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稳中求胜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bu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之后,各地职业院校、企业就纷纷响应号召,全国各省纷纷也制定了各自的职教集团的发展规划。
  在这其中,山西省去年年底成立的首批八大职教集团引起了普遍关注。据了解,山西8大职业教育集团吸纳成员单位267个,其中职业院校,包括高职院校、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共计62所,企业168家,行业协会21个,科研院所16个,规模相当可观。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山西的远景目标是围绕产业发展的需要打造有山西特色的“职教航母”,使职教集团举办的专业覆盖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使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形成完美对接。
  对于山西首批职教集团成立引起的关注,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惠民态度相当低调,一再表示职教集团刚刚成立,还处于需要集中精力谋发展的阶段,有很多已知的、未知的挑战有待破解,要讲求实干。这种低调务实的作风也许是山西职业教育工作能迅速开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规模发展的序幕
  
  目前,山西整体经济发展也正处于转型、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社会上新兴的行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山西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到652所,今年招生规模达到25万余人,在校生规模63万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40所,今年招生规模7万余人,在校生规模21万余人;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每年要对上千万的城乡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其专业设置门类齐全,基本覆盖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主要专业如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制造、旅游、建筑等与山西省产业发展相关度较高,都有较强的办学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纵观山西近几年的职教发展,职教集团其实已在一定范围内初现雏形,就集团化办学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一大批职业院校之间已经建立了校校合作关系,不少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有的学校同时与几十家企业长期交往,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为企业培养员工,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有的企业把生产线建到学校,有的学校把课堂搬到企业,联合办学的形式日益增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解决了学生实习和就业问题。
  一大批企业对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热情很高,积极参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既有利于学校,又有利于企业,最终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实事,是大势所趋。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山西省教育厅专门就职教集团组建成立进行了调查研究、可行性论证,制定了《关于组建省级职业教育集团的试行意见》,最后确定首批成立8大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将进一步推进山西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对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对更多更好地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专家对此次山西职教集团的社会影响也做出了肯定:职教集团的成立将会促进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使得各个平台的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最终进一步推进山西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人才需求提供后续保障。
  
  深度融合的平台
  
  4月25日,在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8楼的会议厅举行了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常平钢铁有限公司、山西壶关职业中学共建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平实训基地、常平钢铁公司职工培训基地、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平实训校区”签字与揭牌仪式。山西省教育厅刘惠民副厅长、常平集团董事长陈忠孝都亲自出席了揭牌仪式,三大基地的牌子正式与公众亮相,校企合作的详细协议正式签订。
  虽然首批职教集团正式成立仅半年时间,但职教集团的各项工作已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了,而具体筹划准备工作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启动。
  其实,“职教集团”这种合作办学的形式在国内早已是大势所趋。早在2004年以来,河南就先后组建了农业、建筑、旅游等14个省级职教集团,郑州市、信阳市、开封县、襄城县等4个区域性职教集团,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2007年年初,周济还对河南职教集团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引导其健康发展并尽快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
  众所周知,山西是煤炭大省,近几年经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现有矿井2810个,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了99.8%,晋城寺河、同煤塔山、平朔1、2号井等千万吨级井工矿井,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升级与技术的进步,使得煤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入煤炭职教集团,获取信息、人才、培训与技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的愿望非常迫切。
  在煤炭行业内部,山西煤科院、设计院等10余家煤炭科研事业单位以及山西煤炭职业教育基金会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人才、科技创新的优势;15所各级职业院校拥有教育资源优势,为煤炭行业发展培养人才;而企业是这些科研成果、人才实践的最终场地,煤炭职教集团的成立正是以实现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创新创优为目标而成立的,使得各个单位企业之间更好发挥各类资源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煤炭集团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煤炭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约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深化校企全面合作、推进工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成为煤炭职业技术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惠民利国的趋势
  
