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wang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传递知识,就能接受知识约65%。影响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目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补充手段,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现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其求知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清晰地显示出被观察对象各个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大脑提供各类感知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规律,领悟数学思想等。
  例如: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教学对称图形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了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动物的,如蜻蜓、蝴蝶、七星瓢虫、知了、蜜蜂;有植物的,如不同形状的叶子、向日葵、花朵;还有建筑物和一些美术作品。把它们用课件的形式一一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观察这些形态各异的图形,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用学生的话来说:“这些图形左右两边是一样的”。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些图形的美,既建立了轴对称图形的表象,而且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首先让学生看“乌鸦喝水”的故事片。然后,提问:同学们,聪明的乌鸦把石子放进瓶子里就喝到了水,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思考,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石子占有了原来水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所以乌鸦就喝到了水。这样,从熟悉的故事入手,采用动画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学习新知。这堂课恰当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情境虽不是目的,但没有情境的创设,就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景,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
  二、运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如何解决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这一矛盾,在这方面,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化难为易。
  例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甲乙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在多媒体上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先出示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两人走的路程和。上述演示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两人1分钟走的路程和=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再演示2分钟,有2个这样的小线段,即2分走的路程和是两人每分所走路程和(速度和)的2倍;以此为基础,学生自然会想到3分钟的路程和有3个这样的小线段,即是甲乙速度和的3倍。最后提炼得出相遇问题中求路程和的公式:(甲速+乙速)×时间=路程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借助多媒体显示的图像,就将不易表述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抽象思维带来的障碍,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学生学得轻松。
  又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节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的方法,把一个圆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但手工操作,近似度较差,学生难以展开正确合理的想象,影响空间观念的形成。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层次地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拼成所学过的长方形,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动态呈现,为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充分的感知材料。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对难点的突破。
  三、运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粉笔+黑板”给出的信息是平面的图像,信息较单一,板书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规范;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做到数形结合,声情并茂,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把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既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课件+讲稿”的方式,将课堂上的主要板书、例题、学生练习等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制成一个软件包,从而节省大量时间,并使教学内容程序化,上课时教师容易控制教学的进程,主要精力可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中,还能帮助学生归纳、比较,整理所学知识,使零散、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与延伸拓展,从而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例如:第二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巩固新知的教学,要完成练习十的第1~4题,如果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题一题地讲解,或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一题一题地讲解的话,这样所用的时间就变得很多,使教学容量大大地降低,而且学生在练习时会觉得很枯燥、无味,学习的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好。利用多媒体技术,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解决,我把这四题练习穿插到故事的情节中去,在开始练习时,我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俩是好朋友。有一天,小公鸡要到小鸭子家去做客,在路上遇到了种种困难。同学们,你们愿意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小公鸡解决困难吗?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个个都积极举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四道练习。不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增加教学的容量。
  实践表明,把多媒体技术适当、适度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優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这是顺应科技发展潮流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冰水是同种物质的不同存在状态,其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质的不同,由于?籽水>?籽冰,就会使冰漂浮于水面上,这就是我们要讨论浮冰问题。下面我们从两个实际问题出发,对此论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问题一、(有关冰山一角的物理解释)一块体积为V的冰块漂浮在足够深的水面上,问浮在水面上的冰占总体积的多少?  得V总=V排,即将冰中所含物质取出之后同时放于水面上,水面高度不发生变化,冰熔化成水之后,
期刊
高效课堂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关注,也是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但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问题却层出不穷,教学目标不能顺利完成,经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笔者认为,要想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必须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数学课堂规划来加以实现。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掌握知识转化,让学生爱学、好学、乐学,达到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  一、教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的写字部分的编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量少:全册汉字要求认的是400个,而要求写的字仅100个。学生每课的习字量只有3-4个汉字,且都是按字形规律编排的笔画简单的独体字。教材科学的编排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就谈几点关于写字教学方面的体会:  一、观察才能感知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
期刊
一、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已渗透到科学、技术、工程、经济、管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建模就是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创造性的分析解决来自实际中的问题,而且不受任何学科和领域的限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中去。近年来数学建模在高等教育中应用广泛,这一点我从多方面了解到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时尚。网上有消息说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90
期刊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整个初中语文能力中的关键性能力。新课程改革,越来越趋向于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不被重视,学生没掌握阅读的方法和基本技能,不具备良好的阅读心理。针对此状,教师有责任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有效的途径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绝非一日之功,它具有一个从学习到应用,从知识到能力,从阅读到理
期刊
〔摘 要〕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建的课堂,师生共进的课堂。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关键词〕解析几何 几何方法 坐标法 课堂的主体 课堂的主导  笔者上了一节直线与椭圆方程的习题课,选用了以下两道典型的例题,例题摘要如下:  例1给出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研究平面解析几何解题的一般方法——坐标法,即把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通过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然
期刊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是想象的突出特点。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
期刊
导学案的组成部分包括:知识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合作探究、自主尝试、精要点拨、方法宝典、当堂检测、自我评价等内容。  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启迪引领为主导,“传道、授业、解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重在“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自学、去合作、去探究,我设计了小组竞赛,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的思
期刊
初中数学“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 两个研究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分别是:乘法公式中的“平方差公式”和概率中的“用频率估计概率”。这两个内容,前者是研究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属于代数的范畴;后者是从统计角度认识概率概念,属于概率的范畴。阅读教材时会发现,教材中关于两者的核心内容的叙述中都使用了“一般地”这三个字,即两个内容的呈现都涉及由“对特殊对象的认识”扩展到“对一般规律”的认识过程。  这两个不同内容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多媒体 教育教学 有效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会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