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

来源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c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四逆汤对DSS(Dextran Sulphate Sodium,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汤组,以2个周期的2.5% DSS饮水诱导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开始连续以四逆汤灌胃给药直到实验结束.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后UC小鼠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排便量、大便形状、有无血便等,进行DAI (Disease Activity Index)评分;HE染色观察小鼠肠组织病理变化,肠炎病理评分考察小鼠结肠病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结肠组织IL-6、IL-17、IL-10和TNF-α等细胞因子表达.结果UC模型组小鼠肠炎症状明显,DAI评分和肠炎病理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逆汤组明显减轻小鼠肠炎症状及肠组织炎症程度,DAI评分和肠炎病理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肠炎相关炎症因子IL-6、IL-17和TNF-α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负相关因子IL-10的表达明显下降;四逆汤明显下调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7的表达,增加IL-10、TNF-α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四逆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抗炎机制可能为下调促炎因子IL-6、IL-17的表达,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并刺激机体的天然免疫发挥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2017年暑期,笔者有幸参与了江苏省英语教师“引智培训”活动。在为期两周的英语培训与文化浸润中,笔者不仅在教学思想上得到很多启发和帮助,还在教学方法上收获满满,对于今后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环境布置,文化交融  外教Hilda女士在学习之初就提及了她的授方式——浸泡学习。相较于单纯地学习关于语言的知识,浸泡式学习更强调学习者在相对封闭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地接受各种英语资讯的刺激
期刊
科学素养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能力与科学方法等要素,其中观察素养是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之一.教师应立足科学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动力、能力和耐力,涵育学生观察素养,夯
期刊
主要探究单叶双曲面方程的两种不同变换对直母线的影响,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另外对不同类型的曲面,给出直母线的族数与参数个数的确定方法.
[摘 要] 当前对心理治疗有效因素的研究存在两个维度:一个维度下,研究者认为,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有效因素,因此应该为不同诊断应用特定治疗方法和技术,随机临床试验(RCT)也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另一个维度下,研究者认为“共同要素”才是导致心理治疗产生效果的真正原因,其证据主要来自治疗过程与治疗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当前的研究成果显示,心理治疗中的有效因素,更接近上述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