  山西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挑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职业院校规模偏小;专业设置与企业结合不够紧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山西省委提出的教育协调发展工程的重点之一,也是山西惠民政策中的重要一条,八大职教集团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应运而生的。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校毕业生就业后是否能在社会上找到生存发展的位置,是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大事。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让每年30多万高、中职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这与“和谐社会、和谐山西”的主题十分贴切,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是和谐山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和谐山西的建立与职业教育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今年山西大力推进的“五大惠民工程”中,“教育协调发展工程”也是位列五大工程之首,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对此,刘惠民副厅长表示,首批职教集团的成立只是山西职教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开端,山西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将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围绕山西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几个条件比较成熟的领域,如农业、交通、护理、化工等,再组建几个行业性省级职教集团;二是推动各市组建市级职教集团;三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总体目标是使多数骨干职业院校和多数在校学生纳入各级各类职教集团,使职教集团举办的专业能够覆盖山西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打造山西职教品牌,加速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更好更多地为各行各业培养技能人才。四是加强职教集团内部建设,深入研究探索集团化办学的规律和特点,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形成有效机制,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
其他文献
5月17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同时召开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该协会是由全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和民办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群众性、行业性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它将广泛团结全国民办教育工作者,面向社会开展民办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行业自律、行业维权与其他行业服务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给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
期刊
“2008’海峡两岸终身教育论坛”5月23日上午在北京拉开帷幕。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成思危,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国家语委原党组书记、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朱新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发展教育司副司长刘建同,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理事长黄富顺等出席了会议。  为了加强海峡两岸终身教育领域的相互学习与借鉴,推进海峡两岸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华职业教育社牵头、与中国成人
期刊
无锡经济较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但自新一轮物价上涨以来,居民消费逐步上涨,大学生食堂等服务型消费也在上涨。受此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增加,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是否下降?消费观念是否会发生改变?笔者就此在江南大学、无锡藕塘职教园区等5所院校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826份,其中有效问卷768份。  调查问卷涵盖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基本生活消费,包含衣、食、住、行等;学习消费,包含
期刊
2008年4月1日,对于全国318所独立学院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从这一天开始,《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历经九年,独立学院“既不是公办,又不是民办;既独立,又不是独立设置”的模糊状态宣告终结,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解读:规范和引导独立学院发展的新举措  文·王文源    承前启后,政策与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推出的政策与管理
期刊
把实训基地建到企业来,是说学生的实习、实训不能是简单的“放羊”,而是要形成课程,形成不只是在这家企业能用,在其他企业也能用的通识的知识、技术课程,这是一种带有教学意义的校外实训,意在真正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职业规划作出贡献。      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与企业需求、职业需要相结合,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相符合,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结合与符合呢?就此问题,《教育与职业》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华
期刊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由于受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以及存在不可避免的制造缺陷等导致其部分构造细节容易产生疲劳裂纹。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701202):“城市桥梁、停车设施钢结构体系及工程示范”,以某在役钢桥为工程背景,对如何利用实桥应变监测数据以及实测车流数据对在役钢桥钢桥面板疲劳损伤状况以及疲劳寿命进行评估展开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结论如下:
  采用现场应变监测的方法,得到了钢桥面板顶板与纵肋连接细节、纵肋与横隔板连接细节以及横隔板弧形开孔细节等典型疲劳易损细节2个星期的应变时
尾流驰振由于它的振动振幅大、发生持续时间长,对线路的安全运行形成严重威胁,故对于输电线路尾流驰振的预测和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通过风洞实验或者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建立准确预测尾流驰振响应结果的力学模型,依据预测结果进行输电塔线体系的抗风设计,那么对于采取的防振减振措施将会事半功倍,更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尾流驰振由于其复杂的流固耦合特性,对于尾流驰振力学模型的研究结果较少,现今最常用的尾流驰振力学模型为准定常理论,而准定常力学模型的建立是在准定常框架之下,即忽略了流体与结构相互反馈作用,事实上这是
目前,弹性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方法包括解析法、实验法及数值法。解析法只适用于规则几何形状和简单边界条件的弹性动力学问题求解,实验法成本高昂且因实验方法和人工设备等因素导致结果不太稳定,因此弹性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更多地还是使用数值求解方法。现代工程技术发展使得工程结构越来越复杂,工程结构的振动特性也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精确地求解结构的动力时程响应,因此对数值算法的精度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求积元法是一种高阶插值方法,以往在空间领域里展示出了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本文将其拓展至时间领域,建立求解弹性动力学问题的数值
科技日新月异,不断催生着建筑领域新型材料、新型结构以及新的理论的产生。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了更高保障,但是结构是不间断使用的,始终处在疲劳和老化中,因此对结构的监测和维护必不可少。如何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对正在服役的结构进行损伤识别是我们面临的更高要求。在众多损伤识别的方法中,以结构受到激励后的加速度响应序列作为原始数据来进行分析处理的全局识别法应用广泛。该方法不受结构复杂程度的影响,并且能够和多种技术进行结合,基于此独特的优势深受研究者的青睐。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结构的损伤识别进行研究。
 
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发展思路    兰州商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甘肃省财经学院,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用现名,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惟一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财经类院校。    学校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原国内贸易部,1998年7月,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6月、2002年9月、2004年7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先后将甘肃省职工财经
期刊