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成为音乐课堂的正能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新的事物会产生好奇。激发、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力,在教学中要注意诱发孩子的兴趣。所以,教师的新课导入必须吸引学生,它是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必须采用形象、直观而且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课本里有许多插图是歌曲形象化的解释,所以在学歌之前,用挂图或投影的形式将一幅幅优美、逼真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形象感、趣味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如《小红帽》这首歌曲,在教这首歌曲之前,我边讲述小红帽的故事,一边演示课件:“从前,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总是喜欢戴一顶红色的帽子……”。使同学们很快进入了学习“角色”,顿时,学习歌曲的兴趣大增。
   这种教学相关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故事的美景之中,激发了好奇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理解音乐作品,做到用心演奏、用情歌唱,努力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进而陶冶其情操,启迪其智慧,激发其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并通过愉快的音乐活动,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巧用情境,激发创新
   音乐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该如何设计一堂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去探索、去吸收呢?我们不妨可以从情境入手,来创设一个游戏。情境教学是把儿童的认知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将儿童带入一种思想境界,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之在探究的乐趣中激起学习兴趣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儿童具有创造性,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创作为别人称赞,就可能做出更多的创造,进而形成创造性人格。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新生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环境,让学生和谐在气氛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灵感。如:在歌曲《两只小象》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歌词的最后一句话“见面握握手,哟罗罗”的“握握手”三个字去掉,问同学们:两只小象他们是好朋友,他们见面以后是用握握手来打招呼,那你们在见了自己的好朋友时,是用什么方式来和朋友打招呼呢?请同学们把歌曲从新填词。此时同学们的创作欲望一发而不可收,学生极有兴趣的尝试,我也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创编,“点点头”,“笑一笑”,“拍拍肩”“说hello”等新歌词应运而生,歌曲内容更富新意,创作,在学生们自由、宽松、自主、和谐的氛围中实现了。学生用心去唱自己编的歌,他们在尝试了小小的创作之后,表现出来的是无比快乐的心境。奥尔夫说过:“原始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支持和鼓励,教授学生自己创编节奏型,自己创作旋律,自己学习作曲的方法。自己创编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自己创编舞蹈等等方法,都不错。音乐课上,不但要有动听的音乐,亲切温和的语言,还应有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老师为学生表演舞蹈,学生产生律动,通过自己的律动,学生感到了音乐的舞曲的节奏和欢快的情绪,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变化情境,激发潜能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技巧等,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学习的音乐潜能。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加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如伟人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新歌时,经常记不住歌词,有的学生往往是几节课下来,还没有记住歌曲中的歌词,每当遇到一首有好几段歌词的歌曲,我都会进行仔细斟酌,利用课件、故事导入等办法来吸引学生,帮助他们记忆歌词。比如:我在讲《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时,我就运用了故事引入,“谁来模仿一下小乌鸦破壳而出的节奏?同学们愉快地投入到《小乌鸦爱妈妈》的学习活动。40分钟的教学,结合歌曲设计了生动的音乐情景,从歌曲的节奏、旋律,到歌曲学唱、歌词记忆的难点,最后到情感的教育,自始至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表现、创造,激发了学生音乐学习的无限潜能。
   总之,音乐作为一种表演的艺术。在音乐课堂中,通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运用对音乐的各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播音乐知识,培养音乐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使之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怕挫折,积极向上,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热爱音乐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师范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所以开展幼儿师范教学的内容要和毕业生未来从事的工作相关。在幼儿师范教育的课程中,钢琴课程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老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实用性,侧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可以更好的培养适合幼儿园工作需求的专业人才,对目前幼儿钢琴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探讨了幼儿钢琴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各种不足,分析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名中医黄春林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病案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名中医黄春林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用药经验,总结其用药规律及特点,从而丰富和优化基于名医经验的慢
【摘要】黑格尔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领域”。所以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美术教育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探索与综合来用于美术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让他们能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
【摘要】音乐教育能陶冶人的情操,对于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音乐欣赏课在中等职业学校是一门选修课,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优秀的音乐文化,增强审美情趣,陶冶中职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提升自身修养。现今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存在满堂灌、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教学目标,必须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审美教育。【关键词】中职音乐中职学生音乐欣赏课在中职学
【摘要】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染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都起着重要作用。美术欣赏能愉悦学生的性情,陶冶美的情操,使学生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意义,能培养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能更有效地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美术欣赏能力小学美术培养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素养。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唱歌曲、学习乐谱知识,还能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对学生有积极影响。【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伊提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摘要】作为老师,都希望成为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尤其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师生间感情融洽、互相尊重,学生喜欢你,他就有可能喜欢上你的体育课。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体育技能水平,在学生中塑造好自己的良好形象,教学时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是值得他们尊敬、信赖与亲近的人。【关键词】初中体育喜欢体育教学在大部分初中学生的脑海中,学生们对体育老师的印象
【摘要】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更好的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呢?【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能力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已成为学校美术工作者的共识。只有不断拓展外延、丰富内涵。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赋予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