
“依据层次,确立目标;课堂教学,分层落实;小组合作,集中指导;布置作业,分层要求;达标检测,总结提高;”的“分层次目标教学和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Based
现在,我已无法看清你的脸rn隐藏在光之外的孩子.恬静的孩子rn迥然相异的走失仍在发生……rn多么无奈的事情,回忆是沉重的石头rn在石头上长出的草业已枯败
期刊
糖果与秋千rn无数个夜晚,我从梦里醒来,听到远远传来汽笛声,隐隐的却又真切,悠长,还有柴油马达的轰鸣,低沉微弱,我知道那是运河里夜航的船队,我似乎又看见了运河里穿梭的船舶
沿着滇藏公路前行,过了牛街,翻过一座弯道很急的叫拉闸坡的大山,便到了剑川的地盘,这里距大理已有120多公里.剑川最有名的是石宝山,从一个叫甸南的地方转进山里,那是一个座落
近期以来,艺术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名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对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有一些了解,就此谈一些看法。
摘 要:在国内的多家高校中“慕课”被运用在了多门课程之中,其中包括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着眼于现如今“慕课”在课程中的广泛运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应当对站在理性的角度看待“慕课”参与到“慕课”中,不要过于拘泥在技术层面,而是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注重教育教学的本质问题,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慕课”有机的结合统一,让“慕课”成为对传统思政课堂教育的补充,从而进一步推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